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12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其他教育
[摘要]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少数民族幼儿教育应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优秀文化,才能促进本民族幼儿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然而当前无论是少数民族幼儿园还是少数民族年轻一代的家长都盲目遵从城市主流汉文化,在教育内容与方式上没有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特色。为促进少数民族幼儿民族认同感与民族自豪感的形成,促进少数民族幼儿社会性的积极健康发展,少数民族幼儿园与家长应积极创设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环境,带领幼儿感受传统民族节日与风情,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教育活动,并在言传身教中培养幼儿具备本民族的传统美德。
[关键词]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民族幼儿教育。
一、问题提出。
我国每个少数民族都拥有本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并在习俗、语言、道德、礼仪、宗教、服饰、饮食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与汉族迥异的文化特征。[1]在此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幼儿教育应体现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继承本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才能促进少数民族幼儿的全面发展,否则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幼儿教育。[2]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少数民族幼儿园课程受汉族主流文化的影响太大,很少反映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为例,当地以接收土族儿童为主的少数民族幼儿园不仅在课程内容选择上以汉族文化为主,而且基本只使用汉语教学,同时当地年轻一代的父母对本民族文化传统也了解甚少,更不用说会在家庭生活中有意识地传授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致使土族幼儿无法通过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充分接触并正确认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一方面不利于少数民族幼儿形成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使其容易产生本民族不如汉族的民族自卑感,在现代主流汉族文化与传统民族文化的冲突中丧失自我,从而可能极大地阻碍土族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面对这一文化困境,少数民族幼儿园和家长不应回避传统民族文化与主流汉族文化的差异与冲突,相反应在积极主动选择和传授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实现本民族文化与现代主流汉文化的融合,让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主流汉文化共同发挥促进民族幼儿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二、少数民族幼儿园教育中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与回归。
脱离本民族的文化生活,改用其他民族,包括主流民族的文化来代替或掩盖本民族的文化,势必造成民族文化冲突或弱势民族文化的消亡。[3]当前土族聚集区幼儿园的教育就恰恰脱离了本民族文化,其幼儿教师不仅对土族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不能挖掘土族文化中的优秀传统,而且只会照搬汉族幼儿园,特别是汉族经济发达地区幼儿园的课程与教学模式,从活动室的布置、教师与幼儿的服饰到其设计的教育活动全然没有民族特色。当地土族文化中蕴涵的丰富课程资源,如风俗礼仪、传统节日、服饰与饮食文化等根本没有在课程中得到体现,幼儿园对本族幼儿发展的评价也是完全依据城镇汉族幼儿教育的标准来进行的。这种脱离民族幼儿文化生活根基的幼儿园教育势必导致少数民族幼儿学习兴趣低下,自信心降低,无法为少数民族幼儿的健康成长提供帮助与支持,也就难以实现培养民族人才的长远目标。改革这种脱离民族文化传统的民族教育方式也就成为少数民族幼儿园发展的必然要求。其中,关键是少数民族幼儿园的教师应成为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积极传播者。[4]为此,幼儿教师首先要熟知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并真正为自己所拥有的文化传统感到自豪,同时能够接受、赏识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传统,从而能为幼儿树立一个文化宽容与接纳的榜样。只有具备此种广博的文化心态与胸怀,才有可能引导幼儿由衷地热爱自己的文化传统。
其次,幼儿教师要主动积极地选择最具有本民族特色,同时又最贴近幼儿生活、容易被幼儿理解和接受的民族文化资源构建园本课程体系。如本民族的饮食、服饰、生产技艺、生活礼仪、歌谣传说、传统节日活动等都是极富民族文化特色的,又与幼儿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经过教师的创编即可以成为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幼儿歌舞、童谣、民族手工艺制作等,从而有效引导幼儿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学习和认同。
