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创设生活情境,教学方式生活化
小学生因年龄和自身学习理解能力的局限性,在相关知识的理解上难免遇到许多困难。单纯的课文内容讲解,会让他们觉得文章内容离实际很远,知识学习和认知会因之浮于表面,难以有真知灼见,更谈不上将所学内容运用到生活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师教学时,可通过生活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创设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的情境。通过创设逼真的学习生活情境,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讨论的积极性,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求知欲。与让孩子通过猜测、想象等体会课本的内容的做法相比,生活话教学可以丰富学生内心的感受、体验,激发其真实的情感,这些都能更好地让学生体验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教师可以让两位学生分别扮演蔺相如和廉颇两位将军,将两个人的对话、动作、神情等一一展现在每一位同学们面前。从蔺相如和廉颇的对话、蔺相如的言语突出这个人物的胸怀和气度。通过廉颇的反应和他负荆请罪的举动,彰显人物爱憎分明、敢作敢当的形象。通过学生淋漓尽致地表演,不但使原本复杂的内容简单化,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学生能通过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知识的梳理,构建坚实的知识轮廓,并从中深受启发。
表演只是营造众多生活化教学手法中的一种。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实现教学方式的生活化。比如教学《董存瑞》一文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董存瑞高举炸药包,将城堡炸毁、英勇牺牲的场面。同时,配合教师抑扬顿挫地朗诵,精心准备的背景音乐,使学生如身临其境。结合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教师就可以营造出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氛围,使学生入境动情。如此,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感,而且能起到记忆和知识巩固作用。
总之,每一篇课文都用文字记录一定的生活情境,每一段文字都是对生活的概括和凝练。因此,教师要尽量使用多种情境创设方法,让学生能进入角色体验课文,理解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强化教学效果。
二、加强课外阅读,阅读内容生活化
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除了必学的课文外,课外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课外阅读因其内容的丰富性、广泛性,已经成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丰富生活内容的重要途径,当然,它也是学生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和增强生活认知能力的重要渠道。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在社会中,我们时时刻刻都能见到语文的影子,可以说处处都可学语文、用语文。在日常语文教学中,除了基本的语文课堂教学外,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课外知识内容,让学生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感受古文的典雅美丽,领略世界各地的异域风情,遨游神圣的殿堂。除此之外,还可以安排一些定期的活动,安排学生进行课文阅读比赛,丰富学生的知识内容。总之,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依次为指导,教师要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激发读书兴趣。
三、走进自然观察,学习体验生活化
语文内容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讲述一些与生活有紧密联系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带领孩子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中体验课文。通过实地学习和实践学习,有效开展语文知识和学生文学情感教育,激起学生生活的多元化感受,加深学生对自己生命体验的个性化理解。
比如在学习《可爱的小蜜蜂》时,单纯的课堂学习虽然能让学生容易掌握课文宗旨―了解小蜜蜂的生活特点和无私奉献精神,但是,许多教师都发现了这样一个问题:当问到学生们知道蜜蜂长什么样时,很多学生回答不上来,一些知道的学生仅仅是从电视或者图书上知道的。教师可以亲自带学生去养蜂场、去田野中走一走,看一看,只有亲眼看到,学生才能知道蜜蜂长什么样。以此为契机,教师可以开展扩展教育,告诉大家蜜蜂的生长周期是什么,也可以知道蜂王、蜂巢,怎么养蜂蜜,蜜蜂是怎么酿蜜的等问题。近距离地接触自然,观察自然,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书本知识,更能调动孩子探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相对而言,孩子们通过自己观察得来的体验才是真实可靠的,才最有利于深层次的知识探索和发展。鉴于此,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以参与求体验,走进自然”的教学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促进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主动地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开展语文教学,缩短学生与知识、生活的距离,创造各种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增强对生活的体验,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只有这样,语文教学才能在生活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1333.html上一篇: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