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体育教育 > 分析体育硕士课程设置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分析体育硕士课程设置的不足与改进建议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体育教育


 
  1研究对象与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全国10所高校(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09级首届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为研究对象,对当前首届全日制体育硕士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关于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状况
  
  从收集的资料和相关的文件可知,按国家教育部的培养目标要求,全国10所高校在培养方案中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论述大致相同,可概括为:“培养在体育领域中,掌握坚实的体育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2009年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主要有:公共课程(10学分)、专业核心领域课程(12-15学分),主要是理论课程、教学实践课程(8学分),即教学实习、选修课程(6学分),其中理论课占绝大部分。纵观10所高校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方案,发现其课程的设置虽是各类院校的资源各异,却也有各自不同,但是大部分院校仍是遵循原三年制研究生培养模式,以突出研究型理论课程为主,缺乏实践型课程,这与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目标的要求有些出入,缺乏按照培养目标严格的设置课程,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与不足。为此我们专访有关专家、导师以及任课教师们,并对首届全日制体育硕士生进行专题问卷调查。
  
  2.2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的评价

2.2.1对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关系的看法
  
  众所周知,课程与培养目标有密切的关联,只有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培养出符合要求的人才。在问卷调查过程中,我们首先发现众多首届全日制体育硕士研究生对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的概念并不是很清楚,从表1可知,对其有所了解的人数占38.32%,对其不是很了解的人数占61.68%。在访谈中还发现不了解“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并不仅限于学生,部分主课教师甚至导师对此也模糊不清。

2.2.2对设置的课程结构比例看法
  
  课程结构比例安排是否合理不仅能体现其设置的科学性,更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在专访过程中很多专家、教师都赞同这一观点,他们也表示目前的课程结构仍不太合理,亟待调整。访问得知,部分教师和广大学生反映对于目前课程设置中有关公共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学时安排缺乏合理性,很难令人满意,普遍认为选修课学时太少。
  
  2.2.3对开设基础理论及学科前沿知识课程的看法

 

首先,作为应届生就读全日制体育硕士生,牢固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对今后发展起重要作用。其次,关注本学科前沿的知识和热点,把握其发展趋势和方向,注重交叉学科的学习与运用,积极吸取营养是研究生深造与开拓视野的重要途径。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调查了解到,学生们认为所学课程内容中涉及学科前沿知识的占55.09%,认为没有涉及的占32.34%,认为有涉及的仅占10.78%。调查得知,学生希望学校能利用各种形式、途径开设与前沿相关知识课程,并希望占课程内容的30%-50%,以拓宽学科视野和发展思路。
  
  2.2.4对课程设置术科技能内容的看法
  
  研究生不仅要有开拓与创新研究能力,还需依据当今社会和就业的需求,掌握一定的术科课程技能,因而对研究生尤其是对体育硕士生开设相关的术科技能是必要的。但是,目前设置术科技能课程在各个高校的开设情况并不乐观,不少学校重理论轻技术,安排技术课程内容的学校甚少,将各类技术课程内容置于一边,任学生自由锻炼,使学生原本在本科期间掌握的一系列运动技术技能逐步退化,甚至遗忘,导致毕业应聘时难以适应就业岗位要求。

3存在问题
  
  3.1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不够匹配
  
  众所周知,应届本科生直接考入硕士研究生既无实践经验更没工作经历,因而需要培养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实践能力。但各个院校在课程设置时却没有考虑到这种情况,缺乏结合培养目标和学生实际有针对性的设置课程,也没有顾及课程和培养目标之间的密切联系。各个院校在培养方案中虽对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关键词是“应用型”,但从10所高校的实施现状了解和对专家、教师、学生的访问调查分析,其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要求并不匹配。
  
  3.2课程结构比例的设置欠合理
  
  既然培养应用型专门体育人才,那么,就要做到知行统一,做到课程结构与目标相符。但从调查得知,首先,公共课程与专业课程设置结构所占的比例过大,其中公共课占10学分、专业课占12-15学分,这么多的学分无意间占用了实践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分与学时。其次,选修课程中理论课的比例过大,而技术技能课太少。再有,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比例欠合理,其中专业课的比例较大而基础课甚少。因而设置的课程结构比例很难与培养目标相符。
  