具体来说,幼儿教师在创设教育环境时要体现浓郁的土族文化特色,充分利用室内室外、门、窗、墙面、走廊等空间位置,展示大量色彩鲜艳的民族艺术图片、服饰、乐器、挂毯、手工艺品等,使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本民族文化的熏陶。在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上,可以利用土族传统节日活动的元素,为幼儿创编“土族轮子秋”等运动项目,促进幼儿身体健康发展;在艺术活动的设计上,教师可以让土族幼儿穿戴自己民族的鞋帽,表演本民族的“土族安昭舞”。教师还可以设计“小小土族手工作坊”等系列艺术活动,让孩子们互相商量小吃“背口袋”的制作方法,或结伴共同装饰民族服饰。在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图案的设计上,孩子们既可互相学习,也可以与教师交流,以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和感受本民族传统服饰、建筑与手工作品的美,同时满足幼儿动手、动脑、动口的需要,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在区角活动的设计上,教师可先组织幼儿到当地的“土族风情园”现场感受,在幼儿亲历之后再在区角活动中开设这一内容,以让幼儿更好地了解本民族的风土人情;在语言活动的设计上,教师可以大量利用土族的民间故事、儿歌、游戏等,并设计和开展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幼儿创造丰富的人际交往和民族语言运用的机会。总之,教师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适当地组织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活动,对土族幼儿的健康发展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这些活动可以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认同感,使之能更积极和乐观地面对幼儿园的学习和生活。
三、少数民族幼儿家庭教育中传统民族文化的缺失与回归。
土族人民在特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下,在漫长历史中逐步形成了本民族对人生的独特看法、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伦理道德观,创造了属于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然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地方经济的发展,年轻一代的家长们日益接受了主流汉文化的熏陶与价值观,对本民族文化渐渐陌生,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服饰、语言及行为举止、风俗礼仪等都已与汉族无区别。如土族的民族服饰本来是十分绚丽多姿、五彩缤纷的,正因为如此土族才被称为穿彩虹花衫的民族。然而,在当前土族幼儿家庭日常生活中,一些年轻的家长往往忽视了土族服饰中积淀的民族精神与追求,认为幼儿穿着民族服饰引人注目,无法融入城市以汉族为主要精英的主流生活,所以不愿让幼儿穿着土族服装,幼儿自然无法从家庭了解本民族的服饰文化。此外,还有很大一部分家长认为幼儿心智发展很不成熟,很幼稚,不可能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忽略了对幼儿进行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幼儿错失了理解和接受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好时机。
针对这种现状,家长应积极转变观念,做土族传统文化的主动传承者,在促进幼儿民族意识与民族自豪感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其社会性的积极发展。
首先,家长应注重家庭民族氛围的营造,以使幼儿对土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包括所生活的地域、家庭结构、房屋建筑、语言、服饰等文化形态有所了解,同时积极创造条件,让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的交往中,在各种传统节日与仪式活动中感受本民族文化的魅力。如家长可以带幼儿去参加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土族传统节日活动———“纳顿”,使土族幼儿真切地感受土族文化的丰富多彩和仪式的重要价值,初步理解本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形成民族认同感。其次,家长应积极挖掘和传承本民族优秀的传统伦理道德,以身作则,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如土族人对老人特别尊敬和孝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把第一杯酒、第一碗茶饭敬给长者,赴宴坐席时也总是让老人坐上位,并先请老人动筷开席;青年人蹲着聊天时,遇见老人,要起身拱让并问候;走路时必须让老人前行,青少年不许抢先;平时无论在炕上或庭院,他人都不许从老者近前横过,而要绕后走过去;老人患病时,子女亲属要精心照料,村人和亲戚也都去探望,以示关怀体贴。又如土族人待客十分热情,有人来家做客,不论相识与否,凡事都会特别讲究圆满如意,甚至规定不能用纹碗碟和长短不齐的筷子,以让客人感受到主人待客的真诚与细致。再如土族人家一般十分和睦友爱,一家大小经常围坐炕上讲故事、聊天、议论外界事物、评判孰是孰非,家庭中很少有打架吵嘴之事,兄弟、妯娌、姑嫂间互相尊重,邻里间也从不说长道短,关系融洽和谐。[5]这些优良的传统美德与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脉相承的,也是所有民族幼儿都应当具备的良好道德素质。土族父母应充分利用这些传统美德资源,在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形成与人为善的思想,讲究礼貌、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促进幼儿健康稳定的情绪情感与合作、分享等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总之,只有继承和发扬了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幼儿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少数民族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才是具有文化生命力的民族幼儿教育。
参考文献:
[1]马以念。大山里的女孩子———东乡族女童教育调查记。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6:49[2]郑淑杰,蔡淑兰。儿童社会性发展。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32[3]马占山。土族音乐文化实录。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95[4]李生兰。多元文化教育的途径。早期教育(教师版),2003,(10)[5]席元麟。土族的伦理道德文化。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1994,(4)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qtjy/182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