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体育教育 > 优秀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及其干预手段

优秀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及其干预手段

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 所属栏目:体育教育


 【摘要】优秀射击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起到重要作用,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结合多年实际教学经验对优秀射击运动员常见的几种心理素质进行深入分析,并为其他不具备此类心理素质的运动员提供干预手段,以期为广大射击运动员及教练员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心理素质;射击运动员;心理干预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体育运动事业的蓬勃发展,心理问题的重要性日显突出。射击作为一种以静力性、动作单一为特点的间接性对抗性项目,竞技项目的本身特征就决定了射击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承受巨大的心理负荷和强大的运动感知及自我调控能力,故运动员心理素质直接决定了其在比赛中的表现及其竞技成绩。针对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心理变化,在日常训练中加入相应的干预手段,对提高运动员自身素质有很积极的作用。
  1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要性及其原则
  1 1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重要性
  心理训练就是以运动心理学理论为科学依据,根据运动项目、运动员的类型及社会对运动员心理的影响,通过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意识地对运动员的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施加影响,使运动员学会调节自己心理状态的各种方法,为更好地参加训练和比赛,争取优异成绩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的训练过程。目的在于培养运动员具有适应本专项的心理素质,加速运动员本身运动技能,运动战术的成熟进程,并为运动员克服心理障碍及问题提供相应的指导。
  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射击界就已经认识到了心理因素对射击运动员的竞技成绩的影响,几十年来经过前人的不懈努力,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例如:运动心理学家刘淑慧提出的射击运动员心理建设综合模式及《射击运动员目标取向问卷》〔1〕;许小东、吴淮生等人撰写的《射击教练员实施心理训练历程回顾》等〔2〕。
  1 2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的原则
  首先,以运动员为主的发展原则。任何心理训练手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发展提高为目的,故在射击运动员心理训练中要发挥运动员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积极参与性。心理训练的目的在于促进运动员心理素质的不断提高,增加运动员心理适应能力及调控能力,使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其次,循序渐进性原则。射击运动员在心理培养过程中采取的干预目的、手段、程序都要符合运动员自身实际情况及比赛需要,应遵循由浅入深,有简至繁的原则,心理训练是不可一蹴而就的;最后是重复性原则。心理技能的有效形成是在不断地重复过程中形成的〔3〕,只有坚持长时期的、重复性的训练,才能保持运动员相应的心理状态的良好性。
  2优秀射击运动员具备的心理能力
  2 1心理控制能力
  运动员竞技成就的心理控制点,可以称作心理控制能力,指运动员在比赛或者竞技过程中,对自己在竞技过程中的成功或者失败的认知能力,或敢于承担责任,或一味地选择逃避。优秀的射击运动员会正确地面对竞技比赛的成功或者失败,并在以后的训练中完善自己。心理控制能力的强弱跟运动员的年龄、训练年限、认识水平及自身态度相关。具体表现在射击运动员在训练或竞技中的动作协调性与稳定性,即瞄、扣配合度比较高。心理控制能力是运动员在长期的练习磨合下形成的一种能力,要获取这种能力,就需要日常训练中安排相应的不同的射击训练环境和条件,反复地进行心理与技术训练,尤其是在比赛前,要根据比赛的条件反复进行模拟训练,以调整运动员的自身心理控制能力。也可通过多次的实战训练来增强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能力,提高运动员在比赛过程的心理控制能力和技术的稳定性。
  2 2心理反应、感知能力
  速射运动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得最高运动成绩的过程。这项训练对运动员短时间内的负荷要求较高,深度挖掘运动员的生理潜能,这就要求运动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快的反应。从运动生理学角度来说,需要在极高的紧张状态下,大脑皮层兴奋过程占优势,要求相应的神经中枢能快速转换使神经肌肉协调配合,动作技术、动作速度、动作准确、运动反应达到高度的协调一致,形成自动化过程。根据以上分析,在射击快速项目技术训练中,应将培养运动员的运动反应能力的训练放在首要位置,训练的着重点是将看、动、做三者作为一体进行快速动作的协调训练,其中重点强调的“三位一体”的反应能力是速射运动员必须具备的运动素质和心理素质。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三者高度自动化的程度。
