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特级教师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教师选拔、表彰和认定制度。我国自1956年产生第一批特级教师。[1]1978年12月17日,根据邓小平同志的提议,教育部、国家计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评选特级教师的暂行规定》,对特级教师的评选目的、评选对象、评选条件、奖励办法以及评选办法等都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标志着我国特级教师制度正式建立。特级教师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崇高荣誉,是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优秀代表,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宝贵财富。研究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可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教育、培养、培训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着重对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适应期、关键期和突破期进行初步分析。
一、适应期
关于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国内外已有不少研究成果,比如道尔顿等人的阶段理论、AAPA阶段理论、本纳的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休伯曼的教师发展阶段理论、GST阶段理论[2]和王铁军教授关于名校长名教师教育生命周期的理论[3]、中小学教师发展五阶段论[4]等。在所有这些理论中,“适应期”皆被认为是中小学教师(包括特级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起始阶段。所谓适应期,是指特级教师刚走上教育教学工作岗位,在他人或组织的带领和帮助下开始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时代需要和风尚、重要事件和人物、所处区域和学校、持续时间长和短等,都将对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时代需要和风尚”的影响尤为重要。
马克思曾经明确指出:“正如爱尔维修所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也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5]人才的成长与成功,总是与一定的时代需要和风尚联系着,教育人才和特级教师的成长同样如此。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因为时代需要和时代风尚孕育并成就了特级教师。
著名特级教师魏书生怀着“对教育火一样的热情”,从1971年11月至1978年2月,以平均半个月一次的频率,用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要求从事教育工作,要求做一名教师。[6]终于在1978年2月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获准调至当时的盘山县第三中学当一名语文教师,开始了他教师职业生涯的“适应期”。这时,伴随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教育逐渐成为改革的重点,“尊师重教”、“教育优先”开始成为社会和时代风尚。在这一背景下,魏书生开始琢磨教学改革。他一边读书、写作,一边进行教改实践,从多方面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己的教育思想,尝试打破常规走出新路。有一次上完公开课,听课的教师全“傻”了:“魏书生这是怎么啦?这样上课……”“乱糟糟的,像上课吗?”“也没分段,教学任务完成了吗?”评课活动快结束时,一位四十开外的中年人平静地说:“我不代表教研室,只谈谈个人看法。现在咱们国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改革开放作为国策定了下来,经济需要改革,教育、语文教学当然也需要改革,这一点大家比我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讲,书生的教法体现了改革的勇气。要知道这个初二(7)班水平差,讲深了,他们接受不了。书生教了一个成绩较好的班,他没有在那个班上公开课,这本身也是一种改革。我个人也从事了多年的语文教学,过去一直按传统套子走路,现在看来不行了。”支持魏书生改革的是县教育局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孔祥忠。魏书生是他发现的,这次上公开课的任务也是他给的。就这样,魏书生对语文教学进行了初步的改革,开始了旨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自学能力的教改实验。1979年,他没批改过一本作业,没批改过一本作文;除统考外,他也没搞过测验、考试;一学期的教材,他只用30多节课就讲完了。但是,这届学生的语文成绩在县里却遥遥领先:参加县里中学语文能力测验,获得第一名;参加全县30所中学“听说读写”竞赛获第一名;升学考试成绩比重点中学平均高7.8分。1984年8月12日,中共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联合作出《关于开展向魏书生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同时,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魏书生“特级教师”称号。他还被评为“省特等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班主任”。在全社会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时代风尚引领下,顺应当时的社会和时代需要,魏书生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成就了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成就了他的一届一届学生。[7]
