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若干问题初探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若干问题初探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以及全国师范教育体制的调整,师范教育体系从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最终向一级师范过渡,使师范教育的重心逐步上移,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规格和学术层次,这不仅符合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总体方向,也符合国际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但是,小学教育专业,在我国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是一个全新的专业,整个工作尚处于试验、探索阶段。诸如专业性质、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问题都亟待我们去探索和研宄。本文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就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建设的主要问题作初步的探索。

 

  问题研究的历史背景从80年代初至今,我国高师小学教育专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部分省市到全国普遍展开的探索试验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民间协作试验阶段(1984年一1991)

 

  试验从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中心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开始。1984年,江苏南通师范正式开始试验,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培养专科程度的小学教师。1985年上海四师升格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为全国第一所专门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高等师范。同年,北京第三师范、南京晓庄师范、无锡师范、广州师范等学校也分别开始了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试验。

 

  2.国家立项试验阶段(992年一1997)

 

  在总结前段试验的基础上,1992年和1994年,国家教委先后批准全国65所中等师范开展培养专科程度小学教师的试验。我校系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参与试验的29所师范之一,也是准许独立颁发小教大专文凭的5所学校之一^1992—1998年,我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实行三二分段制,根据我省小学师资需求状况,实行大文大理,综合发屐的培养模式,同时又有学科侧重,开办了中文、数学、音乐、美术四个专业。1999年兼招高中(中师)毕业生,兼招高中(中师)起点三年制学生。至今招收小教大专生八届,学生2219人,己毕业三届,440.在近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形势下,我校学生以思想品德过風专业基础扎实,特长突出,综合素质好而受到社会欢迎。己毕业的440名学生中有262人被中央在湘单位、省属单位及长沙市教委择优录用,优分率达60%,为我省小教大专试验的全面展开积累了经验,起到了应有的示范作用。在8年来的小教大专试验中,我校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综合培养,分科发展,一专多能,各具特长的培养模式。与此相适应,我校建立了由基础课、专业课、活选修课相结合,基础课、专业课与活动课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20003月,经教育部批准,我校独立升格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成立了文史、数理、信息技术、英语、艺体五个系,开始了小学教育专业试验的新阶段。

 

  3.深化提高试验阶段(1997年至今)

 

  1997年,根据国家教育部提出的在师范教育体系格局调整中,将小学教育专业纳入普通高等教育的范畴,把10余年来我国培养专科学历小学教师的探索试验加以总结、提炼、规范和推广,同时进一步探索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试验研宄的要求,由师范教育司组织,成立了以马立司长为组长,由北京、上海、江苏、辽宁、浙江、吉林等省参加的培养本专科学历小学教师专业建设研宄课题组。1998年,南京师大与南京市教委联合在晓庄师范筹建了晓庄学院,率先在全国进行培养本科学历小学教师的试验。1999年,北京、上海、无锡、常州、杭州加入了试验的行列^20006月,全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协作会首届年会在首都师大初等教育学院召开,我校以正式代表的身份出席了会议。至此,历时16年的我国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己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建设仍处于开创阶段,研宄本科学历的小学教师培养问题己成为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

 

  问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哮教育本科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

 

  (_)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定位

 

  把小学教师培养纳入高等教育体系并当作一个专业来建设,首要的问题是给这个专业以准确的定位.对专业特性的深刻认识和准确定位,将有助于专业建设有序而高效地进行,有助于一系列培养方案的顺利制定。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定位,必然涉及到它的培养目标,即培养什么样的小学教师。过去我国小学教师由中等师范培养,中学教师由高等师范培养。现在,小学教育专业进入高等教育层面,但它是源于中师的高等教育的新专业,仍然必须坚持为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方向。但己纳入高师系统的小学教育专业要求我们培养全能型的,即有能力承担多门小学主干课程并具有某项专长和一定科研能力的小学骨干教师。据此,我们可以在高师与中师的结合点上,从以下三方面给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定位:

