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 建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现实意义
1.能够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如何有效地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已成为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既包括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学习经验,也包括教师有意识、有计划地参与的各种团体或单位组织的各种活动,这些经验和活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目前,中小学一般采取进修、听讲座、集中研讨的方式来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这些方式往往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教师通常以被动的角色参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的训练,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教师作为独立个体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通过建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能够打破教师获取知识受时间与空间的局限,使教师能够随时随地、自发地、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由同行和专家组成的学习团体之中,在平等、自由、深入的交流与讨论过程中,有效地解决教学问题,转变教师教学思路,提高教师教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能够有效推动中小学与大学的深入合作
中小学与大学的合作关系作为教育组织间实现合作的一种典型代表形式,对促进教育研究实践和提升教育理论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传统的中小学与大学合作往往具有行政化、表面化、封闭化、单一化等特征,合作的内容有限、合作的效果欠佳。通过构建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能够使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摆脱教育行政方面的束缚,以现实教育场景中的教育问题为焦点,以自愿、自主、平等、互敬的方式开展研讨和交流,实现教育的互助与发展。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作为中小学与大学教育合作的一种方式和代表,可以规避传统合作过程中产生的合作形式单一、合作内容简单、合作效果不佳等问题。这种有效的合作形式,不仅可以在教师与教师间进行普及和推广,同时也可以在大学与中小学管理人员之间、师范生与中小学教师之间等进行推广,从而实现中小学与大学间深入而密切的合作与交流。
二 当前中小学教师参与合作的现状调查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小学教师进行随机抽样,共发放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15份,其中有效问卷110份,无效问卷5份,有效回收率为91.67%。
1.调查分析
从整体调查情况来看,有76%的中学教师认为参与大学教研合作项目的机会较多,而只有52%的小学教师认为有参与大学教研项目的机会。从参与项目的类型来看,有72%的教师参与的合作项目是教育见习、实习,有15%的教师参与的是教改项目,有8%的教师参与的是科研项目,有5%的教师参与的是竞赛活动。中小学教师对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态度方面,有21%的教师认为参与合作项目对学校的发展很有帮助,有65%的教师认为参与合作项目对自身的专业发展很有帮助,有14%的教师认为参与项目是为了协助大学教师完成教研任务。从中小学教师参与的动机和目标来看,主要还是集中于自身的专业发展方面。
2.中小学教师参与合作的方式和状态
有28.2%的合作形式是由大学教师开讲座、中小学教师听讲讨论;有41.8%的合作形式是由中小学教师奖课,然后由大学教师点评;有14.5%的合作形式是大学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分工开展研究;有15.5%的合作是以网络交流平台的形式进行学习研讨。当中小学教师遇到难题时仅有36%会通过电话或网络请教大学教师,而其他更多的是通过自行查资料来解决问题。在合作过程中,75%的中小学教师是以学习者自居,而合作者、协助者和旁观者所占比例较小。当中小学教师与大学教师意见产生分歧时,有48%的中小学教师会选择提出自己的见解与大学教师共同探讨,有24%的中小学教师会选择认可大学教师的观点同时保留自己的观点,有16%的中小学教师会服从大学教师的观点,仅有12%的中小教师会最终坚持自己的观点正确。
3.影响中小学教师参与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效果的调查
影响中小学教师参与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效果,主要从四个维度进行了考察。从心理状态来讲,有62%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参加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研究能够提高教学水平,有23%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很想参加但是自己的研究水平有限,有10%的中小学教师认为参加研究是教育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仅有5%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搞好教学比参加研究更重要。从学校角度来看,中小学教师参与研究的课题有65%是由学校和大学教师共同商定的,有22%是由学校决策的,有13%是由大学教师倡导的,而中小学教师几乎没有参与到决策之中。在参与合作的过程中,中小学教师未能积极参与的原因,有56%的教师认为是自身研究水平有限,有25%的教师认为是来学习的,有8%的教师是受行政要求被迫参与进来的,有11%的教师没有得到参与的机会。在参与研究过程中,中小学教师认为对其最重要的是研究过程中大学教师给予的帮助和指导。
三 建构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施策略
1.准备阶段
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准备阶段需要中小学与大学在文化氛围和网络平台两个方面打好基础。首先,中小学和大学都应该极力营造和谐的教师合作文化氛围。英国教育学家桑恩得斯认为,在一个学习型组织中,每个人同组织之间都有一个无形的、心理上的契约,这个契约就是不成文的文化规则。在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强调的就是相互尊重、民主平等、协作分享、追求卓越的研习氛围,因此,中小学与大学应从制度设计和教师管理方面积极打造教师合作文化氛围。其次,先进的网络平台是确保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建构的重要基础。中小学和大学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扩大无线网络的覆盖面,引进现代化的网络办公系统,开发多维度的信息网络交流平台,为教师参与网络学习共同体提供全面的技术保障。
2.运行阶段
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作为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合作的重要形式,要确保其能够长期而有效地发挥作用,在运行阶段必须要有良好的规则和机制作保障。首先,要制订参与合作研习的制度约束。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开展活动的主要载体有教研平台、教学论坛、QQ群、微信群等。要确保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有效学习,必须要制订相应的参与规则和学习制度,吸引和指导教师最大限度地参与团队活动,充分展现自我的风采。其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主导者要根据共同体建设的目标与成员的切实需求,设计丰富多样的团队活动,既要吸引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又要解决教师最关心的教育难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最后,参与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建设的学校主体,要在政策和制度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与投入。参与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活动,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意义深刻,各级学校要加强宣传和指导,鼓励和支持教师参与其中,并将教师参与的程度与成效纳入到教师的专业发展评价之中。
3.提升阶段
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其效果会日益凸现出来,中小学教师的教研能力和教学水平会明显提高,大学教师的教育理论研究会越来越扎实。因此,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和持续的发展机制。第一,评价机制。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评价不仅限于成果的终极点评,而且要关注每个教师成员的参与效果评价和发展性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发动全体成员的智慧与能力,为每个成员制订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和实施策略。第二,可持续发展机制。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与平台,在解决教学问题和帮助教师发展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当一个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发展到每个预订阶段时,参与主体学校要聘请专家,通过调查、访谈对共同体进行科学的评估,根据各方面的评价与反馈,创新和升级运行机制和模式,保证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充满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1338.html上一篇: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与对策
下一篇:小学语文作文的生活化教学策略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