  运动员的心理感知和身体感受表现一致,对各种专项技术动作迅速且有效地完成的能力即为心理感知能力。优秀的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通过心理感知能力与人体感知相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技术动作。如在射击中适时地调整肢体的位置,完成动作的速度节奏、力量的大小、用力角度等技术要求,都需要运动员运用心理感知、生理机制来协调完成一系列动作,并同时保持动作的平衡和稳定性。射击运动员这种特殊的心理感知能力,可促使运动员根据静力平衡的特点做出相应的运动强度反应。由此可见,良好的感知能力对一名优秀射击运动员的重要性,其促使运动员形成最佳的技术动作,加快运动员运动技能的形成。因此在训练中,应根据运动员的自身特点,设定相应的心理技能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感知能力,促使运动员形成技能自动化与动力定型。
  2 3动作节奏感
  动作节奏感可理解为射击运动员在长期的训练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身的射击节奏,运动员的动作节奏感对运动员在竞技中表现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运动员的射击要求在整个动作完成的过程中,要保持身体的稳定、动作的匀速均衡,使手臂的稳定性达到最高,从而获得最准确的击发。有效的动作节奏感有利于运动员的持枪、瞄准、击发以及保持动作的稳定形成动力定型,使之成为条件反射。运动员的节奏能力与有规律的动作过程及其相应的时间因素关系极为密切,这种一气呵成的自动化动作结果,就构成了完整射击过程的稳定性。要求运动员在长期的技术训练过程中,反复地进行动作磨炼,以及心理上的高度适应,才能达到动作高度的自动化节奏及动作的稳定性,进而取得良好的射击运动成绩。
  3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干预手段
  3 1心理控制力相关训练
  3 1 1意志训练
  竞技运动项目本身决定了运动员需具备坚强 的意志力,只有这样才能一往无前,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射击项目更是如此,其枯燥的训练、残酷的比赛、比赛成绩的多变性,使得一些年轻运动员难以适应。然而意志力的日常训练使得运动员可以克服困难,树立完成比赛的信心。在射击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应明确运动员自身的成就动机,明确比赛的目的或目标,在整个训练过程反复地加强思想上的引导,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力,以适应比赛需要。
  3 1 2集中注意力训练
  要取得更高或者更进一步的比赛及训练成绩,射击运动员还需要具备另一种心理素质——注意力,高度的竞技专注度可以有效提高训练及比赛成绩。集中注意力的训练,可以促使运动员对目标的全神贯注,心无旁骛,进而将外物杂念对运动员的影响降到最低,进入最佳比赛状态。注意力的训练可采取意念法,把注意力集中在所要完成的技术动作、技术要领以及自身动作的感知上。做到在比赛气氛热烈、紧张的情况下,调整焦虑水平,不为外来刺激和内在因素干扰,专注于比赛。
  3 2心理反应、感知能力相关训练
  把运动技能训练成条件反射或潜意识行为,是优秀运动员的最佳心理表现。心理反应能力的训练可采取念动训练。运动员在放松状态进行积极的有意识的回忆及想象运动技能,利用大脑模拟技术,并引起相应的神经肌肉的反射,以达到训练心理反应的目的。在射击项目日常训练中应增加冥想训练,在运动员调整到安静及放松的状态时,通过语言引导等方式,促使射击运动员回忆完成整个射击过程中所有细微环节的正确动作,以期重复唤起运动员的心理反应、身体神经、肌肉的感知,帮助运动员达到或加强肌肉的动力定型,此项能力可以在正常训练期间任意时间进行,每次时间10分钟左右。
  3 3动作节奏感相关训练
  动作节奏感的完成是运动员的持枪、瞄准、击发以及保持动作的稳定形成动力定型、条件反射的一种技能。其稳定性起很大的作用,这就决定运动员在竞技时有稳定的心理情绪。正确的动作节奏感辅助训练首先应增加运动员较多的日常训练比赛及交流比赛经验,通过积累比赛经验来提高运动员临场心理素质,稳定运动员情绪,消除紧张的比赛情绪,以达到正常比赛状态;其次,在正式比赛之前,多模拟比赛环境,消除运动员负面情绪。赛前的模拟训练增加了运动员对比赛的适应性,在训练的同时增加运动员对比赛相关干扰因素的抵抗力;最后,调整运动员的动机水平,促进其水平发挥。过高的动机水平会引起机体兴奋性过高,使运动员注意力分散,情绪不稳定,难以控制动作,造成动作质量下降。而动机水平过低,表现为不能充分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导致机能潜力发挥不足,心理能量得不到充分动员,造成运动水平降低。射击作为以复杂、精细动作为主的运动项目,需要较低的动机水平。为此,让运动员学会正确地认识自己,正确对待成与败,始终把自己的水平摆在恰当的位置上。实践证明,只要队员能全神贯注地做动作,不考虑或很少考虑运动的最终结果,一般来说是可以保持情绪稳定的
  4结论
  竞技项目运动成绩的提高,需要运动员去发掘优秀运动员具备的优点,并通过训练吸收其优点,从而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优秀射击运动员具备的三种心理能力为:心理控制能力;心理反应、感知能力;动作节奏感,是普通运动员应积极学习及掌握的心理机能,教练员要积极地把心理素质辅导训练重视起来,并积极地实施到日常训练过程中,为提高射击运动成绩做出贡献。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tiyujiaoyu/99155.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