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摘要]幼儿园科技主题活动的开展需要实物资源的支持。实物资源的收集者包括教师、家长、幼儿以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实物资源包括仿真类、多媒体类、图片类、文字类、成品、半成品等。这些资源在原始层面上的有效利用对幼儿园科技主题活动开展的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整合过程应有利于幼儿经验的建构。实物资源整合后的呈现方式包括资源包和幼儿园科技环境创设。
[关键词]科技主题活动;幼儿园科学教育;教育资源。
幼儿园科技主题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实物教育资源的利用为基础,因此在开展幼儿园科技主题活动之前必须组织相关人员,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科技活动所需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为了更有效地收集相关资源,促进资源收集活动的有序开展,首先必须明确幼儿园科技主题活动实物资源的收集者、种类及其原始层面的利用方式,而后通过资源的利用和整合,才能促进孩子们相关科技经验的积累,使他们能不断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科技素养。
一、科技活动实物资源的收集与分类。
为了保证科技主题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在组织科技主题活动教学之前,幼儿园应发动全园的教职工、全体家长及全体幼儿收集相关科技教育资源。其中,教学管理人员应是具有服务意识的整体资源调配者,以达到物尽其用,资源利用最大化的目的。此外,幼儿园应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各领域专业人士的支持,如飞行员、生物学家、消防员等,以此获得相关领域的科技活动材料。一般来讲,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均能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对与其工作相关事物的特征、活动过程进行更为准确的讲解和描述,能较好地回答孩子们提出的相关问题,并诱发孩子们进行深层的探索,所以这方面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对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在班级科学主题探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资源的收集者主要是老师、家长与孩子们。老师作为活动的组织者,更是收集资料的第一责任人。他们在收集资源的种类以及资源的提供方式上,对家长和孩子们起着引领的作用。
资源类型从呈现方式上分,可以包括仿真类、多媒体类、图片类、文字类等。[1]从资源的应用程度来说有原始层面的资源和整合层面的资源。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针对各类教学资源的特征和呈现方式,运用不同的手段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能有效地提高幼儿园科技主题活动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科技活动实物资源的有效利用。
(一)仿真实物资源的利用。
仿真资源的特点是能够比较好地展示事物的原貌,给孩子们直观的感受,并让他们在感受的过程中获得准确的概念,从而有助于激发孩子们对事物的探究兴趣。[2]这类资源可以用来让孩子们进行观察和感受,让孩子们获得感性经验。如在“海与海岛”的主题中,幼儿园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了多种多样的贝壳,就可以做一个贝壳展;在“航空航天”的主题中,收集了许多的仿真飞机模型,由于这些飞机模型外观都是真飞机的缩小版,还伴有音效,可以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既丰富了感性经验,又扩大了视野;在“我们一起长大”的主题中,老师收集了蚕卵,与孩子们一起养蚕宝宝,可以使孩子们了解蚕一生的成长变化过程。这些经验对孩子们来说非常可贵,可以为他们以后各科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二)图片类资源的利用。
图片类资源比较容易收集,该类资源可以从报刊、杂志、网络、图书等渠道收集。图片类资源可以帮助孩子们在认识实物的基础上拓展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并便于老师利用这类资源开展识别、分类、寻找相似与不同的教学活动,使孩子们对事物的认识在逻辑层次上获得提升。比如在“海与海岛”主题活动中,老师可以将收集到的图片让孩子们进行半岛、群岛、海湾、海峡的分类,而后做成小书,孩子们在再阅读的过程中就能有效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三)多媒体资源的利用。
