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从2011年底到2013年,将近两年的时间里,随着对新的音乐课程标准的深入学习和理解,许多教师都在逐渐转变着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在这其中,许多人都注意到在“教学建议”中的一段内容:“要更加重视并着力加强唱歌教学,使学生感受声音丰富表现力,尽早积累演唱的经验,培养学生用声音来表现情感的意识及能力。”这段话,把唱歌教学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每一位工作在第一线的音乐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方向。那么,如何高效的上好唱歌课?如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唱艺术水平呢?
1 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唱歌教学
小学唱歌课是音乐学习的基础课。从发声训练到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涉及方方面面。与此同时小学生又具有生性好动,好奇心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理解能力也有限等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有很多老师设计出了音乐游戏、身势律动等非常好的教学方法。那么还有什么方法能帮助孩子们快速的掌握发声方法,轻松地把握音乐情绪,愉快的理解音乐形象呢?我们认为老师的双手就是很好的工具―― 手的动作其实就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可以将音乐的情感延伸到指尖感染孩子们。即避免了老师语言上的繁琐,也激发了学生兴趣,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
1.1 用指挥手势引导孩子们发出第一个音
一年级新生的第一节音乐课上,我们没有直接教孩子们唱歌,而是先请孩子们看手形,听辩老师的歌声。如在教唱《粉刷匠》一课,老师先把五指并拢手掌放平,指挥自己用生硬的、喊唱的方式演唱《粉刷匠》。然后,再改变手形,把手掌心拢成半圆,手腕放松,指挥自己用头腔共鸣,柔和的演唱《粉刷匠》。通过听赏和比较,孩子们都说第二种方法演唱的好听。并且都兴致勃勃的学着老师的样子指挥唱歌。学习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我们就趁热打铁的继续引导下去:“为什么第二次比第一次演唱的好听呢?因为第二次老师的口腔像手形一样,把上颚提起来,声音就立起来了,而老师的音量像老师的手腕一样是柔和的。所以声音就变得好听了。”以后,每次上课我们都用手形提醒孩子们用正确的方法演唱,既形象又直观,孩子们很乐于接受,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演唱习惯。
1.2 歌曲处理离不开合唱指挥手势的帮助
湘版小学音乐课本六年级上册有一首歌曲―― 《山乡的彩云》。是一首通过声音的强弱变化来表现改革开放后山乡美丽景象的歌曲。教学目的是通过富有力度变化的声音表现山村人们喜气洋洋的生活情趣。在学习这首歌曲时,我们采用师生对唱的方法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学得津津有味,很快就能控制自己的音量唱出力度为p的衬词“嗦罗罗罗喂”。在这首歌曲中有四句这样的乐句,如果演唱时只有强弱的对比,歌曲就会显得有些平淡。怎么处理能让歌曲更好听呢?我认为在演唱时,把前两句演唱的有弹性一些,把后两句演唱的连贯、渐强,效果一定很好。在歌曲处理的环节中,我们并没是用一大堆的语言来描述口型、要求和方法,而是借助合唱指挥手势展现不同的乐句。很多孩子都感受到了手势上的变化,声音随之也产生了变化。歌声立刻丰富了起来。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观察获得的音乐形象能够给孩子们留下清晰分明的印象,并且进一步增进了他们对乐曲的理解。
另外,在教研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目前还有许多老师在歌曲的教唱环节中还存在不敢放手的现象,依然采用的是手把手的教学方法,生怕自己说的少了学生学不会。其实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式的学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获得新知识。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其积累的知识与能力,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具体情况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教学内容中的哪些部分适用于自主性学习?这其中包括内容的考虑、时间的安排和学生的能力水平能否适用等诸多问题。
(2)课题适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学生可以实现多大程度上的自主学习?我们都知道音乐教学方法有许多:讲授法、讨论法等等。这其中有许多老师困惑于“教唱法”与“听唱法”的选择,其实我们认为这两种教学方法可以灵活使用,不能单纯的认为某一种教学方法就是万能的。或者认为低年级就一定用教唱法,高年级一定就用听唱法,而是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能力进行适当的选择。例如:二年级下册的歌曲《小企鹅》,篇幅比较长,但是很有趣味性,学生很喜欢。我们可以在指导学生聆听歌曲时,引导他们配合身势的帮助来记忆乐句。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弹奏来聆听乐句的数目,讨论后再听;然后看着课本再听;最后跟着教师的弹奏一起唱一唱,在这样的反复聆听当中熟悉、掌握新歌。而高年级的有些歌曲由于难度较大,也可以适当的用教唱法进行教学,以免打击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3)提前设想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可以给学生提供怎样的帮助?能否正确的引出结论和感受?
2 唱歌课的正确目标
唱歌课最终是要把所学歌曲学会唱好。一般来讲学会一首歌并不难,但在“唱好”与“怎么唱好”一首歌这个关键环节上,有许多老师却做得不到位,从而影响了学生对歌曲完整的音乐表现与审美体验。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老师在歌曲学唱基本完成后,要求学生一遍一遍的重复演唱,再无其他深入的教学内容跟进。还有的老师在学生基本唱会歌曲之后便游离于音乐本身之外,进行表面的所谓启发与拓展。使学生始终感受不到自己歌唱的声音之美,从而不能真正的进入审美体验。
用什么方法才能做到“唱好”呢?经过实践与探讨,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整体把握歌曲的调性与曲式结构,明确乐句与乐句之间的逻辑发展关系,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曲的形象。
(2)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容,深入感知歌词与旋律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控制气息和咬字吐字的方法,准确细致的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和思想情绪。
(3)在歌曲的教唱过程中,及时纠正音准、节奏、速度等方面的不足,提高歌曲演唱的精准性。合理运用力度的对比和速度的变化,增强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4)引导学生运用独唱、对唱、重唱、表演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诠释歌曲的内涵,加深学生对歌曲的体验,增加学生对歌曲演唱的兴趣。
(5)培养学生听辨音乐的能力,养成边唱边听的好习惯。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音准和演唱状态,为二声部合唱和多声部合唱做准备。
构建轻松愉快的音乐课堂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让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课堂,使孩子们在美妙动听的歌声中茁壮成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2080.html上一篇:小学初任教师专业成长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