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 > 自觉坚定地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自觉坚定地推进素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一、“学有优教”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新目标
    基础教育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让我们鼓舞和自豪。但是今天人民群众已经不满足于学有所教、仅仅获得受教育的机会,而是愈来愈迫切地期望学有优教、接受优质教育。学有优教,是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目标、新任务,其内涵很丰富,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对“优教”也有不同的理解。从基础教育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打基础、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基础的本质功能来看,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学有优教的核心内容,是实现学有优教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成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深化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任务。
    二、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一个老问题,更是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克服的难题
    长期以来,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下,我国基础教育一直存在着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生身心压力太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快乐、身心发育受到影响的不良倾向,并且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毛泽东、胡耀邦和江泽民分别在1964年、1985年和2000年对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过批示,并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得到发展。为了纠正和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学生全面发展自主生动发展受到严重束缚、课业负担过重、身心健康受到影响的倾向,遵循党的教育方针,贯彻邓小平提出的教育“三个面向”的战略思想,素质教育的理念和推进素质教育的改革实践应运而生。素质教育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的思想,坚持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独立自主、创造性、生动活泼地得到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是对“应试教育”的纠正,更是对教育本质功能的回归。只有全面、切实地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有效地克服影响青少年健康快乐成长的种种不良倾向,真正做到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成长为全面发展的、能推动未来社会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和政府及时总结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经验与理论探索,于1999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高举起了实施素质教育这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的旗帜。
    三、当前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自觉坚定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来,素质教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趋于统一,并且写入2006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标志着素质教育开始步入依法推进的轨道。抓住关键环节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各地和广大中小学积极进行教育改革新的探索,涌现出一批典型,积累了许多经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和突破口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走过10年不寻常的历程,取得了显著成绩。先进教育理念通过课程改革得到广泛传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新课程体系基本建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积极推进,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高度重视;注重学生成长过程和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正在形成;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积极的变化,教师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尤其令人欣喜的是,课改的主阵地、学生成长的主园地——课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代替了僵化的教学模式,生成性教学打破了课堂的安静,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取代了知识技能的‘专利’地位,教材由‘圣经’转变为师生对话的文本,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取代了单一的知识灌输,教与学关系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1]这样的课堂,追求的是“满足学生学习需要,让学生体验成功”。在这样的课堂里学习,学生能够学得主动,学得生动活泼,能够体会到学习的愉悦。
    近年来,推进素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素质教育的全面深入实施十分复杂、极其艰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影响着人们的教育观念,现实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人们的教育行为。以升学为主要目标的“应试教育”仍然严重影响着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与以往不同,今天人们追求的升学率和升学目标不仅仅是考上高一级学校,而且是考取名校、重点学校、示范学校。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以及独生子女社会的来临,不少地方应试压力不断加大,学生学业负担有增无减。从课内、校内延伸到课外、校外,从高中、初中下沉到小学甚至学前教育。面向中小学生的社会补习、培训、家教愈来愈热,“择校热”不断升温,从择校到择班、择师,不少家长陷入“升学焦虑”。家长感到焦虑困惑,学校感到无奈。许多校长、教师违心地做着给学生加压的事情,明知不利于学生成长,可又不能不做。这种困惑和无奈是对实施素质教育的放松和放弃。
    这种现象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也发人深省。它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了推进素质教育的紧迫性和艰巨性。素质教育观念虽然被普遍接受,但知和行、认识和实践之间存在着很大的距离。实施素质教育的退却和弃守,受到直接损害的是学生。要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必须坚定不移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对此,我谈三点想法。
    第一,增强推进素质教育的高度自觉。《教育规划纲要》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确定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都对实施素质教育,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动员部署。素质教育作为国家政策全面推行已经10多年了,作为国家意志写入法律也5年了,现在又被党和政府确定为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主题。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在教育领域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有责,校长、教师有责,家长有责,社会有责,政府更应切实负起责任。需要创设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制度环境,但不能等待外部条件和制度环境都创造好了再来推进素质教育。面对困难和压力,要勇于坚守和坚持,建立高度的自觉,主要是解决知和行脱节的问题。每位教育工作者、每所学校、每个家庭 、每个地区都从自身做起,从每件有关孩子教育的具体事情上做起,从现在做起。素质教育实施卓有成效的地区和学校正是这样做的。
    第二,坚持抓住关键环节推进素质教育。进入21世纪,国务院部署推进素质教育,强调要抓住四个关键环节,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改进和加强德育,德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灵魂;二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三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10年过去了,无论是从以往的实践与经验还是从今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来看,这四个方面仍然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必须继续紧紧抓住,力争取得新的突破。课程改革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和效果。现在,对课程改革在整个基础教育改革中的核心地位,认识还不到位、不充分,因而重视和支持的力度不够。课程的资源还不丰富,难以适应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难以满足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增强学习兴趣、发展特长。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要让评价功能超越知识和技能,涵盖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好地激发学生全面发展。课程改革的深化必将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的课改理念得到进一步的实现,这对孩子健康快乐成长是有力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涉及诸多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一点我们应该予以高度关注,这就是如何让广大教师能健康快乐地工作和生活。如果教师不能健康快乐地工作和生活,孩子们很难做到健康快乐地成长。现在中小学教师的收入、生活条件、工作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面临的工作、专业发展和生活方面的多重压力,对他们的职场生活状态、身心健康都会产生影响。只有让党和政府尊师重教的各项关怀更好地落实到每一个教师身上,给青年教师的成长、发展和生活以更多的关爱,从而让他们身心健康、工作生活快乐,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成长。
    第三,建立健全素质教育实施的制度保障。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但如何提供保障、加强监督、推动落实却显得十分薄弱。这说明,在教育领域转变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教育发展的重点应转移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注重加强内涵建设上来,对此,我们尚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保障制度。《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基础教育管理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政府如何切实承担起加强内涵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责任,需要建立相关的评价制度、督导制度、考核制度、奖惩制度。对学校规范办学行为,政府必须建立制度进行推动和约束。当前,要推广在一个省(区)建立依法规范办学行为的制度并切实推行的经验,需有制度、有落实、有检查、有问责、有奖惩。只有这样,减负才能取得实质进展,让人民群众看到希望,增强信心。
    全社会都要共同营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良好氛围。社会要关心、鼓励广大家长理性地、科学地教育子女,家长要配合学校共同为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不能违反孩子身心成长规律,盲目地给孩子加压。要把舐犊情深、望子成才与遵循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统一起来。否则,播种的是“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期望,收获的却是“伤在起跑线”上的苦果。
    让我们共同努力,自觉坚定地推进素质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8330.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