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专家劳凯声认为,惩戒是“通过给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感到痛苦或羞耻,激发其悔改之意,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1]国外专家将其解释为“punish sb. to teach him a lesson; discipline sb. as a warning; take discipline action against.”[2]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从心理学角度出发,这一阶段的学生思想行为比较活跃,教育可预见性相对较低,思想和自控能力不够成熟和完善,因此往往出现较多的个人在学习、生活和其他方面的问题,但是面对小学这一特殊阶段,相对应的应激策略和方式不够完善,即使总结出相应的案例分析,但是不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绝对使用。至此,便出现了需对小学教育过程中的惩戒现象,通过刺激其错误面,引起其羞耻之心,来助推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存在问题
相关专家提出了小学教育中惩戒现象的特点:“第一,施惩者为学校和老师等教育工作者;第二,受惩者是违反学校各种规范的学生;第三,惩戒的对象是教育教学过程中违反行为规范的特定行为;第四,惩戒的目的是教育。”[3]通过对某小学教育过程中的变相体罚现象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变相体罚在如今的小学教育中屡见不鲜,而且方式变化多样,通过数字对比我们发现,从教师角度而言,86.4%的老师承认曾经体罚过学生,从学生角度来说,大约有64.3%的学生曾经不同程度地接收到了老师的变相体罚,当然我们从惩戒是否得当和有益的角度出发只是从无益的变相体罚进行汇总。我们以一调查中发现的案例进行分析2013年 12月 14 日《陕西日报》报道,陕西咸阳秦州区一中心小学,因学生在清洁教室时未能打扫干净,在寒冬的天气中,老师居然让其中2名男学生当中脱下衣服站到教室外面。通过总结我们发现,由于小学生在上课和平时的生活中主要是学习能力较差,习惯不好,造成学习成绩下降,不能够很好的集中精力进行听课、完成作业。我们暂且知道,教师出现变相惩戒的初衷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三、应对策略
1、辩证理解小学教育中的惩戒现象
“教师作为实施惩戒教育的主体,要从教育的本质出发,从教育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认清自己的职责,转变自身狭隘“师道尊严”的自保性观念。”[4]我们必须明确小学教育过程中的惩戒现象是必要的,作为一种纠正小学生不当行为的措施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了这一点,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采取了不正当的惩戒方式,但是小学生的身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影响学生未来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教育者应当完整理解惩戒教育的意义和内涵。首先,从民主平等的角度出发,平等看待每一个学生;其次,尊重学生的人格;最后,明确小学生在这一年龄段出现错误不可避免的,教育者要以平常心看待。
2、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的树立和培养
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要树立和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多多开展法律法规讲堂,要让学生意识到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校有校规,违反了校规就必须受到应有的惩戒,纵观近几年的不当惩戒事件,多是学生法律意识淡薄造成的后果。
3、教师应当学会使用惩戒的正确方式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思想行为不够成熟的阶段,教师在校学生的心目中具有极高的认知地位,往往将教师自身的行为和处事方式作为自己的学习和模仿对象,因此教师学会正确地使用惩戒方式对于学生未来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教师要适当地转化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并不仅仅将惩戒看作是严格意义上的处罚手段,恰当的惩戒手段应该都被视作教育手段的一种,只是处理的方式和效果不同而已。教师不能将惩戒看作是发泄自己私欲的工具,惩戒是为了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对待被惩戒的学生,教师要尊重、理解和宽容,并积极给予帮助,绝对不能讥讽、轻视、孤立、甚至侮辱他们。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敢于承担责任,愿意接受惩戒。”[5]
4、营造有利于惩戒教育实施的社会环境
从社会角度而言,之所以出现惩戒不当造成的问题,是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对于惩戒教育此方面的问题做的不够突出,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家长与学校容易引起冲突但是又不能够依法解决。”[6]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1357.html上一篇:如何提高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