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师范教育
[作者简介]翁少静(1967—),女,广东汕头人,本科,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绿翠小学教师,小学高级。
中华民族对竹有着深深的情结,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其震动西方科学界的辉煌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称中国为“竹子文明的国度”。人们把竹子给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称为“竹文化”。于教育而言,竹文化与现代校园文化微妙相通。绿翠小学确立以“翠竹文化”为学校办学思想,以“绿荫校园,翠竹立人”为办学理念,这体现了现代教育对传统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在“翠竹文化”的指导下,我校以文化为引领,坚持德育先行,“以竹品育人”,把学校核心文化理念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使文化因素发挥出更佳的育人效果。
一、“翠竹文化”盈校园 []
绿翠小学的办学文化为“翠竹文化”。竹在中华文化中被人格化,成为象征虚心、气节、进取、坚毅、君子的人格符号。竹的自然属性和文化内涵给予我们启示——教育的使命就是塑造每一个如竹的生命,进而成就那一片茂盛的竹林。
(一)“翠竹文化”的渊源
绿翠小学于1999年建校,地处翠竹路,学校因此得名,这一独特的地域性资源是“翠竹文化”生发的根基。“绿翠小学”因“竹”得名,竹为我们树立了标杆,指引我们不断探求学校的文化精神内涵。“绿翠”二字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绿竹猗猗、竹韵悠悠的飘逸意境。绿翠小学校园内翠竹掩映,跃动着绿色意趣和生命韵律,竹子营造的优雅意境浸润着师生的心灵。以地域、校名、校园环境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为基础,结合“竹”的自然属性与精神价值,绿翠小学确立以“翠竹文化”为文化主题,并以此为引领,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二)“翠竹文化”的内涵
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竹长在哪里,便给那里带来超凡的风韵。竹子生命力旺盛,环境适应性强,质地坚韧,节间中空,刚柔并济,用途广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依依君子德,无处不相宜”,中华民族把谦虚豁达视为竹的品格,把坚贞不屈视为竹的风骨,把无私奉献视为竹的气度,把高风亮节视为竹的灵魂。竹子的精神内涵已经上升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象征。
我校倡导“翠竹文化”,旨在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均衡发展,成为身心健康、气质高雅、胸怀宽广、学识才艺兼备的栋梁之材。“绿”是竹子的颜色,也代表希望与未来。校园就是一方育人的沃土,我们在这里栽种希望、创造未来,每一点绿将汇聚成一大片广袤的绿色,在这绿色的荫映下,用教育滋养生命、成就生命。“翠竹”在形或神的角度极具文化内涵,学校以竹为文化符号,建构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形象而生动。培育“翠竹”一样的人是我们的最高追求,这样的人立于天地间,他们充实、高雅、虚心、进取,为理想不断向上,以实现自身价值,造福他人。
二、“翠竹文化”沁思品
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以学校办学文化为引领,笔者努力把校园文化特色和思品学科特色结合起来,让“翠竹文化”渗透到思品学科的教学实践中,以浓厚的文化气场熏陶学生的品格,启迪学生的思维,使思品教学在学校文化的带动下,焕发出绚丽光彩。
(一)赏竹之美
竹,晏然自若,宁静柔和,其素雅之美令人心驰神往。在思品课教学中,笔者以竹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怀,培养其鉴赏美的能力,促进学生正确审美观的形成。
1竹装点大自然
竹叶纤细晶莹,竹枝修长摇曳,竹竿挺拔傲岸,亭亭玉立的竹子围成的茂密葱郁的竹林,为大自然增添一分绿意,播撒一丝清凉。笔者设法为思品课堂打开一扇窗户,让学生可以领略窗外的绿意盎然,吸收户外的清新气息。在教学实践中,笔者确立了“跳出课堂走向生活、走进自然”的思路,让学生亲历其境,通过欣赏竹之美,体会自然美、感受社会美,从而增进亲近大自然、爱护大自然的情感。
例如在讲一年级下的“春天来了”单元时,笔者设计了“春天在哪里?竹子在哪里?”的系列活动,包括“春天的约会”“为竹子留影”“替竹笋量身”等。通过郊游踏青活动,学生在大自然的怀抱中,用眼睛观察自然,用手触摸生命,用心灵领悟美好。他们感受到春风轻拂,竹笋破土而出,竹子生命力之顽强;他们感受到春雨润泽,竹子进取心之强烈。
2竹与传统艺术
竹诗、竹画、竹乐都是中国竹文化的艺术符号。在中国文学中,从《诗经》《楚辞》开始,历代均有大量咏竹佳作;在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竹自古就是最受青睐的题材,画家借竹写意,追求淡雅逸远的意境;在中国音乐文化中,竹是制作乐器不可替代的材料,古代甚至用“竹”代表管乐,用“丝竹”代称音乐。在思品课教学过程中,笔者巧妙地以竹为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和品德教育的生动资源,引导学生探索和了解我国灿若星河的文化瑰宝。
