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由于小学生的年纪较小,阅历比较浅,所以相对来说缺乏自主阅读的兴趣,他们对图画的兴趣往往大于对文字的兴趣,阅读文字的时候常常走马观花,所以教师要尽量培养和诱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促使学生自己去阅读。
由于人的好奇心是与生俱来的,而小学生的生活阅历比较浅,所以就更容易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的心理,教师应该充分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引发其求知欲望。比如,在学习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7课《小壁虎借尾巴》之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小壁虎的尾巴为什么还可以长出来”,当学生想要迫切知道答案的时候,可以向他们推荐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让学生自觉地阅读这些书,并自主地从书中寻找答案。又如,在学习了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9课《乌鸦喝水》之后,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个故事选自《伊索寓言》,鼓励学生在课后去阅读其中的其他寓言故事。这样,就能够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并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课内迁移到课外。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自觉扩展阅读的好习惯,甚至还会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之中。
二、教会学生如何去阅读
目前市场上各种书籍种类繁多,而小学生由于自身阅读能力有限,所以他们很有可能不知道如何取舍,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就算是选择了,他们可能也只是囫囵吞枣,并未仔细阅读。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要让他们不仅乐意去读,更要读出一些收获来。
(一)推荐合适的读物
教师要当一个有心人,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推荐合适的书籍,要针对学生的年龄、兴趣、阅读能力等,选择一些难度适合、内容健康的书籍给他们阅读。教师推荐书籍的时候要考虑到书籍的难度和学生的年龄,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识字不多,可以选择图文并茂的书籍,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精选版、普及版等书籍,如《唐诗三百首》《安徒生童话选》等。如果教师推荐给学生的书籍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内容丰富、情节动人,那么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必然会津津有味,读完了之后,会觉得书籍充满了魅力,从而主动地寻找其他书籍去阅读。
(二)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教师可以在学期开始的时候针对教科书的内容选定一些课外书籍,帮助学生量身定做地制定一份课外阅读计划。计划的内容可以包括阅读的总量、阅读书籍的目录、计划每天阅读时间、阅读后的感想和问题等,由教师帮助制定,学生来具体填写阅读内容,这样,就能够时刻督促学生不要忘记阅读,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更能够让教师和家长随时了解学生的阅读情况。
(三)具体指点学生阅读
除了帮助学生制定阅读计划以外,教师还应该在学生阅读的时候随时指点正确阅读的方法。例如,告诉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要先看书名、内容提要、目录等内容,然后再开始详细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和不明白的句子,可以先做上记号,待通读一遍之后再逐一解答,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仔细思索文章中的要点,总结文章的大意,思索作者是如何谋篇布局的。在阅读的时候如果遇到了好词好句,要养成随时摘抄的好习惯,以做到厚积薄发、积少成多,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都要尽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在舒适的环境中自由阅读。由于课堂只能给学生很少的阅读时间,所以真正的阅读时间应该在课外,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教室的黑板报、公告栏等给学生传递阅读信息。如在黑板报上写上适合小学生吟诵的诗歌;在公告栏中贴上建议阅读的书目。在教室一角还可以设置“阅读角”,让学生将自己的私人书籍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欣赏。这样,既能够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又能够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阅读,教师可以减少布置抄写生词等书面家庭作业,改成布置一些形式灵活的家庭作业。如让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写读后感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鉴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由于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是特别成熟,所以在坚持长时间阅读等方面还是有一定问题,作为教师,不仅要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更要采取各种活动以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持久性发展。为了让读书活动显得不枯燥,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进行读书心得讨论活动、诗文朗诵活动等,必要时还可以给表现优秀的学生一些小奖励,这样能对学生的阅读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只有激发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才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丰富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只有培养了兴趣,学生在阅读中才不是被动接受,而是积极主动地去发现并掌握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重视对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兼顾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其真正爱上阅读。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0873.html下一篇:小学品德课如何与法制教育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