 

  定性在教育。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从属于高等师范教育体系,培养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教师。定向在小学。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面向小学培养教师的,是为小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服务的。定格在本科。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在高等教育框架内来建设的,是按培养本科学历人才的标准来培养小学教师的。因此,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是高等师范教育体系中一个源于中等师范教育的全新专业。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

 

  高学历小学教师的培养目标仍然是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的合格小学教师,但其内涵与过去中师培养的小学教师有所不同。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当代小学教育对新型的小学教师提出的特殊要求。这种新型的小学教师的特质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1.知识能力结构综合化

 

  小学教育极强的综合性,要求小学教师既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又要具有多方面的能力。这就要求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新型师资的知识、能力结构高度综合化。具体要求是:将一般文化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加以综合,形成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将教育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加以综合,形成综合化的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小学教育实践层面上的综合,形成新型小学教育师资的知识能力结构的综合化。这种知识能力高度综合化的特质就决定了我们在制定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培养的系列方案中必须体现其综合性。

 

  2.职业技能专长化

 

  现代教育改革最根本的变化是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教师教育转变为以认知科学和质量的研宄为基础的教师教育。在这一转变期间所期待的教师应由过去的作为技术员的教师转变为作为专家的教师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构建完整的职业技能学习训练系统,通过提高职业技能的训练规格,提升教育类课程的知识层次,强化教育的实践功能,从而使培养出的新型小学教育师资具有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现代教育基本理论、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与教师职业基本技能,具备从事21世纪小学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的能力以及教育科研能力。

 

QQ截图20160318105424.png


  3.师德素质职业化

 

  小学教育工作的艰苦性、复杂性,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具体性、细微性等方面的特点,决定了小学教师这个群体的敬业精神与其他教师群体的不同之处:除了从共性的角度培养他们敬业崇德、为人师表的职业意识外,还应教育本专业的学生追求更多的奉献精神,更细致的关心,更充分的耐心,更强烈的爱心。在正确的专业思想指导下,广泛地参与小学教育实践,全身心地融入到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最终形成对小学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并将这一追求内化为持久的职业信念。

 

  二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的原则

 

  根据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

 

  1.思想性原则。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注重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注重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良好师德的培养;注重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

 

  2.师范性原则。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高学历的小学教师,课程设置必须紧紧围绕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的需要,突出小学教育的特点,坚持为小学教育服务的方向。

 

  3.综合性原则.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出高度综合的整体化趋势,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应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这不仅包括文理之间的相互渗透,也包括文科各学科之间和理科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依据21世纪小学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学生的通识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生整体素质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

 

  4.实践性原则。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应同时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准和从教实践能力的提高,遵循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针,使学生既具备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又具备良好的从教实践能力,并通过实践将知识内化为教师素质。

 

  5.层次性原则。小教专业本科毕业生要在整个智能结构上有别于中师和师专毕业生,这是不断提高小学教师学历层次的内因。未来的小学教育需要什么样层次的教师呢?有关调查表明,未来的小学教育需要研宄型的教师,它要求教师具有强烈的科研意识,自觉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作科学研宄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完成某项教育教学任务。有人这样形象地说:本科小学教师,就相当于高校的具有研宄生学历的教师,与原低学历的小学教师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他们应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为了满足这种高层次的需求,在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建设中,我们应加强小学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等相关课程的建设。

 

  6.前瞻性原则。课程设置应以邓小平三个面向的现代教育思想为指针,以培养21世纪高层次小学教师为目标,充分考虑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发展的需要,有适当的超前性。

 

  ()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

 

  根据上述原则,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结构可以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

 

  1.公共基础课:即大学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政治、外语、计算机、体育等课程。这部分课程主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健康的体魄,使用计算机和外语交际的能力。

 

