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前提――在教学中渗透小组合作意识
1.互察――仔细观察组员的学习
在信息技术上机课上,我会让学生相互观察,这样思维就可以相互启迪,从而相互学习。具体做法:先在小组内让一位学生进行实验,其他学生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样其他学生既能观察这位学生的操作是否正确,又能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可谓一举两得。特别是小组内的学生有创新、简便的做法时,就可以互相进行补充。学生在互相观察中掌握了更多的实验方法,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汇报时也能更加完善。
2.互听――认真倾听组员的见解
例如,在利用复制、粘贴工具把花朵变成花的海洋中,有学生在演示时能熟练地用此命令完成操作,但是其在第一步选择操作的时候由于没有选中“透明选择”选项,导致将图画背景的颜色也一并复制过去,造成目标位置的颜色被替换掉。在等该生操作完毕后,我再让其他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该学生也意识到存在的问题,最终作品得到修改完善。
二、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重心――在教学中落实小组合作学习
1.明确要求和任务――做好示范
例如,在学习“让文件有个家”时,教师在幻灯片上提出任务要求:先给各类图片建立文件夹,并取好名字,再根据图片类型,将图片移动到各自所对应的文件夹中。教师先做示范,新建一个文件夹,并取好名字,将与名字同类型的一张图片移动到此文件夹。这样学生就一目了然,较容易开展后续操作。
2.开展合作讨论――做好铺垫
要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学生才能从合作学习中有所获、有所得,小组合作才能真实有效。为了使小组合作不是一个空架子,就需要学生进行独立观察、思考,尤其是涉及抽象概念、操作技巧等方面,教师就更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讨论、操练,而不是当学生的合作才刚刚起步,思维刚刚活跃起来,合作、讨论活动就戛然而止。作为教师,完全不必担心过多的讨论而影响教学进度,因为不必要的讨论只会使学生的知识建构更加快速,能轻易地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
3.参与学习与合作――做好引导
(1)帮助解难
教师应该当好引路者和鼓励者的角色,特别是当学生在小组合作遇到困难时。为了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当学生取得进展时,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
遇到学习困难的小组,教师可以转换自身的角色,以一个普通参与者的身份很自然地参与进去,不会使学生觉察到因本组水平低而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也在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在课堂中要有意识地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表现的机会,激励他们不断取得进步。
(2)推荐展示
当组内成员想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或建议时,教师应当鼓励,允许其说。如果说不清楚,允许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帮助补充;说错了允许改正,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保留。必要时,可设立小小辩论台,按观点不同展开辩论。教师相机引导,并适当评判,使辩论有序进行,这样就能不断走向深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有效开展小组合作的保障――在教学中评价小组合作学习
1.组内互评
合理评价是小组合作成功的保障。评价的侧重点要循序渐进,可以先从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开始,再到合作质量,最后到创新结束。如,在完成一幅电脑绘画作品“美丽的校园”时,笔者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展开评价,指出其中的优、缺点,并问“你又有什么好的改进措施?”这时候有学生会说房屋墙上的窗户上下之间没有对齐,画得有大小,国旗的颜色不对,太阳画在国旗下等等。让学生在与同伴的交流中不断反省自己,这样自身才会得到发展。
2.教师引评
教师引评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对个人的评价包括个人参与的态度和表现的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教师应以赞赏的眼光和心态去发现学生的点滴亮点,并用赏识的语言进行激励。(2)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主要是评价在小组学习中,每一个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有对比以前有没有提
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为了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笔者还会每周评选1~3个合作优秀小组,对获奖组员进行奖励。
通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又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教学中要努力为学生创造条件,努力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空间,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和自主创新精神,促使学生持续健康地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0393.html上一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