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特殊教育
一、流动儿童在学校学习存在的问题
1.公立学校的管理难以适应流动儿童
由于地方差异等因素,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在学习的过程中,普遍认为城市学校的学习任务难度比较大,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也很难适应城市学校的学习进度与作业量。在他们看来,学习上的困难主要体现在:认为老师讲课速度太快,而且由于语言的问题在理解老师说话时也存在困难,认为所学的内容太难,认为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多,负担太重。
2.公立学校的课程设置和评价难以适应流动儿童
在课程设置和评价方面,目前中小学课本主要围绕城市生活的主题,展示的基本是城市生活的场景,充满了城市中心的色彩。在设计教学时也使用计算机等电教仪器,有些农民工子女甚至从未使用过这些。可以说,城市化倾向的教材、课程、教法等对流动儿童都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在评价方面,公办学校注重现代化教学,注重计算机、英语、美术的课程,而这些课程正好是流動儿童的薄弱方面,这种评价体系会使流动儿童的信心受到伤害,导致没有自信。
3.流动儿童难以融入新环境
由于语言、环境等差异,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对新环境的适应情况不容乐观。他们一般交不到城市里的朋友,认为城市儿童瞧不起他们,不原跟他们玩,跟他们交朋友。所以刚到城市的流动儿童都会感到一些不适应,表现出不愿与人交流,这些人际交往方面的不适应也会导致学习的不适应。
二、如何解决流动儿童教育的问题
1.公立学校的学习进度应多考虑流动儿童
公立学校的教师在教学上要多考虑流动儿童的学习能力,尽可能配合一下其进度,保障农民工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不能让他们掉队,真正做到教育上的公平。
2.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应多考虑流动儿童
由于流动儿童多数来自农村,他们在英语、美术、音乐等教育方面比较欠缺,所以公立学校应采取一些特殊的评价方式来保护孩子们的自尊心。如果和当地儿童采取一样的评价方式,久而久之,就会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觉得自己不如别人,严重的就会产生厌学心理。
3.关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使其尽快适应新环境
流动儿童因为自身条件等差异,在城市里和其他城市儿童交往时总是感到自卑,不愿与人交往,难以融入新的环境,这样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所以,我们应更多地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环境。在促进儿童与同伴交往方面,应积极组织多项活动,为流动儿童发展同伴交往关系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友谊,互帮互助,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尊重意识。师生关系的好坏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也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对待流动儿童应做到公平,应和当地儿童一样对待。在学习上,由于流动儿童刚从农村过来,学习上有些吃力,所以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学习上的指导。课后,教师应该多花点时间走进这些儿童的家庭,了解他们生活的艰辛,让他们感到自己是被人关注的,这样师生间的距离就拉近了。同伴交往和师生关系的好坏对刚来到城市的流动儿童至关重要,只有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到是受欢迎的,才能让他们尽快的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环境。
【结 语】
近些年,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教育过程中体现出的上学难、上学贵、教育歧视、心理创伤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要多关注流动儿童的心理、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让他们更快的融入新环境。另外还要制定一些相关政策,切实地帮助流动儿童解决实际困难,减少失学率,做到义务教育阶段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校园里一个孩子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