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体育教育
摘 要:田径队课余训练是一个完整、复杂、多层次的教学过程。学校田径队的运动员在学校以文化课学习为主,课余训练的训练特点既不同于专业队,也不同于业余体育学校。因此,探索课余田径训练的规律性,构建符合我校实际的最佳模式,是规范训练提高运动成绩的有力措施。本文在我校课外田径训练的运动员选材、训练时间安排、运动负荷、训练周期安排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阐述。
关键词:田径队 课余训练 运动员
普通高校田径队课外训练是一个完整、复杂、多层次的教学过程。教学安排是否科学合理,能否取得成绩,取决于许多因素。近年来我校田径队在省市级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了一些成绩,通过几次比赛的准备,本人对于田径队课余训练工作也进行了一些专题研究。
一、准确选材,为课余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高校课余训练中应准确运用选材的方法和手段,依据现代科学选材的理念,在本校挖掘优秀田径人才资源,把那些具有良好素质,有一定的运动潜力,有培养前途的学生选入学校田径队,经过几年的训练,使其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只有这样,教练员才能有效地控制训练的全过程,减少人力、财力、时间的耗费,降低淘汰率,提高成功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合理运用多次性的选材的方法
在全年的训练中,选材要通过初选、复选、终选三个阶段,教练员才能准确把握选材对象的真实的情况。初选在新生入学后通过新生田径运动会选拔赛、身体素质测试、查阅新生档案等方法进行。教练员要把专项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选拔出来尽早地投入训练,复选在校田径运动会后进行,通过几个月的训练和校田径运动会教练员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是否继续留队训练做出评价和评定,优胜劣汰。终选是高校比赛报名前对复选后集训的运动员进行的最后选拔,主要依据是校田径运动会成绩,集训后的成绩提高情况以及教练员对该运动员成绩的预测。
2、采用经验选材的方法和预测选材的方法
经验选材的方法是教练员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对选材对象进行各种条件的归纳,综合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的定性认识。预测选材法是对运动员当年的高校比赛和今后几年的运动能力做出的有依据的测算,没有测算,就没有科学的选材。
选材的过程中应该始终考虑全队的田赛、径赛项目的结构问题,既要照顾平均分散,更应重视容易得分的项目和省市高校运动会中高水平发展较慢的项目。应允许学生转换项目,重点抓技术性强,难度大,容易得分的运动项目。
二、合理安排训练时间,增加训练次数
我们把早操变成每周五次,每次一小时的组织有正式训练内容的晨练课。这一措施有效地增加了训练的次数和训练的时间,保证了运动负荷的大量增加,也保证了课外训练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促进了全队训练水平的迅速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进行晨练要重视训练的计划性,严格遵循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逐渐增加运动负荷,使学生有适应的过程,以免因负荷过大而影响上午的学习。我们认为,早晨虽不是最适宜的训练时间,但学生可以不受文化课的影响,出勤率极高,把早操改为有组织的晨练教学训练课,能够收到极好的训练效果,是符合普通大学生课外训练规律的一项有力的训练措施。
三、科学安排运动负荷,有效地提高运动能力
运动负荷是指在运动训练的过程中,通过练习手段对运动员的机体施加的生理负荷。主要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又相互制约。普通高校课余田径训练怎样安排运动负荷才算适宜,目前尚无衡量的标准模式。我校田径队的训练负荷安排相比,虽然不能同专业队的负荷相比,但于其他兄弟院校田径队相比要大得多,这是我们在一些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的主要原因之一。
1、运动负荷的安排要突出重点
多数运动项目可在各阶段的训练中,在保证完成一定的运动量前提下促进逐渐加大运动强度。准备阶段也是要贯彻这种思想,为赛前阶段的大强度训练打好基础,赛前阶段要突出单位时间的训练强度,尽快达到目标要求。
2、运动负荷的安排要注意针对性
安排运动负荷在突出运动强度的同时,也要考虑一定的特殊性。运动负荷的安排要区别对待,不能千篇一律,运动员个体对强度承担能力的不同,运动项目负荷特点的不同,安排负荷也应有所区别。在具体每一周的训练安排中,也要注意波浪式的变化。在大负荷周要达到相当高的强度,甚至要超过比赛时的负荷,小负荷周训练中负荷要能降下来。这就是我训练中常说的:上强度能上得去,下调能调小来。赛前小周期训练中为了取得理想的训练效果,要安排适宜运动负荷,运动负荷的大小直接影响机能水平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3、合理的运用比赛训练法激发运动员的潜能
比赛训练法就是根据人类先天竞争和表现意思,竞技能力形成过程的基本规律和适应原理,通过比赛训练法能全面综合的提高专项比赛所需要的体、技、战、心、智等各种竞技能力,同时提高运动员在比赛中的适应能力。在比赛之前,要合理的进行一些一般训练性比赛、诱导性比赛、模拟比赛训练法。一般训练性的比赛可以是赛前连续几周进行适应性比赛,每周可以安排1-2次测验性比赛,可以是队内,也可以是和相同级别的训练队伍一起测试。主要目的是提高技术强调和竞技状态,改进某些技术环节,促进竞技状态的产生。运动员必须力求在重大比赛前达到较高的竞技状态,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诱导性比赛的性质。每次比赛都应有明确的目的和要求。以适应比赛的环境、场地、比赛日程等。模拟比赛训练是普通高校田径训练切实可行的比赛训练方法。模拟比赛训练是在大赛前人为设置类似比赛情景,培养运动员临场参赛能力的专门性训练。具体的做法是几个相关的高校模拟比赛场景进行小规模的比赛。可以是单项,也可以是综合的。
四、小结
1、我校已经形成了一套适合普通大学生特点的课外田径训练的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在科学选材的基础上,通过晨练课增加训练的时间和次数,运动负荷的合理运用,周期性训练的合理安排。这一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促进了我校田径队运动水平的迅速提高,近年来我校有多名运动员在全省市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名次。
2、大学课外训练的场地器材条件好,教练员业务水平高,通过科学选材,科学训练,严格管理等环节,遵循课外训练的规律,探索适合自己的训练途径,经过艰苦奋斗,是可以培养出较高水平
的运动员的。同时,这一模式的构建对我国普通高校的田径及其它项目的课外训练,对试办中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改革,都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希等,《我国普通高校培育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级学生运动员的试验与研究》课题报告,2002:
[2]刘海元,中国大学竞技体育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2003年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
[3]钟秉书,李少丹,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刻认识“三从一大”训练原则[j].中国体育科技,2006,
[4]汪现义,李波,以强度为核心的运动负荷对提高田径训练效果的分析[j].田径,2006.9.12
[5]毛振明.探索成功的体育教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tiyujiaoyu/98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