  3.3基础知识陈旧前沿知识传授甚少
  
  基础知识就好比盖房子时打的“地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们访问调查过程中了解到,现行设置的基础课程知识传授重复、陈旧的现象严重存在,学校统一使用的教材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课堂知识的传授未与时俱进,课本上的知识很难及时反映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不少学校教师未能及时传授学科前沿新知识、新内容与学生共同分享。师生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讨论课的形式少而浅,学术讲座也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造成研究生的学习是在重复本科内容。
  
  3.4匮乏术科技能与实践课程设置
  
  各校在培养方案中规定,学位论文的选题要求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和案例分析方面,但是课程设置中有关这方面的课程很少。若没有术科和实践课程的学习是很难进行这方面写作的,不会有深的体会。术科训练和实践课程的缺乏,必然会影响提高研究生自身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查反映,对此课程设置不满意者甚多,学生抱怨作为体育研究生整天学习理论而没有实践,选修课程也是理论课居多缺乏体验,这在无形中会打消他们的积极性。因此,合理的设置术科和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相结合的问题值得研究。

3.5缺乏与其他学科或学校的交流平台
  
  从理论上而言,作为一名研究生仅注重本学科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除让学生学习与了解体育类相关知识的来源外,还需拓宽其他学科视野和学校间的交流,提高其理论深度以便更好的掌握与应用这些体育知识。就实践课而言,要想让学生牢固掌握理论课上所学知识并成为自己的知识,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其自身的实践,加深其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目前各学校都各自为营,缺少学科交流的平台和渠道,难以培养目标所需的人才。
  
  4对策研究
  

  4.1按照培养目标要求设置课程
  
  学校有关人员要理清楚课程和培养目标的关系,严格按照培养目标要求设置课程。在课程设置中,应突显应用实践课程,包括:如体育教法实践课、技术技能实践课、案例实践分析课等。因而笔者认为全日制体育硕士生在校除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课程外,实践课程才是课程设置的重要一环,也是实现“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所需。
  
  4.2合理有效地设置课程的结构和比重
  
  课程结构将直接影响研究生知识面和研究能力。实践分析得知,公共课可以减少每门课程的学分,如公共课程的10学分可以精简为5学分,即:自然辩证法(1学分)、逻辑学(1学分)、外语(2学分)、计算机(1学分),其余的5学分可为开设实践课程或是应用型课程或是安排一些案例实践分析课。改变设置纯理论课程的状况,要增加学生选课的比重,如设置一些技术技能课、前沿知识研讨课、案例实践分析课等,既能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又能在实践中运用,使课程的结构趋于完善。
  
  4.3加快基础知识更新,增加前沿知识传授
  
  要抓住各个学科领域的特色重点,突出学习核心的基础知识,如把最新有关基础理论知识的研究成果作为讲授的重点,既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更新,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快速提高。每个学科领域都有前沿知识,在课堂上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些前沿知识并传授给学生。在课程设置上要敢于创新,授课的内容要有超前意识,能使学生深入了解与掌握,洞察学科发展的动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
  
  4.4加大术科课程比重,增设实践课
  
  作为体育领域的研究生,术科最能体现出其价值的所在。因此,在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应增设术科课程的比重,每周至少安排两次术科实践训练,在实践课上引导研究生去组织、管理、实施指导教学训练,教师去讲评他们的课堂教法等并提出建议,这样不仅能迅速提升他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为今后毕业应聘体育教学训练等工作岗位打下扎实的基础。
  
  4.5加强与其他学科或学校的沟通交流
  
  各类高校之所以能站稳脚根且迅速发展壮大是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优势,但也有薄弱的一面。作为师范类体育院系来说,要想真正培养出“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就要与体院类合作交流相互切磋,提升研究生的素质,共同完成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作者:马光1张云龙2陆燕3(1.吕梁学院体育系术科教研室,山西吕梁033000;2.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200241;3.上海市龙苑中学,上海200232)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tiyujiaoyu/9844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