魏书生的成功案例充分说明,时代需要和时代风尚造就人才。一般而言,时代的需要和时代风尚形成了“时代性机遇”。而每一次大的“时代性机遇”都会造就一批成功人士。这种“时代性机遇”可能存在于教师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但是,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适应期能不能准确认识和把握时代需要和时代风尚,能不能及时有效地满足时代需要,顺应时代风尚,直接影响着适应期特级教师发展的高度,也决定着特级教师专业成长适应期的长短。有调查研究表明获得特级教师这一荣誉的平均年限是19.85年,最短的是10年,最长的是32年。[8]
二、关键期
根据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的研究,禽类动物认识并追随母禽存在“关键期”现象。刚孵出的幼禽会在出生后很短的一段时间会内追逐自己的母禽和同类,若错过了这一关键期,便很难再学会此类行为或“刻印”自己的母禽。发展心理学家将动物发展的“关键期”概念引入心理学研究领域、认为人的心理发展也存在关键期现象。在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错过这个关键期,个体心理某方面潜能的发展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甚至于根本达不到应有的发展水平。人才学研究也表明,人才成长过程符合“才能萌发的递减规律”。即在人生的早年阶段,存在着才能萌发的关键期。如若在关键期为其提供丰富有效的刺激,某种才能就会获得较好的发展,成为优势才能;如若错过这个时期,那么这种才能将会被抑制。错过的时间愈久,才能发展的可能性愈小,总的来讲呈现出一种“才能递减的定律”。[9]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过程也符合这一规律。换言之,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也存在着“关键期”现象。有调查表明,42.3%的特级教
师认为,自己成长最快的阶段是入职后的6~10年;24.3%的特级教师认为,自己成长最快的阶段是11~15年;20.7%的特级教师认为,自己成长最快的阶段是1~5年;还有11.7%的特级教师认为,自己成长最快的阶段是16~20年;认为是21年以后的比例只有0.9%。由此可见,近90%的特级教师认为,入职后的前15年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快速成长期;在15年中,第二个5年(入职后的6~10年)是他们专业发展最为重要的时期。[10]这就是特级教师专业成长的关键期。
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特级教师,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这种“质变”往往发生在“关键期”内。在这个“关键期”内,如果对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扶持,那么将事半功倍;相反,一旦错过这个成长关键期,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障碍就难以克服。因此,学校对教师的成长应该有一个长期、持续的关注,不断施加积极影响,为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铺路架桥”。
著名特级教师上海曹杨二中的王伟娟老师认为,教师专业成长过程需要内力的作用,也离不开外力的推动。内、外力的结合,就会减少成长过程中的阻力,产生成长过程中的加速度。她认为自己专业成长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有来自多方面的推动力。在其教师生涯的“哺乳期”(本文称“适应期”),遭遇了“提前断奶”的推动。1984年,刚工作一年的她,参加了华东、中南十三省市中青年教师作文教学比赛,悲壮地上场又带着伤“凯旋”了。说“凯旋”,是因为获得了其教师生涯的第一个奖项;说“带着伤”,是因为这次比赛由于自己不会写论文而只得了个单项奖,受到了“刺激”。正是这种深刻的“刺激”,激发了她的内需,知道在教育教学之外还有个“教研”。由此看来,在她教师生涯的哺乳期,“提前断奶”让她有了“饥饿”的感觉,让她主动觅食、进食甚至自制食物,以满足成长的需要,也成就了其“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本领。在王伟娟教师生涯的低谷期,曾遭遇了“赶鸭子上架”的驱动。1985年,王伟娟荣获全市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后来又连续几年荣获五校联赛和区、市各级各类比赛奖项。其后,王伟娟进入了教学生涯的“七年之痒”,其迅猛的专业成长势头又因进入恋爱、结婚、生子的人生阶段而被暂时“遏制”,进入专业发展的低谷时期。1990年1月,王伟娟被委以重任,担任语文教研组副组长,并负责学校初中部的工作。此前她从来没教过初中语文课程。在多方推力的作用下,王伟娟踉踉跄跄地“爬上了架”,小心翼翼地稳步走了4年后,1995年,王伟娟又担任了语文教研组组长,承担起了整个语文教研组的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任务。回首往事,王伟娟认为,假如没有当年的赶鸭子上架,仅凭个人对教育的热情,当然也会走出教育的“低谷期”,但肯定不会这么快。整整一轮的初中语文教学和语文教研组副组长经历,使她不仅熟悉了初中每个年段的教学工作,了解了教研组长的基本职责、必备素质和基本工作规程,而且使她在语文教学和培养“小作者群”方面开始形成特色和优势并取得骄人成绩。显然,这段时间的经历为她后来把握整个中学阶段语文教育,全局性地思考语文教学问题,并独当一面地承担教研组长的重任等,都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在王伟娟教育生涯的“瓶颈期”,则受到了“领衔主持”的推动——先后担任了区名师工作室区特级教师工作室领衔人,上海市第二期语文名师基地主持人,这些都有助于她较快地突破成长的“瓶颈”,为她的后续发展注入新的成长动力。