在学习五年级上的“寻根问祖”单元时,围绕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人民智慧和贡献的教学目标,笔者组织学生开展了“竹之寻根旅程”活动。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别确立“竹诗词”“竹书画”“竹管音乐”“竹雕”“竹竿舞”等主题,并围绕各自主题进行探究学习。组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工合作,或搜集资料,或整理加工,或制作汇报材料。然后小组选派代表在汇报大会上展示学习成果。最后,评选出优秀的学习成果,在校会上与全校师生分享。
(二)养竹之品
竹子由于具有青翠挺拔、虚心有节、凌霜傲雪、四时长茂等特点,与人的高尚道德情操相契合,很自然地成为理想人格的化身。唐朝文人刘岩夫作《植竹记》云:“不受霜雪,是刚;直挺虚心,没有隐蔽,是忠;每长必丛,相依相持,是义;春阳气盛,不与他争,是谦;
终年常绿,荣衰无殊,是常。”可见,竹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通过思品课堂渗透“翠竹文化”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有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1竹马之友
竹马之友,是指儿童时期结交的朋友,象征最天真无邪的友谊。古时候,孩童的玩具多数就地取材,嬉戏时折下竹竿当马骑,因而“竹马”指这种竹竿做的儿童玩具。在带领学生学习三年级上《我和小伙伴》一课时,借助“竹马之友”一词的灵感,笔者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方案:首先,教师生动地讲述“竹马之友”的典故,通过图片呈现古今孩童玩耍竹马的情境。接着请学生上台大胆地从多角度介绍自己。课后让学生亲手制作数张“友谊之卡”,利用竹签和竹叶,在卡纸上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并且写上祝福语,最后把这些卡片送给自己最好的伙伴。这个活动让学生体会与小伙伴交往中要互相理解与尊重,鼓励他们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培养他们与人和谐相处的积极态度。
2虚心有节
“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是对竹子的写照,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赞美。世人爱竹,不单爱它的隽美,更爱它的高洁,它那中通外直的虚心,它那“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的信心,都是我们为师者追求的育人理想。在思品课教学实践中,笔者时常引导学生以竹子为参照,以竹修德。
在讲六年级上《品格的试金石》一课时,笔者以“诚信·谦虚”为主题,设计了“我与竹子试比高”的演讲活动。活动要求每个学生寻找一处竹子的优点,然后以竹子的这个优点比照自己,说说自己是否也具备这个优点,并说明原因。
3蓬勃向上
在讲述二年级上《植物生长的秘密》一课时,以故事“泥土中的小生命”作为这个单元的开篇。原来,竹子有着异于其他植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竹子生长的前五年,不是往上生长,而是在泥土中深深地扎根。在这五年里,从地表看不出它任何生长的痕迹。然而,竹子在向下用力,它努力地把根基扎深扎牢,它的根系可达几公里。竹笋出土初期,每天生长量只有一二厘米,随后逐渐加速,到了生长高峰期,一天可长高一米。
故事讲到这里,学生都十分惊讶,他们感慨竹子在生命初始阶段的忍耐和坚毅,敬佩竹子在成长高峰阶段的拼搏和进取。笔者顺水推舟,给学生留下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为什么竹子能够做到一天长高一米呢?内在原因是什么?细细思考就会发现,因为竹子在土里的时候,把自己的根扎得很深、很广、很牢,出土后就可以厚积薄发,得到维持生命蓬勃向上的不竭动力。
(三)享竹之用
竹,平凡至极。然而,竹子和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联系着人们的衣、食、住、行。青青翠竹,全身是宝,正如苏东坡所述:“食者竹笋,居者竹瓦,载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书者竹纸,履者竹鞋,真可谓不可一日无此君也。” 在思品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关注竹子在生活中的应用,发挥想象,动手动脑,让竹子为我们带来更多便利。
1竹与交通
从交通运输方面看,竹是一种重要的建造材料,人们常用竹来架桥、造船、做车。竹子体轻,质地却异常坚硬且柔韧性高,有“植物钢筋”的美誉。为启发学生的生活智慧和提高其动手能力,笔者在讲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路在脚下延伸》一课时,在全年级组织了以班为单位的“竹桥模型承重比赛”。比赛规则是:各班选派代表,用年级统一提供的材料(竹签、竹筷子、绳子等),在规定的时间内扎竹桥。扎好竹桥后,进行承重测试,以竹桥所能承受的重量分胜负。
2竹制器具
竹子亦刚亦柔,历史上,能工巧匠充分利用竹子的韧性和柔性,用纤细的竹篾编制出各种巧夺天工的生活用具和工艺品,如餐饮器具、消暑用具、家具等。竹制的日常生活器物,勾勒出一幅趣味横生的中华民族生活风俗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品位与情趣。
既为了体现小学思品教学贴近生活的原则,也为了实现学校“翠竹文化”主题在思品课教学中的渗透,笔者尝试以竹为“中介”,拉近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在讲一年级下“暑假来了”单元时,笔者布置了一个亲子任务,就是利用暑假时间,孩子与家长合作,共同制作一个以竹为主要原料的手工作品,如竹篮、风筝、竹扇、竹笔筒、竹书签、竹玩具等。暑假结束后,在校内开设一次“竹工艺精品展”,让全校师生及家长一起欣赏这些以竹为主题的创意之作。
绿翠小学充分挖掘竹子的内涵和育人资源,倾力打造以“翠竹文化”为核心的校园文化,探索以“翠竹文化”为内涵的独特教育教学方式,在绿翠小学师生的心田里增添片片新绿。
参考文献:
上一篇:幼儿社会性教育的途径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