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师范教育
浅析统计课程改革与全民素质教育
《统计学》是一门专业性,技http://术性很强的课程,其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在学生看来是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确实比较困难。当前,统计对象日益复杂化和经济活动多样化,我国统计准则又不断改革的环境下,对统计课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新一轮的挑战。
一、统计课程改革应基于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统计课程改革应基于全面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从社会实践来看,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分析判断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与人沟通能力等。培养高素质的合格人才是统计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这对统计课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教学模式,大多将学生按本科生教育模式来培养,使用的教材基本是本科教材的简写版,讲课也是先理论再实务顺序讲课,没有按照实际工作流程顺序来重整教材,理论性太强,内容枯燥。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都不能达到职业教育要求的高技能人才要求。
从统计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仅限于课本,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和探索性、研究性学习的习惯;另一方面无论是统计课的教学理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法上都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考查,缺乏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引导,缺乏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意识、手段和考评机制,导致统计教学结果与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的脱离。因此积极探索基于素质教育的统计课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新模式对当前统计课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统计教学与全面素质教育脱节的原因
(一) 统计教学理念滞后于社会发展。
首先,就统计教学的方式来看,当前的统计教学基本上局限于课程讲授,老师讲,学生听,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教学方法局限于灌输。统计课程从性质上来看与其他相关课程(如会计)有较大的区别,它是一种逆向思维,它要解决的是“怎么样”(统计信息与其他信息是否公允)以及“为什么”(以充分有效的统计证据支持所作的统计结论)。而现行的统计教学方式对学生统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不利的。
其次,就统计教学过程来看,目前在整个统计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所缺乏的东西很多,其中缺乏必要的案例是很重要的方面。
最后,就教学内容来看,教育中统计学的课程教学老师必须考虑教学大纲、学时(学分)的要求,因为教学内容大多以教材为主,而教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很难及时随着有关统计法规、准则等的变化而相应的修改。因此在教育阶段很难保证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的需要能完全衔接。
(二)教学内容不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现代统计的内容和方法在不断地更新和发展。统计由传统的财务统计不断扩展到经营统计、管理统计、经济效率统计,内容不断丰富;目前统计教学内容对统计理论和原则方法的介绍比较充分,对统计实务介绍比较欠缺。教材内容上看,也是理论性过强,案例资料较少,有的案例资料或时间滞后于当前的经济环境,让学生感到操作性不强。
(三)师资队伍严重脱离实践。
现阶段,从事统计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际工作经验,操作技能薄弱,所以,讲起课来脱离实际,无法满足高职教育要求。这是长期以来统计课普遍令学生感到乏味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实践性教学师资力量的建设.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定期组织安排教师参加实践教学和毕业实习,深入统计第一线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缺乏科学有效的学习效果评价机制。
学习效果评价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不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统计课的传统学习效果评定方式基本上是以期末书面考试成绩为主,加上极小比例的平时成绩综合得出的。首先这种“一卷定优劣”的评定方式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更不注重对自身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其他综合能力和素质提高。其次这种教学效果的测评存在后滞性,即便发现了教学过程中存在不足,也难以通过对信息及时反馈实现对教学过程的有效控制。再次,忽视了学生自我检查和自我评价的引导,不利于学生自我调控学习过程,强化学习动机,增强学习能力,从而保证统计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改变单一的事后总结性评价模式,已成为阻碍统计教学改革的重大问题。
三、统计教学与全面素质教育改革新思路
统计教学要与素质教育很好地融合,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统计教学要加强实践教学。
高职培养的是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而且统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可以采取直接实践和间接实践两种形式。直接实践是让学生亲身投入到统计实践工作之中,让学生接触真实的统计工作,锻炼动手能力。学校一方面要鼓励学生自己去找实践工作场所,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逐步建立各种类型的统计实习基地,为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行统计实习提供方便;间接实践是指学生通过校内建立的统计模拟实验场所将所学的统计理论及方法运用于实践。学校在直接实习有困难的情况下,应建立多功能的现代化统计模拟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战演习”的基地,使学生通过统计模拟实习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学习、实践和创新能力。
(二)逐步建立开放式的统计教学环境。
应将封闭式的教学环境逐步向开放式转变。首先,应通过充分利用先进的教育技术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同时建立统计模拟实验室并配备相应的统计软件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其次,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应逐步完善统计教学的网络环境,一方面利用校内网络平台将统计教学的内容以及相关知识的扩展与学生共享,并建立师生互动机制;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资源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分组协作,进行研究性学习。再次,应尽量安排小班授课并划分学习小组,通过课堂分组讨论等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充分发挥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三)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学校都有自己的信息化平台,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首先,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 ”设施的功能。其次,使用新的教学手段,例如,制作或购买统计教学软件、在课堂上运用互联网上的优秀资源等,以便形象地演示统计教学内容,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再次,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网站,为学生增加交流的渠道。比如,利用网站,提前让学生准备下节课要讨论的案例资料,为学生提供在线答疑,开设热点问题的案例讨论区,大家随时发“帖子”进行讨论等。
(四)实施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
老师的主讲应限于介绍主题、基本观念及分析信息的方法。同时应要求学生做较多的书写和口语表达上的沟通,将思考问题、表达意见的权利交给学生。启发性教学原则就是要承认存在个体差异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师积极参与实践,不断提高实施研究性教学的水平和能力。
上一篇:示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下一篇:对初中体育教学中耐久跑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