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小学语文大纲要求及学情分析
最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教育;逐步加深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的情趣;从而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
小学阶段学生基本处于6-12岁,儿童期还是理智的睡眠时期,儿童的智力还处在感性阶段。此时的智育和德育不能操之过急。但心理充满了对社会的喜爱和好奇。卢梭认为,人生之中最关键的时期就是从出生到12岁。此时的教育在于让孩子接受美好和正面的事物。从小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及接受特点和兴趣出发,精心选材,选些有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国学精粹读物。以流畅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来引导学生,为学习和了解国学知识搭好良好平台。因此小学生的国学读物就应该有很强的针对性、层次性以及适应性。
二、学生国学读物选
中华典籍是我们文学史上灿烂的经典型作品,也是令世界瞩目的瑰宝。是不是所有的国学都适合小学生读呢?如果不是,那么又应该如何选择?
我国传统国学典籍按经、史、子、集四类划分。“经”指的是我国古代社会中的政教、行为纲常、伦理道德的规范教条,主要是儒家的典籍。儒家经书之精华《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尚书》、《礼记》、《诗经》等等。
“史”指的是记载历史兴衰景观、各类人物和制度等的历史的书籍,司马迁的《史记》为中国正史的开始,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中史、野史、地理态、政书、职官、时令等也都归入史部。史学代表作《国语》、《战国策》、《史记》、《三国志》。
“子”指的是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辈出、百家争鸣。并且每家都有著作专辑仅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诸子百家辉煌代表作《孙子兵法》、《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荀子》。
“集”指的是历代作家的散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一人专著的称为别集,会选多人的作品叫做总集,有关诗的集被称为诗集。古典文学史的精髓《楚辞》、《菜根谭》、《世说新语》。
此外启蒙国学读物比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文章内容浅显易懂,朗朗上口,适宜给初入学的读者使用。而且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比如三字经开篇写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告诉我们人在出生的时候,本性是善良的。大家所处环境受教育程度不同,以致每个人的性格和行为也会出现不同。“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孟子的母亲对环境选择非常重视,为了找到适合孟子读书学习的地方居住,曾三次迁居。让学生从小知道环境的重要性,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则指。“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深刻的告诉学生们一个人小时候不好好学习,那么等到年纪大了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何谈作为呢?就像玉石一样不经过打磨不能成为珍贵的饰品。“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通过简短的孔融让梨的故事,教育学生们应该从小知道尊敬兄长、尊敬他人。通过简单、易懂寥寥几个字就把故事意思讲给了学生,学生易学,老师易教。属于好国学教材的标准。
《千字文》“云腾致雨,露结为霜。金生丽水,玉出昆钢。资父事君,日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学优登仕,摄职从政。”简单、明了的语言说明云气上升遇到冷空气就形成雨,夜晚气温下降露水就结成霜。丽江水中盛产黄金,昆仑上盛产美玉。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儿童的读本,被誉为“童蒙养正宝典”。总述为“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只有简短的1080字,360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教导孩子怎样孝顺父母,怎样尊重长辈。还有生活中的一些应对之礼。如果不重视扎善根,只重视枝叶繁茂。即使“读破五车书”,满腹经史子集,到头来不但事业无成,还会害人害己害社会。所以组织好学生学习好的国学是重要的选择。
三、读国学顺序
古籍记载“为学者,必有初。孝经通,小学终。至四书,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知终始。”读书求学问要讲究方式方法,读书也要有顺讯。《孝经》从头到为就讲了一个孝字。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品质。把《孝经》的道理理解透彻了,才能去读四书五经,只有把经子集读好了,才能去读诸子百家的书籍。只有遵循研究学问的方法和原则,才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国学是国家和个人立国立命的根基。学习国学能从中汲取智慧,能壮大成长力量;我认为小学生学习国学是件很好的事情,但是对于国学读物的选择,应该考虑先后顺序、难易程度、学生接受能力多方面因素。读本应该以形式简短、内容丰富、情节有趣、故事动人、教育意义突出的启蒙性为准。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1766.html上一篇:审美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