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现代教育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表明: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学工作者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取决于一定的教学环境。积极的良好的课堂氛围,能给教学工作者和学生愉悦的刺激,使师生双方思维活跃,精神集中,灵感迸发;双方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共振,情感交融,配合默契,使教学工作者教的最佳状态和学生的最佳状态相吻合,激发二者潜能的充分发挥,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教学实践的长期反思与总结,笔者认为通过以下方式可助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教学氛围的建设:
一、教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
1、教学工作者自身能力提高
小学语文教学很基础,却很考验教学工作者的能力。接受教育的学生们都是一些未成年孩子,这些孩子中年纪大的可以专心地听老师授课,但年幼的甚至连老师说什么都不是太理解。这就要求起引导作用的老师们具有与小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只有学生们听得懂老师在讲什么,才能提高学生们的注意力,进而促进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此外,处于儿童至少年阶段的小学生在心理上对童真、童趣十分青睐,那些枯燥直白的说教几乎吸引不了这群孩子的兴趣。此时,教师在教学技巧上的创新能力显得愈发重要。适合小学生的上课方式才是最好的方式。
2、教学工作者德育养成
小学是人心理成长的敏感时期,这一时期孩子们对事物渐渐形成自己的看法,对周围接触相对较多的人包括自己的老师们的行为也会形成独特的见解,老师的言行将作用于学生并在最快的时间内产生效果。教师的严格、苛刻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由单纯的讨厌老师恶化到对老师课程的排斥。相反,许多教师的亲和力很高,能和小学生们打成一片,消除孩子们的畏惧,吸引这些孩子新生尊敬和崇拜,那么教师课堂上的氛围自然也就很活跃。可见,教学工作者德育的魅力的确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
二、学生们作真正的主体
1、学生自己在实践中获得新知识
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知识,但不是毫无根据的死记硬背、盲目训练。对于所学知识的产生、发展、结论这一过程的理解也很关键。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学工作者要善于创造和提供探究条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双手操作、用眼睛认真观察、动脑子仔细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问题,让学生在寻找的全过程中收获发现的快乐、成功的喜悦、探索的意外。教学过程越来越多的转移到学生手中,学生拥有尽可能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并以“疑问 -探知-新疑问-新探知”的学习模式在思考中寻到最佳答案。
2、学生在经历中提升自信
小学语文的课程设置包含古诗、童话寓言故事、美文、看图写作等,结合这一课程设置特点,教学工作者应合理的安排和提供给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诗朗诵比赛能培养学生的情感判断力,也能锻炼学生的胆识。一个小小的展示自我的舞台,能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更能极大地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朗诵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故事汇”,儿童对故事书有着一种特殊的喜好,并且许多孩子喜欢和周围的小伙伴分享自己最近的故事。以讲故事的方式完成教学,有利于建成轻松的课堂氛围,更是一种让师生双方从传统课堂中解脱出来的好方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找到值得骄傲的经历,找到主人翁意识,这才是学习的初衷。
三、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
1、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的引入把原本没有生机的教材生动化,丰富的图片、优美的音乐、动听的朗读、有趣的动画……基于新兴的各种载体,文字有了灵气,学生们记生字变的轻松了;成语幻化成有趣的故事,寓意的理解也不那么吃力了;图片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在不断琢磨的同时思维得到了提升。例如,在讲授小学语文《日月潭》时可以借助网络提供更丰富的符合课文内容的图片,给学生提供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配以合适的音乐借助flash做成动画或者处理成视频,将多媒体的优势运用到教学中可以调动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在欣赏美景的同时爱上语文。
2、学生评教
小学生在许多方面不够成熟,但对于自己的喜好是最擅长说真话的。基于这个群体的特点学校提供给孩子们评价教学的机会,也是给各位教师提供自我反思的空间,在互动过程中师生间的了解会更深入,教师教学过程中也能尽量做到个性化。
四、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是人生学习的奠基阶段,在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意义重大。诸多教学实践表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的营造基于一定的学校教学环境。当然这些客观因素很多情况下教学工作者和学生都是无法改变的,那么关键就在于教学工作的引导者――教师和学习的主体――学生,二者通力合作定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1547.html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多表演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积累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