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主要特征
1.全面性
由于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是全体共同参与课堂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问题应当考虑到所有学生的反应与参与效果,不能偏向于个别或部分学生。因此,教师应当在充分考虑该年龄层学生特点的基础之上,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来设计提问,让问题尽可能覆盖到更多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当中。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质,不同阶段的教学有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当在依据学生学习基础的前提下设定相应的问题。小学语文的课堂提问目的主要在于了解学生的语言知识储备情况以及语言的应用能力,因此,教师的提问应当是全面化和多元化,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学习要求。
2.主体性
教育学所倡导的主体其实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的主体性,另一方面是学生的主体性,只有保证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才能更好地保护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了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应当首先在思想意识上做到对课堂问题设定的重视,对日常的教学活动与教学成果进行积极反思和总结,并意识到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只有真正理解学生主体地位重要性的教师,才会在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当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态度与反应,帮助学生进入到学习的状态,并构建自己的学习体系。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课堂问题的思考与解答当中,通过一个问题的成功解决,能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提高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难以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此时教师的主体意识就能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知识的学习当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3.启发性
教育的学问就在于抛出问题来激发思想,通过问题的思考来促进思维能力的上升。教师的教学艺术就在于课堂提问的难度系数设定,适当的难度能够让学生积极思考,锻炼思维。再加上学生自身的好奇心理,能够促使自己参与到问题的思考与解决过程当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提问的难处就在于问题难度的把握,不仅要契合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与能力状况,同时又要高于当前所学知识的难度,从而才能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效果,让学生积极投入到问题的思考当中,从而发挥课堂提问的启发作用。
二、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提问对策
1.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首先,教师应当对基本教学理论加以学习和研究,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文化。例如,通过“刺激―反应学习理论”的学习,可以提高教师对学习外部环境的重视,并注意到提问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其次,教师还应当涉猎有关“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从而对学生的个体发展情况有一个更科学更客观的认识,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效的人本主义理论学习能够让教师更加尊重学生的想法和思维。例如,在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思考,课文的题目是什么意思,或者是怎么理解“吃水不忘挖井人”这句话的意义。让学生积极回答课堂提问,答案因人而异,此时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并给予学生鼓励,照顾学生的感受。
2.工具性要与人文性相结合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内容的学习,语文的基础是我们时刻都接触到的语言和文字,小学语文是所有知识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小学语文主要的教学任务就是让学生初步接触国语的系统学习,能够通过语文的学习进行基本的人际交流,同时学习和吸收更多的古今中外优秀文明成果,提高学生的语文涵养,升华自身的道德情操。语文学习中一个较大的特点便是工具与人文的结合。作为日常人际交流的基本语言工具,语文的学习主要任务就是让学生能够利用中文进行畅通的交流与沟通。小学的语文课程主要是基本知识的学习与掌握。在课堂教学实践当中,教师的提问应当与学习内容挂钩,并具有回答与思考的价值。通常问题的设定都在文章的重难点地方。教师应当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安排问题的设计与提出。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轮椅上的霍金》的教学活动时,由于这是一篇讲述伟大人物的传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问:“既然霍金被认为是物理学界的传奇人物,那么他到底都有些怎样的人生故事呢?”读过文章的学生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第三小节,大部分教师可能为了让课堂进展更加顺利,会选择直接告诉学生在文章的第三小节进行阅读。虽然这样有利于教师掌控教学的节奏,但不利于没有回答问题的学生进行课堂思考与学习。因此,教师应当重视课堂提问艺术,让课堂的每一个提问都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知识掌握程度来设计提问,做到灵活教学。
3.尊重学生的差异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与心理方面还具有较大区别,每个个体的知识掌握程度、生活经历等都具有很大不同。当学生都聚集在同样的教学氛围当中,由于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等不同,每个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课堂表现与问题的思考方式,知识的积累程度也有所不同。个体间较大的区别直接影响教师在课堂上问题的设计与安排,也会对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对班上的所有学生进行全面了解,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掌握程度,还需要对学生的性格、思维方式进行一定的了解,然后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进行针对性提问。例如,针对学习效率较高的学生,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思考问题,自主完成问题的解答,让学生在学习当中获得一定成就感,给予适当鼓励。针对学习水平处于中等的学生,教师的教学重点就应当放在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上,逐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学习情况不太良好的学生,教师的首要教学目的便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思考当中,通过简单问题的解答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总而言之,教师的提问应当顾及到全体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不同类群的学生进行不同方法的指导,做到因材施教。还是以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文《轮椅上的霍金》为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利用固定句式结构来谈谈病痛夺走了霍金哪些东西?”如果学生这样回答:“病痛夺走了霍金读书的能力。”显然文章中明确写道,霍金通过专门的读书机器来辅助其学习和研究,因而这样的回答并不准确。此时,教师应当借此机会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认真评价并进行错误的纠正,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和互动,做出科学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体间的差异,灵活教学,从而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0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