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一、导言
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和引导者,尤其是对小学生而言,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如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如何在课堂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事实上,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教师首先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学教育过程中的问题——以试卷评讲课为案例
案例一:
一位小学老师刚接了一个新的班级,对学生们的一切了解得还不是很透彻,由于班级人数很多,看到教室里密密麻麻的学生,老师心急如焚。每当看到有学生在课堂上无精打采,问而不答,启而不发,甚至不听讲做小动作,说话的样子,老师就不愿接着讲课。他也不知道是教学导向出了问题,还是学生实在太难教。他迷茫,反复地琢磨,思考这个问题……
在教学的第一单元检测过后,是一节试卷讲评课。这位老师按预设的进度上课不到五分钟,一个同学就把他那张100分的试卷拿在手中摆弄,并不时地找别人窃窃私语,并相互挤眉弄眼……这些样子哪像是在课堂上,简直就像是在游乐场!老师不由得怒气冲天,一声大吼:“站起来,你看你,哪像个听课的样子?”谁知道学生晃悠悠地站起来,满不在乎地说:“老师,这些我都懂了,我可以不听吗?”老师听了气得两眼直冒金花,却也一时无话可答……
由于试卷还没有讲完,老师没再理他,接着评讲卷子。由于刚才的一幕,有几个九十多分的同学也开始摩拳擦掌的,同学们听课的状态一点也不好,老师能感觉到他们是人在教室心在外,根本没有认真听。于是下课后老师找他们谈心:“你知道检测后,每个同学的试卷,我一张张批改、一题题地分析、统计,为了讲评试卷,这一节课我花费了很多时间。可你们倒好,上课不注意听。你能体量老师的苦心吗?”他们一直低头不语,直到最后,一个同学才说:“老师,我可以给你提个建议吗?”老师点了点头,他说:“以后上课,我懂了的问题就可以不听,行吗?”
“什么?什么?懂了的问题可以不听?”这句话如炸雷般一直萦绕在这位老师的耳旁,当时就气得快要吐血了,强压着怒火让他离开。
几天,老师心情都无法平静,简直无法无天,学生竟敢不听老师讲课,而且还是评讲考试后的卷子。生了几天气,他不由得静下心来,反省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我做到了吗?注意学生的上课需求,我做到了吗?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我做到了吗?学生渴望丰富多彩的课堂,我做到了吗?
案例二:
又是一堂试卷讲评课:这位老师换了一种教学方法,他让学生拿到试卷后,自己先改错,寻求失误的原因。不会做的题,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互相讲解,也可以与老师一起寻找答案。成绩优秀的学生很快就完成任务,争先恐后地要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老师笑了,开始心安理得地坐在学生的座位上,看着学生在讲台上眉飞色舞地述说自己的想法,其他有不同见解的学生也不甘示弱,不时提出疑问,整个课堂有时就像在吵架……同学们争论得面红耳赤,谁也不甘落后,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同学也跃跃欲试。看到这一切,老师明白这才是他们喜欢的课。
三、小学教育建议——基于试卷评讲课案例
通过以上两个案例可以看出,两种不同的教育方法,第二次课堂上的争论吵闹与上次课堂上的学生茫然走神、窃窃私语是截然不同的两堂课。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便会在浩如烟淼的知识海洋里乐学好学,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目的。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激发学生内部情感十分重要,在以上两个案例后,这位教师不断地反省我的课堂,根据班上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现状,他上课更加注重学生的思想动态,围绕学生的需求来设计的教学,效果果然不一样。因此,我们在小学教学中,针对小学生心理发育不完善的情况下,应该以平等的心态去和学生交流,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案,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最为欣赏的。
1、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可提高教学效果,减轻教师的负担,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可喜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注重交流学生的选择,从简单到困难,注重积极的课堂评价,肯定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不仅要让他们享受到学习和成功的快乐,更要让他们主动的去学习。
2、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关键的,决定了学生的长期、持续的学习状态,老师的指导和监督是非常有限的,而且是一时的,只有首先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习惯,学生才是真正具备了学习能力,老师的教学也会越来越轻松。
3、教师一定要帮助学生们树立我能学、我会学的信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现在的小孩都是在几代人的宠爱中长大的,没经过什么挫折和困难,尤其是小学生,当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就很容易放弃,养成教师教、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养成一定的依赖性,缺乏对自我的信心,生怕自己的尝试会失败。因此,在日常的教学和与学生相处中,老师应该注重以表扬和指导性评价为主,不断激励学生们树立我能学、我会学的信心,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新的尝试。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6360.html
上一篇:在小学教育管理中教师该怎么做
下一篇:小学教育特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