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在现代社会进行人际之间、组织之间和国际间的合作是非常必要的;在诸多领域,都不能缺乏合作,否则会产生诸多问题。所以,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拥有合作技能,这些都是基本素质之一。而学生的合作学习应当成为学校教育的目标之一。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组织形式,变得越来越重要和备受关注。
1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
合作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任务,学生在小组或者团体中进行明确分工的、互助性的学习,属于社会型学习模式。小组合作一种合作学习的应用形式,是一种基于新课程理念的,有效的教与学的方式。开展小学课堂小组学习的研究工作,有助于补充和完善合作学习理论,能够有效地指导基础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和校本课程的实施。
2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2.1划分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是成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
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学习在成员组成上是较为随意的,通常情况下是依据座位顺序进行的临时组合,这就不能够对学习成员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等因素进行充分全面的考虑,小组的安排具有较大的随意性。而且我国的小学中,学生座位通常是根据学习成绩来确定的,学习成绩好的集中在一起,成绩较差的集中在一起,而基于这种座位顺序的学习合作小组,自然就产生了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距,使得各个小组之间的缺乏可比性和公平性。而真正实现小组合作学习,就需要从全体学生的学业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性别以及家庭背景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考虑,以组成最优化的学习小组,使得小组内部成员之间能够是实现异质互补,各组之间水平均和。这样一来能够使得小组成员间合作共赢,也会使得各个小组之间的公平性和可比性增强。
2.2教师应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合理引导,积极调控,承担好学习促进者这一角色
当前在进行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通常情况下教师是最终的决定者,缺乏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有效管理。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和过程方面,教师没有能够进行理性的设计,多数情况下是在教学问题出现的时候,进行临时性的小组合作学习,这样只会使得课堂场面看似热闹,但不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问题,而且对于合作意识的养成和合作能力的提高作用不大。要实现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作用,就需要教师总体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并提前将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告知学生,给学生搜集资料、提前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以很好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此外,教师应当使所设计的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问题要难度适中,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也不能过于简单,使学生丧失兴趣,一旦如此小组合作学习就失去了意义。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小组合作学习问题的难度要在最近发展区域内,既不能脱离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也不能超出学生认知范围,问题必须是经过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解决的。只有如此,才能够让学生产生合作的兴趣,激发学生潜力,达到合作的意义。
2.3要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一种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小组合作学习需要小组合作成员的共同努力,每个人都要发挥出最大潜力,这样才能够获得成功,而这里的成功既包括整体目标的实现,也包括个人目标的达成。小组合作成员共同组成的学习团体,如果在任何一个环节上出现问题,都会对小组合作学习目标的实现造成严重影响。因此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建立起一种个人努力并积极同他人合作的良性机制。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评价时,要将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构的评价结合起来,将对小组集体和小组成员个人的评价结合起来,并对过程评价和小组集体评价有所侧重。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构的评价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对学习过程加以更多的关注,让其意识到合作学习过程才是最为有意义的,更重要的是要在这一过程中使其对合作学习方式和合作学习精神有充分的认识。而将对小组集体和小组成员的评价结合起来,并对集体评价有所侧重,能够让小组成员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共同性行为有充分认识,让其明确实现个人目标必须建立在集体目标实现的基础上,避免个人英雄主义、小组歧视现象的出现,让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目标即成员共同参与有足够认识。
3结语
不论是哪种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都各有利弊,小组合作学习也不例外。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由于其自控能力较差,说闲话、做小动作、偷窥他人试卷的问题较多,而这些问题在传统集体教学中却得到了较好解决。所以,对于小学的教育改革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以便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模式的多样化和有机结合。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1775.html上一篇:小学生英语学习策略
下一篇:浅谈小学教学模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