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误区
1.课堂提问过于随意
在小学语文教学前,教师要进行全面备课,针对课堂所讲内容设计教学流程。在教学设计中,很多教师不关注课堂提问环节,问题的提出较为随意。有的教师一节课会提出十几个问题,有的教师一节课下来一个问题都没有提。前者不关注问题对于学生思维的调动性与质量,而后者完全忽视了问题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随意的课堂提问影响了问题教育价值的发挥,也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2.课堂提问重数量轻质量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但总有教师认为课堂中的问题越多越好。只有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才能激发他们的思考欲望,促进学生在问题的思考与分析中获取语文知识。小学生理解能力有限,过于深入的问题会起到反作用。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因此将一个大问题简化成许多小问题,认为问题越多越好,越杂越好,其实这样做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
3.课堂提问的形式单一
一直以来,教师都是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问题提出者。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点名让学生回答。这就使问题成了教师下发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使学生有压迫感。单向的课堂提问会影响小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也剥夺了小学生提出问题的主动权。
二、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提问技巧的合理应用,能够极大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问题的科学性。结合小学生的特点以及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特征进行提问,才能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具体的提问方法如下:
1.课前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做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是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质量的好方法。在教学前,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对问题进行设计。不要设计过于简单的问题,问题太肤浅,小学生不需要思考就能得到答案,不能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虽然他们能够流利地回答这些问题,但没能因为问题的分析与思考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开发中来。也不要设计难度过大的问题,小学生的理解与思维能力有限,问题过难,会让小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情绪,找不到学习兴趣。把握好问题的难度,从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设置略高于小学生现有语文水平的问题,最有利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比如,在讲解《说声“对不起”》时,如果教师设计“陈刚最后有没有说对不起?”这样的问题未免过于简单。如果设计“陈刚最后为什么说出了对不起?”或者“说一句对不起对陈刚来说为什么这么难?”学生的思维就会被调动起来,积极融入课堂学习中去。
2.设置良好的问题情境
激发小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小学生好动,让他们静下心来思考问题,还需要教师的努力。问题的提出,不只有从教师嘴中说出这一种方式。尊重小学生的形象思维特点,用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出问题,不仅会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还能促进语文学习氛围的改善。在语文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小学生与文章内容进行更好的互动,还能促进知识的多元化展示,让小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比如,在讲解《春天的雨点》时,“乌罕娜和达丽玛”是文章的主线,春天的雨点是衬托师生情谊的一个重要元素。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编排课本剧,以表演的形式营造真实的氛围。当表演完成后,让一些学生扮演记者对两位主人公进行提问或者对观众进行提问,以这样的方式将问题投放到课堂中,将问题与情境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3.加强课堂提问的灵活性
课堂提问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课堂活动,问题具有多样性,提问的主体也应当具有多元性。在创新教学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引导小学生在课堂中提问。学生能够提出问题,证明他们在认真思考,新旧知识在他们的头脑中产生了冲突,这是学习的起点。改变传统的教师形象,引导小学生自主阅读并发现阅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将学生的问题视为课堂教学生成资源,用问题来促进课堂的灵活发展。
综上所述,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计问题,用问题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举措。讲究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与提出手法,让学生在问题的牵引下成为语文知识的积极探究者,能够推动小学教学改革目标的实现与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提高。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0631.html上一篇:小学体育与健康
下一篇:小学低年级语文的趣味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