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课前引入导,让学生自己问
课前引入是教学的开始,是将学生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的绝佳武器,是事关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如果能在课堂开始进行恰当引导,激发学生主体意识,让学生从倾听者变成参与者,自主参与到课堂引导中,那么学生的注意力自然而然就集中到课堂上了。小学信息技术要在课前引入上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就要有的放矢,发挥信息技术生活性、应用性强的特点,抓住学生胃口,创设充满现实感和趣味性的情境,让学生产生兴趣、主动发问,自觉自愿地进行课堂互动,参与到课堂引入中。
如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PowerPoint”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利用PPT自带的飞入飞出功能,设计出了动画效果:PPT的背景是一块草地,笔者鼠标一点喜羊羊落到草地上,接着张牙舞爪的灰太羊飞入画面,刚好落在喜羊羊面前,千钧一发之际(切到下一张PPT)一块石头飞来刚好落在灰太狼头上,灰太狼飞出画面。这样,利用学生喜爱的动画内容,设计的动态画面,学生十分感兴趣,纷纷提问:“老师,这是什么软件?”“老师,我们要怎么做才可以把灰太狼变出去呢?”笔者并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向学生隆重介绍“PowerPoint”,只需要在回答学生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就可以了。像这样的课堂引入,学生直接参与,引出教学内容,既彰显学生个性,又实现教学目标,一举两得。
二、课程教学导,让学生自己学
小学信息技术可以说是小学阶段最具实践性和创造性的学科之一,在教学中如果能够充分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则小学信息技术绝对有足够丰富的展现形式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张扬个性。如何在课程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主体积极性?关键是让学生自己学、愿意学、懂得学,因此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过程中的主体性教学,教师要从这三方面下工夫引导:一是抓大放小,只讲重难点,将更多空间留给学生;二是任务驱动,设计包袱层层推进,让学生目标明确,不走弯路;三是机动教学,对于学力不同的学生给予分层对待,注意帮助学生补上短板。
如教学小学信息技术《键盘输入》相关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三个任务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进行自主学习。任务一是让学生两两一组,一个随机盖上键盘上的几个字母,另一名学生猜,看谁正确率高,这一步有利于学生熟悉键盘。任务二是让学生利用键盘录入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这一项任务能让学生自主进行拼音打字输入训练。任务三是让学生纠正身旁同学的打字姿势,这项任务有利于学生在纠错过程中审视自己,发现自身打字姿势问题,自主改正问题。像这样,通过三个任务,设定三个目标,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实现学习目标,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有利于学生发挥个性。
三、课后总结导,让学生自己谈
“一思二做三总结”,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特别需要总结的学科,它丰富的外延形式能够带给学生许多教材上无法学到的经验和体会,这些都是宝贵的学习财富,需要通过总结保留下来。在进行课后总结时,教师要特别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摒除以往教师为主、滔滔不绝的现象,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充分的信心,让学生可以谈、敢于谈,能够在课堂上尽可能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既促进生生交流,又增进师生关系;既是学生主体的展现,又是教师教法的检验,因此教师十分注重课后总结时学生的有效参与。
例如在完成小学信息技术“Word”相关内容的教学之后,笔者并不急于自己做总结,而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都知道Word拥有十八般武艺,那你们能具体说说它都有哪些用处呢?”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了:“Word可以录入文字,更改标题和段落样式,十分便捷。”“Word还可以插入图片,丰富我们的内容。”“Word还可以设计艺术字体,让我们的标题更有个性”……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对Word功能的总结,通过这样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谈认识,既考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发言过程中再次温习知识,也让其他学生在听取发言的过程中重新梳理自身知识结构,有力地发挥学生个人对于知识教学的促进作用。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参与将有力促进信息技术课堂的有效互动,促进信息技术知识的多面交互。有利于发掘学生隐藏的潜能,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萌芽和发展,推动更多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的出现。因此广大教师一定要不遗余力,努力创造条件,尽可能将主体性教学法应用好。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2518.html上一篇: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下一篇:提高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