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体育教育 > 河南传统武术生态价值与精神的关联分析

河南传统武术生态价值与精神的关联分析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体育教育


 引言
  河南省是中华文明的母体和发源地,在古代被华夏民族视为天下中心,这就是为何古人说“得中原者得天下”的缘由。河南地区的武术派系和拳种非常多,其中以河南的太极拳最具代表性,在全球化浪潮高涨和西方体育价值观不断入侵的当今社会,太极拳却依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拥有广大的习练人群。据不完全统计,太极拳的习练人数在全球就达到2亿之巨。现如今,太极拳已经打出了自己的品牌走出中原,走向全国,走入世界。那么以太极拳为代表的河南传统武术的魅力何在,又凭借什么样的强势力量在这样一个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时代不断发展和壮大呢?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当今人类不得不面对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和生态危机等重大问题,人们开始用生态学的原理和视角重新审视自我的文明进程,生态化思想也相应产生,并很快渗入了各个领域。在国际奥委会对大型体育赛事环保问题的不断重视下,生态体育的思想也随之显现,如今,生态体育已逐渐成为指导当今体育发展的重要思想。作为我国土生土长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武术,其理论和实践体系包含了大量的生态思维模式和实践方法。深入探讨河南传统武术的生态体育精神和生态体育价值,可以为“和谐体育”、“生态体育”的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为消解现代体育过度竞技化和异化而引起的各种矛盾提供方法论。
  1生态体育的基本立场和原则
  生态体育学(Ecological-Physical Education)是运用生态学和体育学的综合知识,研究体育与文化及生态环境之间,如何以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的方式而存在,思考在体育活动中,如何体现人类与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和谐关系的学科〔1〕。
  现代生态体育的基本原则可以归结为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整体性的原则。所谓整体性原则,即作为整体化的思维方式的原则,我们与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仅包含在社会中,而且包含在自然中,我们生存的世界是“人—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二是系统性的原则。强调最优地维持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存在其中,人应该按照生态学的模式,通过各种联系的网络将自我向外延伸。三是多元性的原则。四是开放性的原则。五是动态平衡的原则。即在承认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基础上,重视和强调相互之间关系的和谐,在和谐的基础上保持互相平衡的原则。中原地区独具特色的两种武术流派——少林拳和太极拳,是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精神内核符合生态体育的基本原则,具备深刻的生态体育内涵、外延以及价值取向。
  2河南传统武术的生态化思维方式体现的生态原则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湘溶认为,生态化思维就是辩证思维的最新阶段,是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上生成的,是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继承与超越,其适用范围更广,它不但能解答矛盾法则思维方式能够解答的现象,同时又能解答矛盾法则思维方式不能有效解答的现象,如同相对论之于牛顿力学,非欧几何学之于欧式几何学〔2〕。太极拳在其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以中国古典哲学为理论和实践基础,巧妙地融入了中国传统哲学、美学和体育学的精神及思维方式,被世人称作“哲武”,而中国古典哲学内核中恰恰具备了构成生态化思维的基本构件,即整体性思维方式、系统性思维方式、开放性思维方式、多元性思维方式和动态平衡思维方式等,其思维方式遵循的原则就是生态体育原则。
  2?郾1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方式体现的生态原则
  河南传统武术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思维方式融会在习武者的习武全程中,如太极拳在习练过程中要求周身一体,上下相随,左右相顾,形神统一,太极十三势者:“分掤、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3〕太极拳拳理借用了五行八卦的模式排列其手法及步法,体现出了周身合一的思想和行拳外形。身体外表的“合”缘于其整体思维,因此“合”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构成整体的需要。换而言之,“合”的目的是为了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因而拳理是寻着理想化的模式去构造动作本身,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运动整体。有西方哲学家认为中国哲学的合一观,使“中国思维重综合,着重从整体上和系统上掌握事物,强调事物的结构和功能,不注重它的实体和元素,而且这种综合不仅限于客观对象,并把主体和客体综合在一起”〔4〕。在太极拳运动中就表现为在整体中构造主客体,即在运动中追求身心内外合一。传统武术推崇“尚劲不尚力”,因为力是肢体的某一局部通过肌肉收缩而产生的作用力,但劲是整体力集中在一点的发放。太极拳强调的正是这种“整劲”,要求发劲时起根在脚,主宰于腰,最终达于手,即由足蹬地产生与地面的反作用力,通过腰的中轴作用,传递至身体的各个发劲部位,这便是太极拳所谓“身体无处不是拳”的整体性原则和系统性原则。
