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01
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阶段,我们要想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培养出有创造性的人才,就要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抓起。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要求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
小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还不强,要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还需要教师逐渐引导,要改变课堂教学的模式,建立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互动型课堂,通过各种课堂活动和学习任务的安排,使学生建立起一整套的自主学习体系,无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都具备主动搜寻资料,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小学生具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喜欢发现和探索,而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很容易抹杀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新奇感,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在被动的状态下学习,很难构建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探究的心理,让学生把要学习的知识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通过细致的观察,来发现知识的奥秘。
引导学生去探究知识,可以通过布置一些课前预习任务来实现,预习新知识对学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布置课前预习任务的时候,不要让学生死啃书本,可以采取灵活的方式,把将要学习的内容变成一种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去去体验和尝试。比如,数学课的预习任务就可以变成去超市购物,计算商品的价格,清点商品的数量等等,把即将学习的内容变成一种任务或活动。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介绍自己的成果和体会,由此引出新课的教学内容,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自然想要找到解决的方法,这样他们对新知识就会有更高的关注度,也培养了一种主动探究的学习能力。
二、设立教学情境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就要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下工夫。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设立一种课堂情境,并吸引学生进入到这样一种情境和氛围之中,当学生进入角色之后,他们自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也会主动去思考和探求问题的答案。在小学语文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绘的语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情感。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语境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果是记叙文体的文章或者是游记,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再现作品中的景物和场景,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或者图片,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如果是议论文,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中探讨的问题和论点,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也可以直接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来思考,之后再引入课文教学,学生的思路和注意力就完全转移到课文语境中了。通过这样的情景化学习,学生就会对学习的内容更有兴趣,愿意以一种主动和积极的状态去学习和思考。
三、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
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个性鲜明,他们很愿意以自己的方式来思考,也喜欢质疑和挑战各种问题。作为教师,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思考是很重要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学生都要按照统一的模式来学习和思考。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特别认同教师的主导性与权威性,只有老师给出的答案才是标准答案,只有课本上的内容才是最正确的,这样一种固定化的思维模式,必然会影响到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也是我们人才培养中的重要问题。
为了给学生营造一种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他们发言的权利,允许有不同的观点和声音。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自己设定问题,并自己寻求解决的方法,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来实现,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可能一开始学生提出的问题会显得比较零散,内容五花八门,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和引导之后,学生就能学会以正确的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了,这对于他们自主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四、课后自我学习和提高
课堂教学既是知识传授的过程,又是培养学习方法的过程,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重点的内容和知识点,更要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系统和体系,让学生把新的知识和信息不断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广泛的阅读,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搜索资料和扩大知识面,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有益的信息。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留作业的方式,多给学生布置一些开放性的作业或者课外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查找和探求答案,培养创造性和自我提高的能力。
小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具有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来探索世界,这样的人才才能够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也对我们的基础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对我们教育方式的一种挑战,教师应该积极开拓思路,革新教学方法,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1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