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2--01
当我们不断革新教学理念,倡导素质教育的时候,我们也在思考着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创造力是思维的动力和源泉,传统的应试教育容易抹杀掉学生的创造力,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也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只有具备创新思维,才有可能迸发出思想和智慧的光芒,小学语文课的教学更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语言创造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创造性思维就是要有新颖的思路和思维方式,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并获得新的思维成果。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习惯于引导学生以固定方式来思考问题,最终靠近教师的“标准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显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也导致了思维模式的固定化和单一化。小学生正处在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具有极大的思维开发潜力,教师应该利用学生的思维特点和优势,引导学生充分思考,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创造性思维可以同日常的课堂教学和基础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同样是阅读和学习课文,教师就可以运用一些开放式或者讨论式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只有对学习和探讨的内容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想象和创造。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全班同学一起探讨,这样不但激发了创造性,还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一、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原动力
语文课的学习离不开细致的观察和积累,只有积累一定的素材和经验之后,才有可能推动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我们阅读许多文学作品的时候,都会发现作者的成功之处就在于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描述,他们往往能看到一般人经常看见却又常常忽视的细节,通过这些细节品悟出深刻的哲理并带给人们心灵的震撼,这种观察力正是作家创作的原动力。
当然,我们的学生并一定都成为文学家,但提高观察力是他们思维能力提升最有效的方式。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多观察周围的事物,留意发生在身边的小事,留意大自然的变化,揣摩课文或者文学作品中隐含的细微情感,培养学生对细微事物的敏感度。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写日记或者随笔,记录生活的点滴,扑捉偶然迸发的思想火花。长期的观察和积累可以为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提高写作能力,为思维的创新奠定基础。
二、想象力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
小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的思维较少受到固有模式和经验的影响,往往都是海阔天空或者异想天开的,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只有敢于想象,大胆探索,才有可能开发创造思维。想象力的培养和开拓是需要教师进行引导的,要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阅读课和写作课是开发学生想象力的好时机,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后,对作品进行仿写、续写或者改编,也可以拟定一些开放性的写作题目,让学生充分联想和想象,完成自己的作品,比如编写童话故事和科幻故事等等。
三、大胆质疑,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学生往往缺乏质疑的精神,他们认为只要是课本上的或者是老师说的就一定是正确的,思维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许多学生在教师提问之后不敢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观察老师的脸色,以寻求正确答案,这种缺乏独立性的思维方式必然会影响到思维的开创性。在小学阶段,教师就应该积极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思维的独立性,为学生未来的思维发展做好准备。教师在提问之后,不要急于给出标准答案,可以多运用讨论式的话题,鼓励学生去思考和辩论,要敢于挑战权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设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即使得出的结论不正确也没有关系。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四、培养思维的多向性与发散性
思维的多向性与发散性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做到举一反三,这样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才会得到扩展,才有可能激发创造性。一般人的思维模式都是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看待事物,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要学会多角度、多侧面地思考问题,才有利于创造性的开发。教师要多培养学生透过不同的时间和空间来分析问题,多角度地来思考,还可以经常进行一些联想训练,比如看图写作、写读后感或者观后感等,鼓励学生从小事物着眼,进行发散式的思考,从小问题看出大道理,从观察个别事物认识普遍规律。
总之,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需要教师在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下一些功夫,在认真研读教材和大纲的基础上,革新教学方法,注意提问、引导等一些基本的课堂教学技巧,把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作为日常教学的目标之一。另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善于思考、勤于观察的习惯,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发思维潜能,成为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1951.html上一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