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6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文教资料
第1篇: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创新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文化素质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所以说,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体现,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更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我国高校应当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进程,本文将从理念创新、队伍完善、方法创新和环境优化四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理念创新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求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要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文化素质不能纯粹以自然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靠个体的感悟和体验来获得和提高,它需要精心设计和安排,以科学而系统的课程体系为支撑,通过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来实现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①
文化素质教育包括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主要是以教师讲授必修课和选修课为主。我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关注第一课堂的理念创新,例如在学分构成上,会因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文科类学生要求选修自然科学领域的文化素质课,而理科学类学生要求选修社会科学领域的文化素质课;且所有学生必须选修素质拓展或创业教育类课程等。这充分体现学校更加注重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和提高,切实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第二课堂的开展主要由共青团负责,高校团委通过开展系列活动,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培养文化素质,提升人生境界。为了充分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部分高校还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为第二课堂的实施效果保驾护航。当然,两个课堂并不是孤立的,而是联系的。我国高校应当构建“两个课堂无缝衔接”的文化素质教育培养模式,促进两个课堂互为支撑、相得益彰,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二、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队伍完善
教师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夯实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履行职责的能力,是推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所谓师资队伍建设,是指通过对教师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加深教师的专业知识、增强教师的业务能力,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的结构,以适应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
在“思想”方面,教师一直存在“重言传、应试、学术;轻身教、素质、应用”的问题。在这些思想的指引下,教师会一味地追求填鸭式教学和应试型教学,忽略理论联系实际,阻碍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全面提高。因此,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中,更新观念是先导,务必转变教师传统的思想观念,站在时代的前沿,对教师“工作”进行重新定位;在“行动”方面,由于文化素质教育具有综合性,所以它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同样具有综合性。教师作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方,队伍素质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成效。因此,教师务必将跨学科的知识融会贯通、加强文化素养的培养、提高教学技能,这些都是帮助教师胜任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法宝。
三、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方法创新
当前,我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正处于一个过渡与转折的十字路口,方法问题更应当被加以重视。教育方法,可以分为显性教育方法和隐形教育方法。所谓显性教育方法是指:充分利用各种公开的手段、公共场所,有领导、有组织、有系统的文化素质教育方法。隐性教育方法,是指教育者、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不直接显露,而是间接、渗透的教育形式,采取迂回、渗透的方式,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其中,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隐蔽性但不乏指向性是其最大的特点。②
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方法上,我国高校历来倾于显性教育方法。如今,新媒体无不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所有学生都成了新媒体上的常客。新媒体在带给我们便捷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三观”产生了强烈冲击,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可以说,新媒体的出现,挤压了显性教育方法的空间。发达国家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上更倾向于采用隐性教育方法。该方法采取利用环境、设计情景等方式,帮助学生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主题教育。我国高校应当立足于实际情况,充分吸取两种方法的优点,实现两种方法的互补,决不能人为割裂二者的关系,更不能片面化和绝对化,以切实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效性。
四、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建设的环境优化
常言道,“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学校的校容校貌,是一所高校整体精神的价值取向,是具有强大引导功能的教育资源。与知识和能力层面的文化素质教育不同,境界层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的熏陶,这种影响是任何课程无法比拟的。因此,营造校园文化环境,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意义重大。我国高校可以秉持“物资环境+精神环境”的原则,致力于营造和谐育人的文化环境。
