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教师引导学生对优美词句品味和鉴赏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对语言文字进行训练,文化的传播,最重要的就是有审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积极健康、高尚美好的情操,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去认识美、理解美、感受美、创造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学生美学素养和审美趣味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任务。
人的审美观念是一种极为奇妙、极有创造性的心理的形成活动,笔者在写作时赋予文章灵魂与审美意象,是一种有生命的意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者的文化水平与审美鉴赏能力的提高,这种有生命的美之意象也在不断地随之变化着。小学阅读教学要重点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对语言的理解、感受、积累和运用的能力。同样重要地陶冶学生情操,启发学生,增加学生感受力,对审美鉴赏能力有不断地思考,达到审美能力不断变化、提高。使学生感受到、享受到学生的审美乐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例如,课文《彩色的非洲》,文章开篇既把温暖美丽的风景展现在我们面前,色彩犹如万花筒般的绚丽的景色,宁静而平和的气氛,画面开阔而生机勃勃,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课文中对大自然的生动美好的描写,甜美柔和的修辞带给读者无比的美感和享受。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像上述内容,教师不必太过深入讲解,应该让学生自己用轻柔、富有感情、语调明朗、节奏舒缓地反复朗读,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理解,去想象该是怎样的一幅画卷。让学生用心去感受美,融入美的氛围,进入文章中笔者所绘的美妙意境,并且还可更好地理解文章。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去感受融入美的氛围,彻底进行对美的体验,对美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在写作中会创造独特的美,写作是文字游戏,所以这种美当然可以是高于生活的美,如达到如此程度,小学语文的审美教育也就达到了目标。也就是说,应在课堂上,在初步对课文有了了解之后,再做表达性的朗读,教师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试读、练读,带有心和感情的读,读出感觉,用舌尖品味文章,切忌没有准备的开始,在个别学生单独朗读时,教师可为其他学生出任务设问题,让学生不光是单纯地看和听,还要学会边听边思考,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而集体朗读则要求学生整齐而优美、富有气势地去朗读。
二、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引领学生发现美
理解可以再现形象的美,想象可以延伸、创造意境。小学课本中的诗歌与散文充满诗意,说是言虽尽而意无穷是最恰当不过的了,给学生充分的无拘束的自我想象空间。如诗仙李白的名作《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作者借景抒情,展现作者对好友孟浩然的不 舍之情。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想象出色彩生动的、形象的带有意境的画面,如“山坡上如绿色绒毯般的草,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甘甜的花香,精灵般的蝶在花丛中灵动地翻舞,然而这些都并未牵扯到我一丝的注意,只身独立于江边,柔风带起衣摆带乱发丝,依旧眺望远方,目不转睛,船在江中越飘越小,最后像啤酒沫一样渐渐在遥远天边消失不见,滔滔江水卷着浪花像流不完的眼泪不停地流着,向远方疾驰奔去,我们何时才能再相见呢……我的挚友。”通过让学生融入这般想象当中,体会身体其境、品到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加深了对诗的理解,自然对美的理解也就随之深刻起来。
三、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挖掘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抒情绘景文章,在教学中,也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美的意境、形象、语言、构造,从里到外,从语言到构造,内容到形式都要进行探索。例如,《望庐山瀑布》一课,就要以“疑是银河落九天”中的“疑”字为重点。让学生产生疑问,为什么重点是疑不是真,诗人为何说疑不说像,重点围绕这一疑字,经过反复咀嚼品味,理解疑字为何最为精当。也就能自然而然地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美。从而与作者思想达到相互交融,享受诗的意境美。还需要对文章中的人物外貌特征做分析,使学生了解人物外形美,通过人物行动,心理描写与语言,分析反映人性格特点与人性的点,发现人物的心灵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审美因素大部分都是隐性的,就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透着温润的光泽,这是美的内容与文字的统一。需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中的语言文字,领略、感受语言文字的内涵与形式的和谐之美,情趣与哲思的智慧之美,而后更好地感受日常生活中的美,在生活中发现美。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极为重要的,当然,审美教育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教师与小学生皆为审美者,可以说,小学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项审美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文章资源,引导学生,引起、提高学生兴趣,教师自身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对美的鉴赏力、理解力,这样才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的过程中达到好的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积极的心态,活跃开阔的思维,深入理解的能力,有所感悟,自我充实,受到熏陶与启迪,享受审美之乐。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1407.html上一篇: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语文朗读
下一篇:浅议小学语文课堂的互动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