  2.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大学中文和数学学科方面的基础学科课程。这一部分课程主要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教育理论、中文和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3.专业课:主要包括小学生心理学、小学教学论、小学语文教学法、小学数学教学法、小学教育科研方法、小学教育心理学和小学心理教育等课程。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并形成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从教技能,同时在中文和数学方面得到进一步学习。

 

  4选修课:这一部分课程又可分为定向选修课程和任意选修课程。通过这部分课程的学习,开阔学生视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专长,进一步完善他们的知识结构。

 

  5.实践课:包括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等。通过实践课,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设置课程方案时应妥善地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

 

  1.小学教育本科专业与中师小教大专的关系

 

  小教本科专业是在原小教大专和中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们都属于小学方向,为小学教育培养师资。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质和量的差异。这种量的区别不是简单的学制的延长和某些方面知识量的增加,小学教育本科专业毕业生要在整个智能结构上有别于小教大专和中师毕业生。他们应不仅满足于能教课、教好课的水平,应能真正懂得小学教育教学规律,掌握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进行反思和研宄,不断地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要求我们既要注意发扬中师三字一话等小教职业技能训练的传统优势,又要跳出中师技工型的培养模式,努力达到相应本科专业中主干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切实加强小学教育理论和教育科研方法等相关课程的建设。

 

  2.教育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求我们在重视学生某方面学科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同时,加强教育理论课的建设。有关专家认为:教育理论和技能课的设置应不低于总课时量的25%,这是由小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决定的。小学教材中的文化知识本身难度不很大,而难的是怎样把知识传授给接受能力还比较低的小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从这种意义上看,小学教育专业应比中学教育专业的师范性更强。小学教师应具有更高的教育、教学水平和艺术。有人打了这样一个比方,就象医生给成人看病时,可向患者询问病情,而给婴幼儿看病,由于他们不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病情和感受,所以就需要儿科大夫有更高的医术和诊断手段。这便是小学教师比其他教师的高明之处,难怪中外教育家大都具有丰富的小学教育实践经验。鉴于此,我们应大力加强教育理论课程的建设。

 

  3.博与专的关系

 

  小学教育专业采取综合培养、一专多能的培养模式,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具有综合性,这正是它与高师中的中学教育各专业课程设置的主要区别。综合培养要求学生做到一专多能,所以课程设置中应注意处理好博与专的关系,要分清主次。力求博而不杂,专而不窄,既要考虑让学生有广泛的基础知识,又要考虑到学生在某一学科专长的发挥,为学生在某一方面深入系统的学习和研宄打下基础。我们可以通过设置综合课程来解决的问题,通过设置分科选修课程来解决的问题。

 

  4.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关系

 

  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应在加强专业理论课建设、使学生努力达到(或接近)师范院校相应本科专业的理论高度的同时,注意加强实践课的建设。这主要包括教育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等内容。通过强化实践课,在提高学生学历层次的同时,切实提高他们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

 

  5.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关系

 

  小学教育专业是高等教育中增设的一个全新专业,也是专业性很强的一个专业。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科研等方面,应做到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紧扣师范性,这是由学校属性和培养目标所决定的;提高学术性,这是高等教育发展所必需的。因此,我们在强调学术性时,不可片面追求纯专业的学术性研宄,而应提倡针对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探索小学和师范教育教学的特点与规律。

 

  当然,全新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一个复杂的课题。它不应该是中师、师专或师院有关课程的移植或删繁就简,而应是按照高学历小学教师自身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新要求,在重新设计各门课程大纲和编写教材的基础上,对这一专业的课程体系实现全新的整合。这正是成功地建立起小学教育本科专业科学体系的难点所在。我们应正视这一难点,在边探索、边试验、边修改的过程中让它早日完善。在探索过程中,我们应注重改革重复和陈旧的课程体系,增加科技前沿知识,综合实践教学内容,加强学科渗透,强化基础课,增设综合课,革新教育课,最终建设科学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7878.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