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小学英语教育目的不明确
英语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中最核心的一门学科,但在民族地区的教育中,领导、教师都过于重视“主课”――语文和数学,忽视英语这门语言学科。小学英语课程在民族地区处于边缘学科地位,大部分民族地区到小学三年级才开设英语课程。数据显示,80%以上民族地区学生在进入小学之后才接触英语,95%的汉族学生则在小学之前便开始学习英语。
(二)英语课程资源匮乏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资源包括各种有利于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资源,如音响、多媒体、视频资料、报纸杂志、班级及教学环境的设计,等等。由于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受限,具体在以下方面表现滞后。
1.教师资源稀缺。大多数师范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并不愿意去偏远民族地区任教,而在民族地区任教的英语教师中,能做到既懂少数民族语言,又懂汉语和英语的少之又少。由此可见,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师的个人素质是主要问题。
2.学生资源薄弱。民族地区学生拥有自己的少数民族语言,对于汉语,其是第二外语,而英语则是第三外语。外语界研究人员普遍认为二语学习必然会受到母语的负迁移,那么第三语言的学习必然受到一语和二语的影响。因此,民族地区的语言学习难度是巨大的。
3.教材资源单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使用的英语教材过于单一,教材的编写缺乏民族特色,过于强调语言的理论学习,割裂民族语言与英语之间的联系。虽然都遵循国家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进行编写,但对于民族地区小学生来说,其中有诸多不适之处。
4.学校资源贫瘠。民族地区的教学环境相对落后,实时的英语新闻、英语读物得不到第一时间的传播,电化设备不足,等等,都是制约民族地区英语学习的关键。
(三)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滞后
1.教学模式高耗低效。调查发现,民族地区小学英语的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民族语言――汉语――英语、民族语言――英语、汉语――英语,即在英语作为目的语教学的过程中,把汉语或者民族语言作为中介语,这种教学方法势必给语言学习者多了一层语言领悟的屏障,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
2.教学方法落后。民族地区由于地域偏僻,先进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得不到有效的普及,至今仍有部分教师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死记硬背单词、词组和课文,致使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降低,语言运用能力差。
3.评价方式单一化。据笔者调查得知,在民族地区,小学教师对学生的测评方式过于单一,均采用试卷:期中、期末试卷的形式,测评结果完全依靠一张试卷,该手段有悖于交互英语的教学思想,不利于学生语言兴趣的培养。
二、提高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水平的对策
(一)将“促进人之全面发展”作为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的价值取向
培养人是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教育的本位功能。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是我国整体教育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势必遵从“教育是培养人”的准则。民族地区开设英语课程不仅对于民族地区学生了解世界有所帮助,更有助于向世界传播灿烂的中华文化,树立开放、包容、个性、自主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朗文交互英语倡导课堂环境要民主、自由、平等,课堂教学环境要抛弃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只是知识的引导者、策划者。把课堂主动权移交给学生,要让他们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强化教学效果。
(三)开发与利用具有民族特色的小学英语课程资源
依据朗文英语交互平台课程内容的“适切性”原则,民族地区小学英语课堂要体现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原则。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要充分开发教师资源、学生资源、教材资源与学校资源,依据区域风俗、特点调整教材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减课堂授课内容,恰当地把握语言学习与文化。
三、结语
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诸多问题,以朗文英语交互平台为指导思想,能有效提高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更有效地促进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的发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2127.html上一篇: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下一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