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礼为人之器,礼为生之始”。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几千年来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德育在中国也扎下了根,它凝聚了中国上下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精神,集聚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灵魂。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小学生作为一支重要的生力军来传承中华古国的优秀传统。而小学阶段作为人一生思想极为纯洁的时期,在这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启蒙教育,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礼记》,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是战国以后及西汉时期社会的变动,包括社会制度、礼仪制度和人们观念的继承和变化,儒家经典著作之一。49篇分属于制度、通论、名堂阴阳、丧服、世子法、祭祀、乐记、吉事等,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本文将从《礼记》的某些哲学观点出发探究它对小学德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1以礼治生,微笑待人
礼是治人的根本,是国家、宗族存在的标志,礼对于人文社会具有必不可少的存在价值,用礼治民则民众大治,礼制废弃则民众大乱,礼是协调人伦关系的必备工具,不仅仅存在于“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西周时期,更是存在于现当代社会,上至国家外交,下至百姓待人接物。礼的重要性和广泛性,让每一个人在举手投足之间不仅仅透露个人的修养的高低,还带来了本土德育教育的优劣。
微笑是一种国际礼仪,它体现了人类最真诚的相互尊重与亲近。微笑也是最基本的礼仪,微笑更是学校教育教学、德育教育中常用的体态语言,它不应是一种肤浅的外在表情,它更深层的含义在于它是超越表情极限的一种心态上的变化和理念上的转变。很多学校,特别是小学将微笑作为教师上课的基础状态,其实,这是充分发挥微笑这一基本礼仪的蝴蝶效应。教师对学生微笑,学生不仅从教师那里得到了待人平和的信息,更得知要以微笑示人的要求,即大方――自信活力、声音适中、仪态自然。
众所周知,“微笑”是最简单却又是最难坚持的礼仪要求。学生心情好的时候很容易做到面对每个人微笑,但是心情不好呢?这就很难说了,这就告诉我们心性修养的重要性。
2君子不器,秀外慧中
“君子不器”是孔子提出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哲学观点,他认为君子应当是道德高尚、博学广识的人,是儒家理想境界中的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不是凡夫俗子,他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的重大责任。对内能够妥善处理各种事情;对外能够应付自如,不损坏国家或者集体声誉。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才,不单一地拥有某项才能,应具有多方面才干,只有这样,他才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君子。
君子是我们心目中最优雅的人,他应该有秀丽的外表。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有的学生就责怪自己长得不够漂亮,是父母的错。其实他们误解了“秀外”的真正含义,在德育教育中,外表更看中的是学生的卫生习惯、行为习惯、正确审视自己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生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共处。由此可见,当今的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掌握文化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会生活。
因而,“外表秀丽”、“内心聪明”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是相辅相成的。小学生只有从整洁的外表出发,走向优雅的气质、强大的内心,到达“秀外慧中”的境界,做个真正的“君子不器”的现代人才。当然我们还需要在各种待人接物中不断“教化”,才可以像竹箭一样具有青绿美丽的竹筠,才可以像松柏那样具有坚贞刚毅的心,才能使自己的外在的举止行为和内心的澎湃激动和谐为一、健康健全。
3经世致用,德育树人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儒家是位教育家,他强调“经世致用”,注重培养教育者人文品格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思想。对于小学德育来说,他所强调的,正是小学德育教育的核心所在。教育不仅仅是纯知识技能性的教育,更是一种全面培养受教育者人文品格的教育。德育对于学校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学生继承传统优良文化,提升各自的精神境界、心里素质,成为“身心两健”的人才的基础,;它是学校形成优良教风、学风、校风的关键;它是激发学生创造力、增强学生爱国主义、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的灵魂;它更是培养学生良好人文品格,成为博学多才的人才的动力。
古人的智慧是强大的,当代人的智慧更是无穷的。《礼记》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内容丰富,涵盖许多方面,其中的《学记》更是以“师严然后道尊” 提倡教育学生要尊敬师长; “教之所由兴” 阐述德育教育要预防学生不良行为发生,把握时机及时教育;“长善而救其失”要尊重学生的心里发展规律;“知难易,知美恶”要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善辩丑恶的意识。它不仅为小学德育教育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式方法,还为当代小学德育教育顺应时代的发展提供划时代的理论与行为核心。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1777.html上一篇:浅谈小学教学模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