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的基本概念
教师招聘考试,又称教师入编考试,是由地区教育局或人事局统一组织的教师上岗考试。这一制度是国家教育部门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中第二条规定:“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原则的具体体现,这是一种公开选拔优秀教师的人才录用制度。
(一)教师聘任制与教师招聘考试
教师聘任制是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系统的一部分,它本身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教师聘任制是建立在教师资格、职务制度基础上的聘任制度。教师招聘考试是教师聘任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据199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应当逐步实行教师聘任制”,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教师资格、职务、聘任制度,通过考核、奖励、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聘任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招聘过程,任用管理,争议处理。其中教师招聘过程包括科学设岗、公开招聘、择优聘用等三个环节。
(二)教师资格考试与教师招聘考试
教师资格是国家对于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是我国公民获得教师职位、从事教师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实行的教师职业许可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凡在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中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没有相应教师资格的人员不能被聘为教师。教师资格法定凭证为《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教师资格证书,并在全国范围内适用。教师资格考试是教师资格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具备条件的教师资格申请者在资格认定前所进行的与教育教学密切相关的知识与能力的考核与测试,以此作为教师资格认定的重要条件。教师招聘考试是以公平公正为原则,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面向社会公开选拔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的一项考试制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主要考察考生掌握教育教学基础知识状况及应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问题的基本能力,这对中小学教师招聘设置了一定的门槛,起到遴选优秀人才的作用。
二、笔试特点
(一)经济高效
考试活动的主要功能之一是经济功能。笔试之所以自公元7实际取代面试在人才测评中的主体地位,首要原因就是它的经济高效,即笔试具有适宜群体测评尤其生源广泛、规模宏大的人才测评的独具优点,在人、财、物、时间投入同等的条件下,笔试的效率为其他测评方式不可比。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的笔试也是如此,它是几种测评方式中最经济最高效的一种。
(二)测评面宽
随着教育的发展,中小学生的知识水平越来越高,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素质,必须首先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近年来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的资格要求和考试内容日益全面,难度加大,反映出社会和学校对高素质、高水平教师的需求。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试卷,采用多种题型可同时呈现多个维度、不同目标层次、数十个测评要素的内容,从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对应试者的知识、能力、个性特征、专业倾向等,进行组合式的综合性测评,进而达到从应试群体中甄选出具有从事教师教育工作基本教师素质人才的目的。
(三)误差易控
现阶段,我国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普遍采用现场交互测评。原因在于此种测评方式具有程序严密、考场行为规范明确、实施实行全程监控等显著特点,能较好防止测试无关因素的干扰。而且,在实测、评卷、结果哦统计等环节,可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和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主客观因素所造成的误差,提高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公信力。
(四)督导力强
在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考试测评流程中,笔试位居甄选环节之首,是筛选人才的第一关。现阶段,在我国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所设测评中,其应试人数最多,涉及面最高,淘汰率最高,测评内容及能力要素最全。不仅要检测各级各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的通用性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以及专业性的基础知识和管理知识,而且还要重点检测从事教师岗位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核心能力,如记忆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规划决策能力、目标实现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以及适合教师教育工作这一特殊职业要求的个性特征。所以,科学的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笔试,对整个教师队伍知识的更新、能力的发展、合理素质结构的形成,具有极其强烈的督促和导向作用,促使其入职后养成自觉学习、注重研究、不断提高和优化自身素质的教师职业素质。
三、笔试功能
(一)导向功能
考试是一个“指挥棒”,怎样考、考什么、效果如何,都将会立即引起应试者、教师和教育人员的高度重视,并使其学习和工作紧紧地围绕着考试开展。具体说,就是通过考试方法、考试内容、试题题型、评分标准等几个方面来发挥其引导作用的。