在物质环境方面,鉴于环境改变的程度越高,则人格改变的程度就越高:一方面,我们可以增设校园文化景点,突出文化个性和人文特色,从总体上提升校园环境的品位、格调和内涵;另一方面,我国高校还应当加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设施的建设与完善力度,并合理利用这些设施积极开展各种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在精神环境方面,为了满足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我国高校应该加强营造精神环境,实现以精神环境带动物资环境。通常,校园精神文化环境包括三个方面:良好的学术环境、教学环境和交际关系。
总之,我国高校应当实现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最优化,以营造和谐育人的文化环境,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的建设进程。当然,文化环境的建设必须服务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本身,否则可能脱离实际、影响成效。
科教兴国的战略指出,我国要在21世纪的国际社会占有一定的地位和具有较强的竞争实力,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基地,是构筑我国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是与创新人才的标准、价值取向及所赋予的时代要求相适应的。知识是能力和素质的载体,包括科学文化知识、专业基础与专业知识、相邻学科知识。能力是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基础上经过培养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能力。其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等学校的薄弱环节。因此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才能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第2篇: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一、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
自主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创造力上,创造力是一种根据已有信息重新组合成新的系统而产生,它具有独特性和新颖性,是有社会意义的产物。大学生的行知反差极不利于提高创新能力,也将是一个较长时期内普遍存在的现象,需要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从而转变这一状况。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我国应对未来挑战的重大选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高校重任在肩。无论是政府还是大学生在自主创新方面要做出成就都必须依靠高校创造的良好氛围和各项成果。德州学院应该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为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而努力。作为创新的最重要的环节,大学生更应该从我做起,养成独立思考大胆创新的好习惯。美国纽约科技大学校长张钟浚认为“大陆学生普遍存在创新能力不够的问题,而中国学生存在的创新性不足,主要是在大学阶段形成的。”可见要想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关键就是要从大学生抓起。
目前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普遍比较低下。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意识到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并试图从各方面来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广大本科生已经具备了这样一种意识:“有了创新灵感还不够,还必须有为之付出代价的思想准备”,他们渴望把自己的创新才华发挥出来,积极吸收新的信息,不断充实自己,但他们拘泥于现实的生活空间,不太关注已有的难以解决的问题。大学生对创新自信心不足,从而凸现出自主创新能力的薄弱。造成这种现状的部分原因归咎于我国传统教学理念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限制。
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措施
从大学生自身而论,虽然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是需要具备良好的外界条件的,但大学生自身必须善于利用这些外部条件,积极主动的锻炼及增强自己的创新素质。大学生要了解自身的特点,包括优点和缺点。大学生创新的优势在于总体素质较高,理论知识丰富,善于接受新事物,能够抓住变化的趋势。大学时代要会学习,更要学会学以致用才能将所学的各种知识相互连接起来,迁移到未来实际的工作中去。从高校方面而论,要进一步改革课程体系,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实行以专业为单位构建课程体系而产生的诸多弊端,本着“厚基础、宽口径”“淡化专业,强化课程”的改革目标,打破以专业设置课程的传统体系,将相近专业合并共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使相邻和相近专业的各学科有更大的空间互相渗透,增加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的选修课。这样通过各学科知识的融合、渗透、转化,使学生形成多学科、多视角的创造思维能力,为其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大的空间。具体操作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
1、拓宽课程选择面,完善课程转换体系,使学生可以跨专业、跨院系学习;
2、开设相关选修课程,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深厚的文化底蕴;
3、实施主辅修学习制度,加强复合型人才培养。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跨学科、跨专业修读喜欢的辅修课程、辅修专业和第二学位专业;
4、实施第二课堂培养计划,将第二课堂开展的思想教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文化体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纳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将课内培养与课外培养相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5、开设“创新学”课程,训练学生的灵活性思维、求异型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逆向思维;开发他们思维的灵活性、精确性、敏捷性及变通性,激活他们的创新潜能和创新的主动性,掌握创新思维的策略。
三、结语
高校应围绕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组织成立大学生科技活动小组,提高教师参与大学生科技活动的积极性。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的国际、国内开展的学术讨论大会和竞赛等;另一方面,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综合竞赛,促使各类顶尖人才脱颖而出。
随着社会与高校的联系日益密切,企业、专业研究机构等与高校的合作不断加强,高校应积极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践平台,这种强调在广阔的社会环境里进行具体实践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方法也已逐步被接受。学生参与学校与研究机构的项目研究、到院校与企业建立的实习基地实习、到公司企业参观学习等,不仅可以辅助课内教学,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拓展相关学科的知识面,协助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而且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态度作风、人际交往能力,都能起到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