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以讲授法进行的,即
以教师对课程进行讲解、学生听课的方式进行学习。但过于单一的教学方式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互配合,可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化为主动地发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采用讲授法以外,还可以采用问题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进行改进。
问题教学法最早起源于希腊时代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即运用问答的方式,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去思索并得出结论。目前小学教学中也会经常出现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情况,合理恰当地运用“提问―回答”的方式可以促进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必须注意提问的技巧性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由于小学生无论在知识基础还是逻辑思维能力方面都处于相对薄弱的阶段,而想象力却处于较为旺盛的时期。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要尽量简单――使学生有能力回答所提出的问题,这样才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情景教学法是对教学中所涉及的内容用具体的情景加以引导、阐述和论证的教学方法,它主要以教师设定的情景为媒介,以学生为主体模拟或深入到预设的情境中,亲身体验并对知识进行吸收。如课本中讲到《小蝌蚪找妈妈》这样的内容时,可以先描述整个故事的情节,然后让学生分别参与进来,让学生进行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并让学生根据书本的台词和自身的理解对故事情节进行模拟。通过这种互动可以锻炼学生的理解及表达能力,学习方式具有趣味性,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更多扮演的是课堂的管理者和控制者,而学生更多扮演的是接受者和学习者,学生必须严格遵从老师的指示进行学习活动,在此过程中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地去学习知识。教学的最重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课堂教学这一过程学到知识,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则教学活动会产生事倍功半的
效果。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这一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是双向的共同活动,教师是使教学有效进行、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保证,学生是决定教学能否收到实效的根本。
三、对学生学习成果及时反馈、适当表扬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在情感发展方面具有对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对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反思等特点。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及时反馈及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及成就感。学生从教师的反馈信息中可以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改正不足之处和强化正确的行为。
教师在小学生教学中的教学反馈及评价可以应用在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在学生回答问题后要尽量地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作出评价,好的方面要毫不吝惜地予以表扬,不正确的地方要耐心地引导而不是批评。如果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能做出及时的评价,就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利于今后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在课堂外,对于课后作业、测试等,也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及评价,进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鼓舞,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
目的。
在小学生的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智力、思维、情感、性格等多方面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选择小学生喜欢的教学形式,采取对小学生学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方法上力求多种教学方法巧妙配合,在教学形式上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评价上要做到及时准确的反馈,多采用表扬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正强化,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0348.html上一篇: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色彩教学实践研究
下一篇:小学生习作策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