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师范教育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最重要的依靠力量,教师的素养如何关系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兴衰成败。”随着新课改理念的贯彻、新课改的实施,对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也相应地提出了一些要求。本文就新课改理念下的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些焦点问题做了一些梳理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指出新课改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新课改理念下的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焦点
教育部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化学作为新课程改革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从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反映了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力求使得新的化学课程能够更加全面精准的展示学生所需要的化学基本知识和化学科学素养。在新课改理念的推动下,笔者调查河南省郑州市十二所中学的化学教师,发现中学化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化学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自主学习专业发展。在化学课程改革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化学老师未能跟上新课改的步伐,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呼唤教师自主发展。“通常情况下,化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要经历以下五个步骤:学习——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己;反思——反思教学实践,在总结经验中提升自己;交流——尊重同行教师,在借鉴他人经验中完善自己;研究——投身教育研究,在把握规律中超越自己;实践——坚持教学相长,在师生交往中发展自己。”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同时也是教师发展成长的场所。教师在化学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从这五个方面努力,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2.化学课程改革要求化学教师转变思想观念。“教师对于学生,有如太阳对于宇宙,是推动整个学校机器的力量的源泉。”化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就在于化学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化学教师思想观念的成功转变对于化学新课程改革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
首先,化学教师要有正确的学习—教学观。“学习是由于经验所引起的行为方式思维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学生并不只是轻松地从书本和老师那里接受现有的知识,而是学生利用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现有知识的联系,进行再造、建构的过程。同时,学习还与一定的教学情境相关,这种相关不仅体现在化学学科的学习中,还体现在与“真实的生活”的关联上。所以,化学教师应该深刻的把握学生学习的规律,注重所讲内容贴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注重活动课程与化学课程的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一个完善的机会。
其次,化学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看待学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学生是发展的人,主要表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第二,学生是独特的人,基本含义是,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之间也有巨大的差异;第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是责权的主体。只有这样看待学生,才能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从而有力的推进课改。
新课改还要实现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学的研究者、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还应该是新型的、社区型的教师。
进行化学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发展,教师的观念转变是前提。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深刻理解理论,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形成自己的观念;另一方面要把观念运用到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推动教育改革的进程。
3.化学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教育目标的实现体现着现代教育思想的渗透。教育目标的达成要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内化来落实。化学教学目标要通过化学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以“氯气”为例,也就是说课程的三个维度都应该得到实现。在教学过程中,从知识与技能的维度,通过事例的导入、概念的推理,让学生对氯气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过程与方法的维度上讲,通过学生动手实验,了解氯气的性质和特点,有什么用途等;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看,通过氯气运用于工业生产,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福音,培养了学生探究科学的情感,以及服务社会的思想。
二、新课程理念下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
与新课程同行,做新时代的化学教师。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化学课程体系在课程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化学教师随之做出了一些根本性的转变,但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这些焦点素养的关注上,还要关注未来发展的趋势。
1.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在学习中不断的发展。“教师,作为教育的专业人员,无疑应该成为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先行者。”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中,学生的知识水平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化学知识也在不断的更新换代,推陈出新。在这种情形下,教师只有持续不断地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才能做一名永不掉队的合格教师。陶行知也曾在《教师自己主动进修》一文中指出:“有些人一做了教师,便专门教人而忘记自己也是一个永不会毕业的学生。因此很容易停止长进,甚而至于未老先衰。只有好学,才是终身进步之保险,也就是长青不老之保证。”化学教师尤其要做终身学习的典范,要不停的学习和了解科技创新带来的化学理论和实践,了解化学为人类带来的最新福祉,让学生体味到化学在现实生活和现代科技中的魅力。
2.化学教师要成为化学教育的研究者。以前由于研究与实践的分化与对立,专门的教育研究者试图把自己的成果推荐给教师,以使教师遵从他们的理论去搞教育。“而教师在研究者眼里,又常常被指责、被贬低,进而形成了‘自卑情结’,以致‘教育研究成果越丰富、越复杂,教师对教育的思想越简单&r
squo;”。 结果,教师就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教书、上课,搞研究与他们无关。这种思想无疑阻碍了教师成为真正的教育的主人。因此,就出现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之间的脱节和不融合。对于其它学科是这样,对于中学化学学科更甚。化学学科具有其学科的特殊性,它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方面要求更高。化学实验是对化学理论的检验,更是理论创新的基石。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理论观念的倡导者应当和教师建立共生共荣的关系,教师应成为教育科学团体中的一员,应当审慎地对待自己的教育实践,有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也就是说,化学教师不仅要做被研究者,还要做研究者。化学教师要深入地挖掘和敏锐地观察教育规律,参与新课改活动,真正的实现“教师即研究者”。同时化学教师要针对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总结教学经验,研究化学教学规律,架起一条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推动中学化学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结语
社会永续发展,课改亦永无止境,这也为广大中学化学教师提出了“终身学习,教师即研究者”的要求,笔者相信,经过不断实践、不断发展、不断反思,中学化学教师专业素养的发展终将逐渐走向成熟完善。
参考文献:
[1]约翰·洛克著.教育漫画[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22).
[2]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454).
[3]杨骞.教师专业发展“五部曲”[J].教育研究,2006,(1).
[4]单中惠.教育小语[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2).
[5]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114.
[6]陈桂生.到中小学去研究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7).
下一篇: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构建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