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特殊教育
【摘要】校本研修是开展教师在职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引领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温州市实施了为期三年的“特殊教育校本研修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在“真”字上下功夫,抓紧抓实校本研修全过程。研修前多方参与、深度对话,提炼真主题;研修中聚焦关键、深度研讨,解决真问题;研修后行为跟进、持续有恒,实现真改进。优质高效的校本研修成为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助推器,也将学校带上了内涵发展、品质提升的快速路。
【关键词】校本研修;提炼主题;聚焦共识;行为跟进
校本研修是开展教师在职教育的重要平台,是引领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虽然特殊教育校本研修已经具备“主题化、规范化、重实效”的研修常态,但仍存在“主题随心、内容空洞、虚浮低效”等问题,整体效益低下。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活动前,校本研修主题没有源于真实需求,参与者没有做好研修准备;二是活动时,校本研修浮光掠影,没有解决真问题;三是活动后,校本研修未能提升教师专业发展、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真改进。
实践证明,校本研修的目的是将研修共识转化为具体的教育教学行为改进,以帮助教师实现专业提升。因此,温州市自2017年起,实施了为期三年的“特殊教育校本研修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在原有专题研修的基础上,紧扣“真”字下功夫,抓紧抓实特殊教育校本研修全过程:研修前多方参与、深度对话,提炼真主题;研修中聚焦关键、深度研讨,解决真问题;研修后行为跟进、持续有恒,实现真改进。由此,特殊教育校本研修质量得以真正提升。
一、多方参与、深度对话,提炼真主题
虽然校本研修一直提倡“研修活动主題化,主题活动系列化”,但要在实际操作中通过梳理问题,提炼主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这需要在研修前,通过组内调研、多方会谈实现深度对话,方能聚焦“真问题”,提炼出“真主题”。
教师的真实参与,是校本研修成败的关键;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则是提升校本研修实效的核心。因此,利用每学期期末教研组总结会议开展组内调研,以问卷、座谈、沙龙等形式进行深度对话,从疑惑中找出教学疑难,为提炼“真主题”奠定基础。站在教师立场所提出的问题,往往具有局限性,教研组长需要通过多方会谈整理、归类问题,并结合每周课堂督导情况梳理出几个急需解决的问题,再组织骨干教师、学校主管领导、专家团队开展第二轮多方会谈,综合课改方向、学校发展,以“急需、可研、可改”为原则提炼出研修主题,为讨论拟订具体研修方案指明方向。
例如,聋盲语文组、数学组都提出了“如何优化课堂练习设计”问题,经过多方会谈、深度对话,最终以“个性化学习单设计”为抓手,从中提炼出不同教研组的研修专题。如聋盲小语组的“基于新教材的课堂练习单优化设计”、聋盲中语组的“导学单的设计与使用”、聋盲数学组的“借助学习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的策略”、启智生活数学组的“基于趣味游戏教学的作业优化设计”等。正是在这种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多层面的深度对话中,每个教师不再是置身事外的旁观者,而是提炼校本研修主题的实践者,共同提炼出急需解决的“真问题”,为后续的主题研修高效参与埋下了伏笔。
二、聚焦关键、深度研讨,解决真问题
每位教师都期待能够从校本研修中得到启示,获取有利于自己教学行为改进的好方法、好建议。然而教师在参加完校本研修后却备感失望,因为主题校本研修缺乏体系,只不过听了几节课,对问题解决策略缺乏事先梳理和提炼,没有达成现场共识,以至于陷入“没有解决任何真问题”的尴尬境地。
针对校本研修不解决真问题的现状,我们提出了“聚焦关键问题,提炼研修共识,应用真实可见”的改进要求,从而使校本研修在观点碰撞中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直至解决真问题,达成真共识。
(一)预设关键策略,编制观课量表,为解决“真问题”做好准备
提前预设关键策略、编制观课量表是有效开展现场研修的关键点。在开展研修活动前,教师通过商讨选取问题解决策略,评估预设关键性策略的可行性、实操性,确定可执行、可观测的策略实施监测点,最终确定观课量表,使每个参与研修活动的教师能借助观课量表,有目的、有分工、有合作地开展课堂观察,聚焦关键问题开展针对性讨论,为研修活动解决“真问题”做好准备。
以康复组“提高协同教学实效性”主题校本研修为例,教研组在研修活动前通过10多节调研课发现:只在1节课中看到助教有比较积极的作用,其余课的助教没有对需要个性化支持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与辅助,由此提出此次研修的关键问题——影响协同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是助教,并预设了改进策略:一是预设助教的具体任务,做到在教案中有备注并提前告知;二是选择“分合式教学”,设计不少于1次的分组活动,主教、助教分别组织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学习,以确保及时给予学生相应的个性化支持。
教研组针对预设的改进策略,编制了两份课堂观课量表。第一份主要观察和统计主教、助教“独立组织活动次数、时间”“配合组织活动的次数、时间”,借助观察数据来分析主教、助教的实际作用;第二份则重点观察“需辅助学生的参与度”“个性化支持方式及时长”,以分析协同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变化。