  除了在演练原则方法和具体要求中体现了整体性和系统性以外,在其理论体系与身体观的合一上同样体现了这种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完全符合生态体育中整体性和系统性的基本原则。例如武和医的辩证统一。太极拳充分地借鉴和吸收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的精髓,与中医融汇成体,即谓之曰:“拳起于易,理成于医。”之所以能够达到医武一体,是因为这种拳术所含的“整体性”和“系统性”的生态体育思维模式,把人体与自然万物一样看做一个统一的整体,用系统论的观点去审视,所谓“抱负阴阳,冲气以为和”,道家把人本身看做一个阴阳统一的系统,佛家把人看做由缘而生的统一体,因此太极拳虽然属于武术项目中的一种,却能体现出中国传统中医治病思想的实践形态。
 2?郾2多元性和开放性思维方式体现的生态原则
  河南传统武术蕴含着多元性,这种多元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本拳种的体系多元;第二个层面是同一套拳的习练方法、方式的多元。
  体系多元指的是该拳术的类型、风格、门派的多元化,例如在河南温县诞生的太极拳,就有许多风格和类型,目前市面 上可见的有:陈式太极拳、忽雷太极拳、赵堡太极拳、南冷太极拳等,而陈式太极拳也分为大架和小架、老架和新架、一路和二路,等等。少林拳的种类则更加多元和丰富,可分为单练和对练两种,单练套路有罗汉拳、昭阳拳、小红套、大红拳、老红拳、梅花拳、炮拳、七星拳、柔拳等;对练套路有扳手六合、咬手六合、耳把六合、踢打六合等,还有“心意把”等散招练习法,另外还有配合习拳的各种功法,如易筋经、小武功、混元阴阳气功等。
  多元性的第二个层面是在同一个套路里可以有不同的演练方式,这些不同的演练方式又可适用于不同人群、不同体质、不同需求的人练习;以太极拳为例,太极拳的架子有高有低,可适用于不同习练要求,架子高可以练气,架子低可以练劲,体弱者和老年人可以习练高架太极,可以祛病养生,益寿延年;体壮者和青年人可以习练低架太极拳,可以增强体力,强身健体。
  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就是开放性,生态系统之间是互相融通、互相交汇的,因为只有系统和系统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才能保障生命的不断繁衍。生态系统一旦失去交换能力,就会迅速陷入停滞和死亡。而开放性恰恰是河南传统武术最重要的精神之一,太极拳从诞生到成熟的轨迹中就体现出了开放性的特征,这种拳术的形成就是建立在包纳和吸收了不同形式、不同派别、不同理论的各种武术拳种的基础上,融合了我国明代各门派武术的精华,同时也融合了我国古典哲学、中医学、美学的思想而创造出来的。例如陈式太极拳是陈王庭在糅和了戚继光的武学思想、一百零八式长拳,以及易经和道家的阴阳学说而创编的。
  开放性的另外一个层面是把人体看做一个开放的宇宙,这个宇宙是不断与外界相互交流的,如太极拳认为人体与宇宙万物一样,不是孤立而封闭的,而是在与周围的环境无时无刻不进行着交流,因此太极拳在习练过程中讲究意识与呼吸的高度统一,注重人体通过呼吸(呼吸道、皮肤、毛孔)吸纳自然之气(所谓采气),以开放性的生态思想吸收万物之灵气,为本体提供能量。
  2?郾3动态平衡的思维方式体现的生态原则
  从王宗岳《太极拳论》中的习拳原则要求中可以看出,在与敌人对抗过程中是在动态中不断寻求平衡,阴与阳、动与静、顺与背、快与慢、粘与走都是辩证统一的,虽然变化万端,但理为一贯,动是绝对的,因此要在运动中不断寻求平衡,自身维持了平衡,敌人却失去了平衡。可见传统武术的动态平衡思维方式体现了生态体育的动态平衡原则。
  3河南传统武术的生态体育精神
  生态体育是在当今生态化思潮的影响下形成的,是在生态文明理念下物质文明的一部分。河南传统武术中以“道”为本体,以“德”为本质的思想,具有深远的生态体育和生态伦理内涵,它以武为形式,最终实现“德”的本质目的,关怀生命,崇尚自然,朴实无华,毫无功利,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念,以达到人精神境界和身体能力的双重育化,是我国民族传统的“生态体育”项目,具有天道生生不息、天人合一的人文生态内涵和以和为贵的人格价值精神。
  4结语
  综上所述,河南传统武术具备整体性、系统性、多元性、开放性及和谐自然性的生态体育精神,具有普遍而深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太极拳作为河南传统武术的杰出代表,受到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体育思想和佛学体育思想的强烈影响,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化中兼备了三教的精神,三教共同的生态智慧和生态精神融合在河南传统武术的内核中,是在自然人向社会人进化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自我实现的思想基础,是达到“普遍共生”和“让共生现象最大化”的理论依据,正是在传统武术的生态精神要求下,人才能达到与自然、与社会、与人以及肉体和灵魂的高度和谐统一。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tiyujiaoyu/9915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