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创设质疑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小学生都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也是一样,如果他们对所学的内容充满好奇,那么就会主动去了解要学习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对科学产生探究的欲望,更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把学生吸引到课堂学习中,让他们主动对科学知识和操作进行探索,从而发现其中蕴含的奥秘,这种主动探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体验到获得知识的快乐。例如,在教学《有趣的磁现象》一课时,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探究发现了电磁铁具有磁力的性质,同时对他们操作的结果产生了质疑,为什么在实验过程中同样的实验用具有的小组中电磁铁吸起的大头针比较多,而有的吸起的大头针比较少呢?这个问题让学生再次对电磁铁具有磁力进行了研究,探究得更深入。主动积极的探究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让他们考虑的方面更全面、更深入,使整个小学科学课堂闪现着智慧的火花。
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对问题进行讨论获得更深的见解,使他们提高主动探究的欲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学生能真正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和对知识的见解,在轻松的环境下使思维获得拓展,促进探究的有效性。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从教学的灌输者变成了指导者,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他们体会到作为学习主人的责任感,和获得知识的成就感,促使他们能更好地进行学习。例如,在教学《坚硬的岩石》一课时,我让学生对岩石标本进行认真观察,并通过小组讨论来总结和交流岩石的特征。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他们从多方面对岩石进行了观察,用眼睛观察岩石的花纹和颜色,找到它们的不同之处;用手指摸岩石的表面来感觉其光滑程度;用小刀刻来感受岩石的坚硬程度。教师进而引导学生用盐酸滴,从每种岩石出现的变化中认识岩石。然后让学生按眼看、手摸、刀刻、酸滴设计表格,对标本中的岩石进行自主观察和认识,从而提高学生多种学习能力。
三、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赋予课堂生机
科学知识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每一个角落,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科学与生活的结合,能赋予科学教学以生机和活力,赋予学生以体验和灵感。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灵活运用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如,在教学《滑轮、轮轴与齿轮》一课时,教师通过展示农村建房中用简易滑轮搬建筑材料的几组情境照片,引导学生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和猜想,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研究,看谁的发现最多。探究一个新的知识之前,要让学生能“回”到生活中,在学生对生活的“再”经历中找出原本蕴涵在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这样的探究才够自然,学习才够轻松。创新能力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从小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锻造创新能力,是科学教学追求的目标。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在进行科学探究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的研究记录,还要让学生学会写观察日记,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并培养学生观察的敏锐感,让他们能通过观察分析发现问题。例如,在教学《植物的生长》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自己种植一种喜欢的植物,并把植物生长时的特点写成观察日记,还可以配上照片或图画,在生活中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总之,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设各种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下来解决问题。同时,在小学科学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探究中心进行深入的研究,使他们能掌握事物的本质,具备科学的探索意识。让学生真正地“亲历科学”,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待问题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2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