由此可见,“预设关键策略”为有效研修提前规划了活动路径,而“课堂观察量表”则为教师有效研修搭建了脚手架,二者两位一体,成为推进真实、有效研修的关键抓手,既紧扣了主题,又解决了问题。
(二)借助量表观课,紧扣主题评课,为达成“真共识”夯实基础
教师在观课、评课活动中,往往容易“跑题”,导致校本研修的低效而肤浅。而依托聚焦关键策略编制的观课量表,可以帮助教师确定观课任务,合理小组分工,聚焦观课重点;可以引导教师提取观察数据,紧扣主题点评;还可以根据预设的改进策略所造成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与解读,使校本研修从现象的描述走向理性归因。例如,康复组在“提高协同教学实效性”的观课评课环节,就围绕“提前预告助教”“助教配合或独立组织活动次数与时间”对“需辅助学生的参与度”“个性化支持方式及时长”的相关性开展讨论,教师纷纷借助量表的数据,紧扣主题来表达观课感受,有理有据地提出协同教学中的优点、不足以及改进建议。在这样的观课评课中,研讨都基于科学的数据,避免个人情感、喜好的干扰,评价相对更加客观,为达成“真共识”的深度研修提供了科学的支撑。
此外,校本研修必须把握“聚焦主题、各抒己见”原则。对于预设的关键策略,要允许教师在畅所欲言中提炼观点、表达想法,可以是“所有人的共识”,也可以是“小部分人的共识”,还可以是“个人观点”。只要是有理有据的观点,都可以帮助教师在“个性”的评议和辨析中走向“共性”,形成彼此认可的“共识”,得到更多教师的支持与响应,为后续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的真改进提供认知保障。
三、行为跟进、持续有恒,实现真改进
常态的校本研修往往以专题评课或反思为活动画上句号。至于活动中提出的建議、反思是否在现实中有了真改进,并没有人会去关注、了解。这样的研修过程是不完整的,因为没有将研修成果及时应用于教育教学行为的改进。校本研修应该在激起教师共鸣与响应后,再接再厉,以基于典型课例的“一课一策一改”为手段落实“行为跟进”,做细做实课例研讨,将研修中达成的共识、提出的建议显性化,帮助更多教师实现教育教学行为的真改变。
(一)落实三大操作要点,在循环深入中真改进
实施“一课一策一改”手段的关键是落实三大操作要点:选取“一个典型课例”,即基于主题研修需要而策划的课例研讨专题;提炼“一个关键策略”,即在研修中提炼出解决关键问题的有效策略;实践“一次教学改进”,即将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应用于自己的常态课堂。参与校本研修活动的教师在“上课—问题研讨(聚焦问题)—改进建议(具体建议)—二次上课(真实改变)—应用研讨(评估实效)”的循环深入中,逐步达到主题研修所期待的真实改进,实现集体智慧到个体教学的创造性应用。
(二)应用三种活动形式,满足不同改进需求
实施“一课一策一改”手段要根据改进需求采用不同的活动形式,如一课多人异构、一课一人多构、一课多人同构等。
一课多人异构,是指不同教师在同课异构的教学对比获得最佳发展。如“基于个性化目标达成的课堂策略”是启智唱游与律动组的专题研修活动,两位教师都以《小青蛙》一课为教学内容,根据共性目标、个性目标以及班级学情,各自设计了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环节。一课多人异构,有助于参与研修的教师从不同角度进行教学比较,从而找到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最佳方案。
一课一人多构,是指教师在连环跟进的深度研修中进行持续改进。例如数学组入职期教师“站稳讲台”系列研修活动,以“培智低段数的认识”为教学切入点,组织新教师开展“一课一人多构”活动。教师A以“4的合成”为题,按照“说课试讲—上课实践—一对一指导—反思改进—再上课指导”的循环形式,反复改进这一课的教学行为。历经几轮持续改进后,教师A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获得了质的飞跃。
一课多人同构,是指教师在共识应用体验中实现自我改进。如康复组通过研修达成了“不同动作发展水平需要匹配不同的学习活动”的共识后,组内教师及时执行“行为跟进”计划,将共识应用于各自的课堂,在实践中实现自我改进。
(三)把握两个不同阶段
在不同发展阶段,教师专业水平不同,应用研修共识持续改进教学行为的能力也不同。因此,校本研修要根据教师实际,提出不同改进要求。
1.建模:让新手期教师从“入格”到“合格”
新手期教师在把握教学常规、理解教学目标等方面存在不足,急需帮助他们解决最常规的、最基础的问题。因此,针对新手期教师的校本研修应从“建模”入手,为每个新教师配备实践导师答疑解惑,指导其学习参考、模仿应用优质课例,从而实现教学行为的改变,帮助他们先“入格”再“合格”,逐步成为“会教书、能带班”的合格教师。
2.破模:让熟练期教师从“升格”到“风格”
对于熟练期教师,校本研修的重点是唤起更多教师专业追求的自我觉醒,紧扣研修共识,开展个性化应用实践。高效优质的校本研修成为熟练期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助推器,帮助他们从熟练走向成熟,从成熟走向卓越,逐步成为“有专业影响力”的骨干教师。
在“特殊教育校本研修质量提升行动计划”中,温州市以“聚焦真实主题、解决真实问题、推动真实改进”为目标,开发了适用于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研修团队,如入职教师导师团、青年教师素养提升共同体、教育叙事研究共同体等。这些教师研修团队将有着共同关注点、对共性问题有研究热情的教师聚在一起,通过校本研修相互观察、相互评论、分享经验、改进行为,由此唤醒了教师内心的专业追求,激励着他们持续地进行专业研究,获得各自不同的提高和发展。同时也将学校带上了内涵发展、品质提升的快速路。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teshujiaoyu/100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