对中小学教师而言,其专业成长一般要经过十年以上的磨炼,才能将原有的专业知识与中小学教学的实际挂钩、接隼,积累起初步的教育、教学经验,为其日后的专业成长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这里,外部机制能否有效地帮助、推动教师,是教师能否缩短入职适应期和成长关键期的重要因素。
三、突破期
从时间的维度考量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还存在着一个克服教师职业懈怠、突破专业发展高原平台的时期,可以称为“突破期”。在此期间,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能否取得突破,主要与其职业理想的确立和职业规划的制定、执行与反思的水平相关。苏州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张援根据自己的成长经验提出,青年教师要想获得职业生涯的突破,首先要有职业规划。要根据自己的职业理想和学校、学生发展需要,制订符合自身实际和学校、学生发展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并通过努力一步一步去实现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个教师,30岁前要达到什么目标,40岁前要完成什么等等,都要通过规划尽早确定下来并不断地鞭策自己,反思自己,警醒自己,提高自己。要根据规划目标经常回头看看那些事情还没有做或没有做好,向前看看应该马上做什么等等,这样才会离自己的职业理想越来越近。[11]
一个教师当他登上一个成长台阶后,往往会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兴奋,也会因工作具有挑战性而努力学习。但当他自认为掌握了工作的全部技能时,如不继续探索新领域、新模式,其专业成长与发展就可能停滞不前。在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这种停滞不前的现象被称为“高原现象”或“平台现象”,这一阶段被称为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高原期”或“高原平台期”,也有的学者称之为“不成长期”、“重新评价期”或“职业危险期”,是几乎所有的教师在专业成长与发展过程中都可能遇到的。作为资深教师,他们会因自身的经验及资历而自以为是,也会因“职称”到顶而不思进取;会因自己对岗位和工作的熟悉,对“小环境”的所谓成就,其实主要就是职务或职称上的成就而骄傲自满,也会由于满足于已有的成就或地位产生“职业懈怠”的心理,从而失去进一步成长与发展的动力和可能。这些不良心理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无疑是消极的甚至是危险的因素。从一定意义上讲,大部分教师之所以不能成长为特级教师,可能就是因为终其一生都无法突破这一发
展的“高原平台”[12]。一个能不断超越其教育人生从而获得成功的特级教师,一般任职20-30年,年龄约在40-55岁时,属教师工作最佳状态阶段。此阶段教师的特征是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风格与模式个性化开始凝练并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观点,教学与科研成果丰富且有一定分量,在校内外有较大影响。这时,他们的心理需要主要是成就需要,希望发挥潜能,形成特色,成为同辈中的佼佼者。为此,他们会孜孜不倦,乐此不疲。在一次教育科研沙龙活动中,曾有人问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一个问题:李老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经历过成长高原期?如果有的话,是如何突破的?李吉林老师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阐述了自己的重要观点:在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中也存在过“高原期”或“平台期”,突破专业发展高原平台期的关键有两点:一是专家的鼓励和指点;二是自己的开放观念、开放心态。著名特级教师李庾南,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也坚持认为,在专业成长与发展历程中,也曾多次有过自我突破,从而实现了从教生涯中的三种境界:从“将教师当作职业”到“将教师当作事业”再到“将教师当作艺术”的持续的自我追求、自我提升和自我超越。
总之,每个特级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积累和磨砺。能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及时抓住时代机遇,快速超越入职适应期和高原平台期,科学把握自己的关键期和突破期,决定着特级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速度、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