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跨塘实验小学是一所始建于1912年的百年老校,有着丰厚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随着园区城乡一体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对小学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学校,改变生存状态和发展的行走方式刻不容缓。于是,我们立足本土,着力分析并充分挖掘地域人文教育资源,编写乡土德育教材,努力打造学校特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自编乡土德育教材,挖掘深厚吴文化底蕴
传承经典开发《吴文化100课》校本教材
吴文化博大精深,学校集中骨干力量,借力苏州吴文化研究所,结合吴地特色和学校实际于2006年开发了校本教材《吴文化一百课》一套五册。2012年,学校对该教材进行修订、再版,并出台配套的课程标准,根据各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把古镇沧桑、苏城印象、姑苏人物、吴侬软语等十大类知识循序渐进输送给孩子们。
点亮课堂创编吴文化精髓《苏艺三编》
学校高度重视吴文化艺术普及教育,我们开发了《苏艺三编》校本教材,将吴文化中的精华——昆曲、评弹、桃花坞木刻编入教材,纳入课程。我校是园区唯一一家“苏州市未成年人昆曲传播基地”。我们还原创编制了适合小学生的“昆曲操”,集昆曲武生、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同时还相继出版《武术》、《足球》等校本教材,有效促进学校吴文化的发展。
牵手世遗,拓展吴文化双语教材《苏州园林》
为了将吴文化做精做细,学校将研究的触角延伸到世界文化遗产教育,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世遗培训与研究中心合作,在专家指导下,编写双语版校本教材《寻访世遗精华:苏州的园林》,意在唤起每一个跨小人对世界遗产——苏州园林的保护意识,同时也让吴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借力课题研究,深化乡土教材特色教育活动
2012年5月,跨塘实验小学有幸成为江苏省教研重点课题《地方性知识观下中小学乡土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子课题研究学校,成功申报了子课题《<吴文化一百课>实施有效性的研究》,在专家的指导和引领下进一步深化乡土德育教材——《吴文化100课》的实施。
打造园林式的校园环境,漫溢典雅的吴文化韵味
“硬环境”凸显育人氛围。如今的跨小,长廊上宫灯、挂帘、栏杆具有苏州园林风格,豆园中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花木布局,梅园、桂园的鹅卵石小路蜿蜒曲折,生态园池水荡漾,竹园曲径通幽,一个个休憩的亭子和长凳长廊有情有趣,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吴文化风景图。
“软环境”提升育人品质。学校的吴文化长廊、各班的吴文化宣传园地,或是吴文化专题网站,每一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向师生传达出“吴文化”的教育信息,师生们由衷地感触吴文化内涵的博大精深。
多样性的研究团队,推动了吴文化特色发展
构建梯队求发展。学校成立以一把手校长为组长、各部门领导为中坚力量、艺术学科教师为主要成员的学校特色领导工作小组,积极构建校内研究梯队。不定期地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开展校际间的“吴文化”互访活动,追寻吴地文化足迹;邀请吴文化研究专家莅校指导,把吴文化的温文雅致融入每位研究者的血液。目前,一支业务水平高、创新意识强的吴文化特色指导教师队伍已经初步形成。
外聘专家促提升。学校从江苏省苏昆剧团、苏州评弹博物馆、苏州群艺馆、桃花坞木刻社等单位聘请了专业人士来校组成学校专家团,定期辅助我校开展吴文化艺术社团活动,同时邀请专家来校开讲“吴文化大讲堂”,培养了跨小孩子们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操。
借力课题研究,多途径拓展乡土德育活动
通过课题研究,结合《吴文化100课》设计《吴文化教育指导计划》,及制定各年级的“吴文化”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完善“吴文化”教材,并寻找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教育教学的结合点与切入点,充分利用班队课、美术课、音乐课、综合实践活动等使“吴文化”校本课程系统化。
通过课题研究,注重学生的学习乡土德育教材内容的指导,结合课堂教学开展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的设计,进行走访、参观、调查等,拓展学习途径,搭建主动学习的平台。
通过课题研究,建立以“吴文化”为主题的校园网站,形成互动式的信息通道,利用网上资源的共享和交流,进一步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乡土德育活动的作用,实现吴文化传统特色教育的信息化。
依托木樨课程,追求乡土德育特色适性发展
从2015年上半年起,在园区教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各校全面建构切合本校发展特色的课程体系,对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及国家课程进行有机整合。由此“木樨”课程应运而生。
鉴于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木樨融合了吴文化的清新典雅,更是苏州的市花,她温婉含蓄的气质正是我们希望通过木樨课程的推广,培养精巧雅致、秀外慧中、崇文包容的跨小师生。木樨的隐性品质也更能彰显百年跨小的古韵今风。因此,“木樨”课程的由来,也是架构在乡土基础上的。
聚焦顶层设计,完善木樨课程图谱
整个木樨课程的设计规划是立足校内,结合学校实际,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基础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等开发为主、努力构建一个既有知识传递、又具有能力培养等多功能的课程结构。我们将乡土教材中的吴文化教育更加深入,辐射到了基础性课程、学生成长课程中。
至美课程,尽展吴文化魅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对原有校本特色课程《吴文化100课》、《苏艺三编》、《足球》、《武术》、《寻访世遗精华 苏州园林》进行了全面架构和统整,以促进学生发展需求为宗旨,将苏式六艺纳入“木樨课程”中拓展体验课程之 “至美课程”,设置全校性特色必修课和选修课程,将特色教育与课程教育、课外活动相结合,做到校有特色、班有特点、生有特长。并联合“桃花坞木刻年画室”承办市区级“传统工艺”传承活动,着力创设一个生生学“吴艺”的浓厚教育环境。
几年来,跨塘实小吴文化乡土德育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的,我们有教材,有课程标准,有课题引领,有课程支撑,全面开展教育,从校园环境到吴文化校本教材,从特色课程到专项活动,演绎了吴文化特色办学的不一样的精彩。如今跨小的每位学生均能掌握一样或多样吴文化的技能,或评弹昆曲,或国画书法,或桃花坞木刻等等。学校也实现了从一个乡镇农村小学到现代化实验小学的华丽转身。我们将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开拓创新,让乡土德育走向学校的更深处。
作者:俞清 来源:华人时刊·校长 2016年5期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7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