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如何将思维导图应用到习作教学中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应用教学:
一、借助思维导图进行思维裂变,并从中选材
小学生受自身年龄限制,头脑中可用的写作题材和体裁本来就很少,学生把要说的简短的话也记在日记里,到了写作上一时也不知道还有什么可以写的。最关键的是,小学生的生活经历有限,在当下社会造成的学业压力之下,小学生往往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即在学校和家庭之间这条线上重复着生活,学生的感官被封闭起来,对熟悉的环境中更难培养出自己的观察力,因而导致他们在习作课上像无头苍蝇一样,无从下笔。
语文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先为学生演示如何进行思维裂变,如以人教版三年级第一组课文后的习作要求来展开思维导图的应用讲解,习作要求大家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老师首先在黑板中心板书“课余生活”四个字,带领学生想一想什么叫课余生活,学生回答说就是放学后或者放假期间的生活,都是课余生活。“课余生活里有安静的活动,也有其他运动型的活动,那我们先从动和静两方面展开吧!”然后拉开两个箭头,裂变出两个大方向“动”和“静”,再从“动”思考,学生纷纷回答了各种各样的活动,老师说:“这么多呀,那我们再把这些活动按大方向分为三类吧!”在黑板上将“动”裂变为“劳动”“体育”和“科技”,再带领学生想一想“静”如何裂变呢,师生互动中在黑板上标出“文娱”和“休闲”。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将这些三级分层进行进一步裂变。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裂变过程中,更清晰理解了“课余生活”这个主题,并从中选择适合自己的题材进行写作。学生跟随老师多做几次这样的思维导图训练,以后就能更好地把握主题,挖掘自己的题材了。
二、用思维导图实现习作的构思
人的灵感总是突然闪现,稍纵即逝,事后可能完全回忆不起来当初的灵感是什么。因此,不管是在写作或是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行业等方面,帮助学生养成利用思维导图的模式来记录闪光点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写作方面,有很多想写的东西,可是在写作过程中容易顾此失彼,思维导图可以让我们从整体上把握行文内容。
学生在思维导图的裂变中选出了自己比较喜欢的题材,但这只是写作的第一步,接下来教师继续通过思维导图带领学生从细微处,把握如何把这个题材写清楚,如何把自己的情感充分展现出来。因而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在构思中运用关键词等把学生的创作想法快速记录下来。每个人的经历不同,对同一题材的灵感触发点也不一样,因此,老师可以首先利用一个自己比较想写的题材,如记一次学滑冰的经历,老师在黑板上演示自己的构思过程,边思考边向学生讲述,然后在黑板上列出自己是如何用关键词来指代、提醒自己这一部分内容的,然后请学生根据在上一环节中选择的题材,利用思维导图策划自己的构思。学生会逐渐熟练这种构思、记录的方式,从而用这些关键词使主题内容变得充盈、饱满,帮助学生在下笔之前首先明白文章总体的内容。
三、运用思维导图完善逻辑表达
当学生知道了在作文中要写入的具体内容后,还需要运用逻辑将这些内容串联起来,使得文章逻辑更加合理,读者读起来也更流畅。学生要根据自己列出的例子再次思考文章逻辑,哪些例子对应哪个小观点,如何把这些小观点联系起来。在画思维导图时,首先在最右边写上自己的题目,在大括号下再写出二级题目,并再次思考对二级标题进行调整,实现文章的循序渐进,保证文章的条理性,然后将原先思考好的关键词分别列在对应的二级标题后面,进一步完善习作内容,思考这些例子是否合适。这样就构成一个整体的框架,在第二环节有血有肉的基础上,给文章建立了一个骨架。这样的思维导图迅速理顺了学生的思维,接下来就要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细致的修饰,针对每一部分思考用何种方式如修辞手法和表达手法去呈现,或者有哪些名言警句或者学过的古诗词可以借用,提高文章的含金量。
总之,思维导图是顺应大脑思维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应用在习作教学中,解决了学生在面对习作时头脑混乱的状况,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确立主题、选择题材、丰富内容、完善文章布局和表达,使写作变得越来越容易。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0612.html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
下一篇: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