其一,考试内容的引导作用。考试内容至关重要,考什么,考生就会学什么。主要体现在,首先,考试内容主要引导考生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其次,考试内容要引导考生形成高质量的专业素养。如以考教师综合知识内容为主的考试,会引导考生对教育学、心理学及教师教育法规等进行全面学习,并形成良好的教师教学思维结构;以考专业知识内容为主的考试,有利于考试对本专业能力的加强与发展。 其二,试题类型的引导作用。一般来说,合理的试题结构应该由综合题和专业试题组成。综合试题主要是引导考生重视教师教育的基础知识,在取得教师资格证的基础上进行优中选优,促使考生自觉地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专业试题主要是引导考生注重专业科目思维的开发,加强对其专业知识能力的进一步考察。只有从考卷整体上把握住这两类试题的合理比例,才能有效地引导考生既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又培养和发展其专业素养。
(二)鉴定功能
考试的鉴定功能是通过考试的结果来发挥的。教育管理部门通过对招教考试结果的分析、认可后,依据有关原则和规定,对应试者进行鉴别,以区分优劣、决定录取名单。
其一,对应试者从事教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进行鉴定。这是招教考试鉴定功能的最主要的方面。它运用标准分数线来确认应试者某种资格,是对某种能力、学识、品德、行为水准的认可。还可以区分出名次,从而优中选优。
其二,对教育者的职业素养进行鉴定。教师是教育者,他们的教学水平、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笔试试卷上和笔试成绩中。试卷整洁、干净、有条理、有特色、有创见性、逻辑性强,则反映出应试者平时对自我要求严格,认真负责,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思维的发展。如果试卷答得既乱、脏、无条理,又没有逻辑性和自己的特色,则说明应试者平时不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对自我要求不严,不认真负责,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思维的开发。
其三,对指定考试笔试标准的机构水平进行鉴定。制定标准水平高,就会遵循教育科学的规律,才能更准确的选拔出合格的教育人才。若制定的考试标准偏离实际,则无法准确选拔出社会所需求的优秀教师,从而浪费考试资源。
(三)督导功能
通过两类笔试测评的内容要素、能力要素和招聘标准,如实体现党中央对于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要求,强化应试者追求高质量教学的意识,督促应试者自我知识的温习、检测与更新,给予其正确的导向。
任何一种单一方法的测评都无法准确测出履行某种职务所需具备的全部素质能力水平,公开招聘教师的笔试也不例外。由于笔试测评内容的似真性、情景性不强,交互媒体单一,测评结果不易复验,所以测评局限客观存在。这些公开招聘中小学教师的能力素质、个性特征和教师品质,需在笔试测评的基础上,通过面试和组织考察进一步的检测。
四、笔试局限
(一)法律法规不完善
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任用制度从以前的国家干部任命制转变为当前的专业人员聘任制,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教师人事工作方面的新问题。长久以来,一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对教师聘任制的认识还处于表面,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进行教师招聘考试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我国目前对于教师录用的办法没有较为明确的法律法规,对于教师招聘考试就更没有具体的规章制度。我国关于教师招聘的法律法规依据仅是《教师法》的凡项规定,以及人事部制定的两个文件:《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关于在事业单位实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这些规定在实际的教师招聘工作中缺乏可操作性。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一些具体招聘制度也缺乏法律依据,没有达到真正的可操作的要求,且每年政策变动较大,不仅影响考生的备考工作,也不利于教师素质的稳定提高。同时由于法律规章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少数人有机可乘,作弊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对我国的中小学教师招聘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二)笔试模式欠统一规范
我国有些地区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采用省教育考试院的统一笔试试题,有些地区则为自主命题。省统一笔试设计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试题信用度、效度、社会认可度都比较高,并且能够比较好的体现公平公正,在取得社会效益的程度上比地市统一笔试设计要高很多。但是省统一笔试设计在实施上有一定的困难,毕竟一个省教育考试组织部门要面对整个省辖地域的所有教师招聘笔试施测,教育考试机构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去进行笔试设计,并且对不同地市的针对性不强。首先,在经济效益上不如地市统一的笔试设计。地方自主命题的针对性较强,可以较好的选择适合本地教育需求的人才,但它的缺点也较为明显,试卷的权威性不够,信度、效度、区分度难以保证,同时由于地方出题或委托其他机构出题,不可避免会有人为因素,对招聘考试的公平公正性有一定影响。
(三)考试内容不够科学具体
由于目前尚未建立起科学的招教考试试题编制体系,所以全国各个地区在公开招考中考核的内容各有偏颇,较为随意。从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角度来讲,考核的内容应该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态度、专业知识和技能等方面都有所涉及,而目前的招教考试对应考者的专业知识考核较多,职业情感态度、职业技能等方面的考核明显不足。在对专业知识的考试中,又存在着书本化、僵硬化的倾向,即过多考核对于书本知识的掌握理解状况,对教师需要的实践性知识考查相对较少,而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尤其是关于学生身心特征以及教学情境等方面的知识对于真实的教学环境尤为实用。所以,在对应考者的考核中应格外注重对非知识性因素的考查,以便选拨出更为优秀的人才。
(四)笔试组织与管理规范性不够
教师公开招考由谁来考,怎么考,考什么等,这些都是必须明确的问题。当前一般的操作方法是由教育、人事、纪检等主管部门联合组成领导小组,负责教师招考工作的组织、实施。领导小组一般从外地聘请相关教师组成所谓专家小组,由于保密等原因专家小组的成员一般在出发前并不清楚他们的任务,到了特定地方才知道是为某个市县区的教师招考编制试题,作为专家来讲在无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也是不能得心应手,只能仓促上阵,这样命出试题的准确性、合理性以及专业性就难以得到保障。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1890.html上一篇:承德市中小学公共关系评估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