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适当增加学生课外的阅读量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普遍年龄较低、心理还不成熟,没有形成完善的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他们这一时期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好奇心强、对新事物的探索能力强。因此老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这个时期的学习心理,对其逻辑能力进行培养。小学语文苏教版教材虽然有了很大改进,但是其中穿插的文章数量还是较少,学生仅仅阅读课本中推荐的文章是远远不够的。老师应该扮演指导者角色,向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以弥补教材中的不足。在选择阅读书刊的时候,老师应该注意选择一些言语浅显、便于学生理解、符合学生年龄段的书籍,不能盲目随意推荐。否则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生字生词不认识、不理解的情况,打击阅读信心,丧失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这种情况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要慎重推荐读物,适当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二、注重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阅读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比如,可以在课堂上跟学生分享自己读过的书籍及读后的感受,或者让学生站上讲台讲述自己阅读文章时的经验及阅读过程中的困惑,老师则从旁帮助他们分析并依次解决。这种模式下的阅读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势必会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迅速升温,老师充分了解学生阅读过程中的问题,以下次进行课堂的改善,而学生也可以体谅老师的难处,尽量站在老师的位置思考问题,了解到阅读课堂的进行不仅是老师在主导,自己也是其中一员,也应该积极活跃地参与。做到这一点,可以大大增加他们对语文老师的喜爱,提高他们对阅读的热情和渴望。有了这种学习的劲头,学生便自然会自主寻找读物进行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三、尽量模拟文章中的情景,开展情景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记叙文,以一条线索贯穿始终讲述一件事情,通过这件事情折射出做人的道理。为了充分使学生了解文章的真正思想,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老师应该经常开展情景教学,尽量模拟文中情景,让学生分饰文章中不同的角色,体会他们当时的心情,声情并茂地表达、生动直观地展现出来,营造活跃的阅读氛围,使他们对这篇文章有清晰的认识,充分吸取文章经验,并在生活中遇到类似事情时懂得怎么处理好。如在讲解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难忘师恩》一课时,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问他们一个问题:“你们目前为止遇到的最好的老师是谁?为什么你认为他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选取典型事例叙述师生之间的小故事,表达对老师的喜爱及感激之情。再比如《陶校长的演讲》一课中,老师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一个小小的演讲,不但可以让他们体会课文中陶老师演讲时的五味陈杂的心情,还可以让他们额外收获演讲的技能。做到这些,才算是实现了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目标。
四、优化学生的阅读模式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很多“拦路虎”,可能会吓退他们继续阅读的热情,这是老师和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因此老师应该经常和学生进行交流,尽量了解他们每个人的阅读习惯,并且以朋友身份告诉他们这些习惯中不好的地方,帮助他们改正,根据他们的阅读能力,因人施教,进行专业耐心的辅导,让他们认识到阅读不是一件难事,而是快乐的、有意义的,让他们养成经常自主阅读的习惯。只有优化了阅读模式,学生才能更加有效地阅读,在阅读道路上勇往直前。
五、利用新型的教学设备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设备也在不断改进,从传统的“老师拿着书读,学生拿着书听”的模式到现在的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在阅读课堂中的应用,无疑取得了巨大进步。通过充分利用这些新型教学设备,向学生生动形象地展示文章中的情景、图片,吸引他们的眼球,让他们认识到阅读课堂并不是冷冰冰的,它也可以这么丰富多彩,从而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情,保持对阅读的热爱,主动阅读。阅读任重而道远,只要他们有对阅读的渴望,长期坚持,就能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独特乐趣,发现阅读迷人的魅力。
以上是笔者开展阅读教学课堂的经验之谈,仅供同行参考。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阅读的同时,不但增加他们的知识量,开阔他们的眼界,而且让他们充分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培养他们成为细心的人。尽管苏教版教材还有些不足,但是老师应当在课堂中尽量弥补,大幅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1331.html下一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