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一、教师要认真读懂教材
教材不仅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创造性劳动的平台,而且给老师树立了一个必须服从的权威。老师不应该照本宣科,而应该联系实际,对教材进行再创造。要想让学生获得真切的体验,把教材内化为自己的经验,只有将课本教材内容变成鲜活的具体的情境,才能使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知识。教师一定要认真研究、读懂教材,首先必须了解、读懂每一课的教学目标与要求,其次要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与编辑要求,还要读懂每篇课文在整个单元的作用与地位。总之,要想真正教好语文,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一定要认认真真备课,真正理解并读懂教材。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育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在自由放松的心理状态下,才能有丰富的想象力,才能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老师一定要给学生创造和谐轻松、民主欢乐的学习气氛,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开发,他们才能无话不谈,才能大胆质疑,才能积极主动参与、努力探索,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此外,老师应该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于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差错,要有宽容的心,切不可对同学冷言相对,稍有不慎,就会伤害他们。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要让学生在生动和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积累出发,创设一系列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交流合作的情境,使他们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这样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小稻秧脱险记》这篇课文时,为了使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气势汹汹”、“蛮不讲理”、“一拥而上”、“不由分说”等词语,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让他们自己编导自己演出:选取同学扮演小稻秧、杂草的角色,让部分同学充当导演,设计角色的神态语气、动作表情,鼓励学生依靠语言文字进行自由创作,在读、演、评中交流阅读体验感受。在这堂课上,通过语音的点拨、动作的指点、情境的体验,达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四、注重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老师的责任是,注意研究教学方法与学法,帮助学生学习。首先,老师要转变观念,改变想法,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创造,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到学习的乐趣。其次,老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如,学习一篇新课文之前,老师一定要告诉学生怎么学,应当查看哪些资料,如何抓住课文中的重点与难点,对哪些部分进行朗读和背诵,如何归纳中心思想等。最后,老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学时间。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在自学过程中逐渐提高的。只有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有新的领悟、发现和创造,并自觉地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在课堂中,让学生自学是诸多教学模式的重要一环。比如,上海育才中学的八字教学法,魏书生的定向教学法等,他们都强调了学生的自学、自我反馈与自我评价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量事例表明: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失败与成功的重要因素。我们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预习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所学内容,便于上课时有目的地听老师讲解,更好地解决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学生学习新课前一定预习,老师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比如,逐词逐句阅读相关学习内容,记下所发现的问题,如果对部分知识不理解,就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良好的预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养成的,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学生的一个重要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种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富有个性与生动活泼的过程。我们要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自主探究、平等合作、民主探索,发现与解决问题,互相启发激励,共同提高创造与实践能力,提高个体素质与学习质量,形成生动活泼、人人参与、积极主动学习的活动形式。
(三)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每一个幼小年轻的心灵里,都存在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只有老师的思想才有可能去点燃它。”学生的世界需要老师点燃渴望知识、勤学好问的火焰。老师要善于培养学生不懂就问、勤于思考、有意见就发表的习惯与意识。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丰富多彩,艺术性比较强。我们一定要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与创新,熟练应用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从而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2633.html下一篇:浅议构建小学语文生态化课堂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