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好习惯
1.指导学生课堂中形式多样的个性化阅读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形式,教师范读、分角色朗读、有感情朗读、默读等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古语有云:“学源于思,而始于疑。”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思考。感受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创造性地理解课文,把握课文主旨,学会欣赏、评价课文。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体验和感受。因为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不同,阅读同一段文字,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所以在课堂中我们不仅要给学生提出问题,也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疑问,因势利导,多加赞赏和表扬,提高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2.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与教材相关的文章、优秀的少儿读物、科普书籍等。可以让全班学生以资源共享的方式交换阅读,交流感受。以此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文化底蕴。
3.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注意积累
不同年龄的学生兴趣爱好、知识水平不同,指导学生按自己喜欢的形式做读书笔记。一、二年级的学生可以摘抄词句、仿句练习;三、四年级的学生可以摘录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五、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写心得体会等,让他们有由发挥的空间,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
二、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罗丹曾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我们没有发现。”观察是了解和认识世界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认知水平、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前提。通过观察可以让学生获得宝贵的生活财富,提高写作能力和语文水平。小学生年龄小,做事没有目标,这就需要教师的不断引导和培养,帮助他们养成乐于观察的好习惯。指导观察与课文有关的事物,如实物、图片、影片等,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观察事物的特征,深刻理解作者写作的角度和思路;指导观察与写作有关的人、景、物,如身边熟悉的亲属、老师、同学,他们的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大自然中的风霜雨雪、花鸟虫鱼等,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记录观察的所得,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听多看多想多问,做生活的有心人。
例如,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的同时对图片作个性化的解读,向学生提出:图片上有谁?他们在干什么?做得怎么样?我们该学习什么?怎样学等问题,通过“比一比谁观察准”“比一比谁感悟深”的竞赛活动,引发学生主动地去观察、去思考、去阅读、去交流。
三、培养学生勤于写作的好习惯
写作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重要方式。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抒发了自己的各种情感,是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过程。写作水平也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但是往往很多学生感觉写作很吃力,对写作有畏难情绪和厌倦心理,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无处下笔。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们的写作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小随笔、写日记等形式,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写自己的所听、所看、所想,随时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理解,逐步培养学生勤于动笔、乐于写作的良好习惯。同时注意写作的教学评价,学生只要是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我们不能用简单的好坏对错来衡量,而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无限想象的空间。要让学生感到只要用心写作,什么都可以成为我们笔下的宝贵资源,写作是快乐和轻松的。
总之,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关键在于坚持,更离不开教师的耐心指导、严格要求、督促和训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重视基础教学,从点滴抓起,严格训练,逐步积累,关注学生语文学习乃至整个生活的全过程,才能使习惯的培养落到实处。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2174.html下一篇:如何转化小学语文学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