这类资源将比较难于实现的事情,通过影像、声效等多媒体手段实现,如在“航空航天”的主题中,老师收集的飞行表演录像、神舟七号发射录像等可以把只能远距离感受或者根本不能直接到现场感受的东西,真实地、近距离地呈现在孩子们面前。又如在开展“港珠澳大桥”的主题时,老师利用从港珠澳大桥建设指挥部收集到的有关港珠澳海域地理勘探的视频资料,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大桥、海底隧道布局的条件,进而增进孩子们对这一未来“世界第一桥”的科学认知。
(四)半成品及其他材料资源的利用。
半成品及其他材料资源往往在帮助孩子们表达与表现时有着重要的利用价值,是为让孩子们在已经积累了一些主题经验之后进行设计、表达、创造服务的。如“TTS”的制作材料可以帮助孩子们与家长一起用音乐、舞蹈和道具等手段来表演蝴蝶的一生。多种多样的操作材料能使孩子们的设计和表达更加灵动、完整。
三、科技活动实物资源的深加工和重整利用。
科技活动实物资源的获得为幼儿园科技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初步获取的资源如果未经幼儿园处理而保持了其原有的面貌,即是原始资源。这种原始资源随着幼儿园科技活动的开展在各个方面通常都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即是原始资源的深加工和重整利用过程。
(一)原始资源的整合。
一般主题活动分为探索、识别、分类、比较或对比、假设、归纳等步骤,[3]孩子们在对材料进行识别、分类、比较和对比的时候,既是进行探索学习的过程,也是将资源进行重组与整合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建构孩子们的知识、探索方法和能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如在“我们一起长大”的主题中,老师给这一活动布置了一项亲子合作任务———观察蚕的生长。有的家长和孩子记录了蚕的食量,有的家长和孩子记录了蚕的生长速度,有的家长和孩子记录了蚕蛹的颜色,有的家长和孩子记录了在喂养过程中蚕的死亡情况等。在交流这些原始记录时,孩子们获得了远远超过自己感受的信息量。如何梳理这些信息,以使孩子们对与蚕有关的知识能有更加系统的了解,就需要老师给予进一步的引导,诸如帮助孩子们将收集来的表单进行分类,并做成小书,以方便孩子们进一步阅读,由此巩固获得的经验,并诱发孩子们产生新的兴趣。在“航空航天”的主题中,老师让孩子们收集了各种各样的飞机图片,在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飞机后,老师就可以利用这些图片开展分类活动,并做成关于飞机的分类小册子。在此活动过程中,老师和孩子们对原始图片资源进行了重新的组织和梳理,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分类经验。在“小小科学家”的主题中,老师设计了让孩子们对实验结果进行推测和验证的记录表单,使孩子们通过对比实验前后的推测和结果,了解推测的不确定性,有助于培养孩子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积极探索“为什么”的科学精神。
(二)资源重组呈现的两种形式。
园本系列科技主题活动课程需要为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进行同一主题活动提供基础,为此幼儿园还需要对资源进行整理,并作出园本课程的资源包,包括教学计划类、网站资源类、图书资源类、知识背景类、多媒体类等资源包。这些资源包的形成一方面有利于教师的调取和利用,另一方面为幼儿园开展科技系列活动提供了条件,有助于幼儿形成完整的认知链条。
资源重组的另一呈现方式就是幼儿园科技环境的创设。通过创设科技环境,教学管理人员与年级老师可以对所收集的资源进行重组,如在科技室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供孩子们操作,以此充分考察每个年龄阶段孩子们的活动需求和认知水平,使教学活动更加合理、更有实效。
除此以外,幼儿园还可以将深加工和重组的资源在幼儿园进行分区展示,如实物展示区、图片展示区、多媒体展示功能区、孩子们调查研究过程展示区、设计与制造区,以及表达、表现、想像和创造展示区等。这些展示区的设立和布置为孩子们提供了经验不同科技活动的平台,尽管有些活动未必是他们亲身经历的,但置身其中,对其了解相关知识、激发科学探索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开展幼儿园科技主题活动,必须重视科技教育资源的收集和整理。由于幼儿发展尚不成熟,脱离其经验范围的教育教学活动便很难保证效果。只有有了相关实物资源的支撑,幼儿才会在科技主题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进而激发科学兴趣,为其日后科学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阿林·普拉特·普莱瑞。幼儿园科学探究教学———科学、数学与技术的融合。霍力岩,彭勤露等译。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87.
[2]大卫·杰納·马丁。构建儿童的科学:探究过程导向的科学教育。杨彩霞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7.
[3]徐学福。探究学习教学策略。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8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2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