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 > 试论小学古诗教学的“以诗解诗”教学策略

试论小学古诗教学的“以诗解诗”教学策略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一、前言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精炼的文字、优美的意境、深刻的思想,开拓视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文修养。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被越来越重视。小学课本中,共收录古诗词47首。引导小学生学好诗歌,对语文教育工作者是不可轻视的责任,因为教师身上肩负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理解、欣赏这些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但是,教师应该通过怎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理解内容、再现形象、体会诗人的情感,从而领略古诗的意境、鉴赏古诗的美呢?为此,我对古诗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小学古诗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诗歌教学中有以下几种误区,一是观念问题,广大教师对古诗教学的重大意义缺乏深刻认识;二是方法问题,教师经常会采用死记硬背式、填鸭式、演讲式、提问回答式等方法进行教学,过分注重讲解传授,而忽视了学生对古诗的反复诵读和积累。这些做法,不仅不利于古诗词的教学,也影响了学生学习积累古诗词的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灵性会被枯燥无味地讲解消磨了,中国古老文明的传承也举步维艰。那么,如何优化小学古诗的有效教学,如何引导小学生在他们单纯的世界里构建起一片古诗文的世界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积极探索,“以诗解诗”的教学方式便开始走进了我们的视野。
  二、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重视现代文教学,轻视古诗教学,总认为古诗简单,逐字逐句讲解意思即可。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表层理解,零碎感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故而不愿多花功夫。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多半是介绍时代背景、作者、讲解词语及内容,再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整个过程是程式化的,其弱点在于教师讲的的太多,学生感知的太少;分析得细而碎,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教学手段是“口耳相授”,课堂上缺乏美感,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学古诗。教师在古诗教学中不但要求自己体会其中的美,更需要用美的语言教授学生。因此各级学校要重视开展古诗教学研讨,寻求提高古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教学时着重诗词的背诵,忽视对学习兴趣的激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方法大多数停留在死记硬背的阶段,虽然这样做会提高学生的记忆力,增强学生诵读古诗词的音韵感,但同样也会抹杀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积极性。当今的语文教学中,一篇古诗词通常一课时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这一课时包括学生诵读、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介绍,以及诗词的讲解。在课时结束时布置的作业是背诵课文,第二天老师就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来检查学生背诵的情况。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师们常用的,也正是因为这种模式使学生丧失了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2.教学内容单薄
  统编语文教材中,六年只安排了34首古诗,相当于课文总量的15%,这对于求知欲强,学习兴趣浓的中华子弟来说,摄入量太少了。而且课本中大多数古诗是唐宋时期所作,多为五、七言绝句,没有考虑到入选古诗的历史代表性、诗体的多样化,内容的丰富性等因素。教材内容的单薄,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范围的局限使得教者和学者往往为应付考试,不敢抑或是不愿多动脑花功夫去学习其他优秀诗篇。其实中国是个诗的国度,上至《诗经》时代,历经秦汉魏晋文学,以至唐诗、宋词、明清时代,直到毛泽东气度非凡的诗词,其中的精品,举不胜举。“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正说明了精典诗作之多、作用之大吗。
  3.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教师在教学古诗时多半是介绍时代背景、作者、讲解词语及内容,再要求学生背诵默写。整个过程是程式化的,其弱点在于教师讲的的太多,学生感知的太少;分析得细而碎,没有给学生留下想象和创造的空间。教学手段是“口耳相授”,课堂上缺乏美感,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厌学古诗。与此同时学生学古诗的渠道也仅限于课堂,课余时间他们不会去主动学习古诗。为什么古代文人大多出口成章,谈古论今,头头是道,而今的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淡漠却日趋严重?其原因概莫如此。教师着重文字翻译,忽视了古诗词的文学鉴赏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只着重文字翻译、作者及背景、诗词的背诵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古诗词的重要特点:文学欣赏,审美教育。这样就把一节应该丰富有趣的古诗词课变。
  4.教学效果不良
    教学古诗的效果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一首诗,理解一首诗,更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热爱古诗,主动地学习古诗,运用古诗。如今的小学生除了能背几首老师教过的古诗外,恐怕再也说不出多少有关诗的知识了。而且教师着重诗词内容的讲解,忽视诗词意境的理解诗歌是非常优美的语言,体现的是一种意境,是各种各样的心情,是多姿多彩的图画。诗歌的理解应该用自身的直觉去感悟,而很多教师却是很直白的分析课文,忽视了古诗词意境中美感的讲解和品味,教师应该在传授基础知识之余也向学生传授必要的鉴赏和审美的方法。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现代文的阅读和写作上面。再者教师对于古诗的理解也各有不同,如果事前不做充分的准备,查阅相应的资料,课堂上的讲授也难以吸引人,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可是,直到现在仍有一些人推崇小学阶段诗词的死记硬背,认为这样做既有利于记忆的开,又可增强学生的音韵感。我们认为,诗词的积累背诵是必要的,但一定要在学生乐于学、乐于记的基础上进行,否则将会扼杀学生学习诗词的积极性。现今小学生的诗词背诵不但有课本收录的47首诗词,而且还有必背古诗80首。从问卷调查看,课本收录的古诗词作为必讲内容进行了讲解,而其他古诗词都仅仅是稍作讲解。这样看来,小学生学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就大打折扣了。
  三、“以诗解诗”教学模式
  正是由于其特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又出现难点,即:若讲解过深,适于白话,便使其失去原本意味;若讲解过浅,流于形式,又使学生难以理解。那么,怎样让学生在老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既体会到诗词的浓郁情感、联想到诗词的优美意境,又不破坏其原本的韵味,历来在语文教学中不好把握。通过探索和实践,本人认为“以诗解诗”法能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古诗语句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又常常“言近而旨远”,甚或“言在此而意在彼”。古诗教学中过多的理性分析往往冲淡了诗句的 灵性,失去了诗的神韵。怎样才能在解读诗句的同时,保留古诗的独特韵味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以诗解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所谓“以诗解诗”,就是用相关的诗文为中介,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古诗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美,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古诗意境。
  1.互相生发——学习古诗   
  在古诗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性,如有的都是送别诗:《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有的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咏柳》等;有的都是描写夏天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等;有的都是描写冬天的古诗:《江雪》、《冬景》、《夜雪》……因此,我们教学某一首古诗时可适当地引用同一类型的诗词名句,有助于扩大阅读效果,有利于让学生立体地多频道地接收。因此,我们可引导学生平时注意多读、多思考、多积累优美的古诗,注意同类型古诗的比较,这样还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2.降低难度——感悟古诗 
  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古诗是诗人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借物喻理……富有高度想象力的作品。探究古诗创作的本原,小学教学古诗要借助诗人的想象,启迪学生思维,感悟其诗情画意。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但是体悟古诗的意境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古诗的意境在很多时候只可意会,这时,与其生硬地解说、灌输,不如引入相关诗句去体会其意境。让学生把想到的这些景物整合起来,感受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朱熹所描绘的万紫千红的意境。 
  3.显而易见——体会情感
  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诗人借诗句所抒发的情感,是最个人化的东西。《示儿》是陆游临终前的嘱托。此时此刻,陆游想到的不是自己,不是家庭子女,而是祖国的未来和前途,这是多么崇高的爱国情操啊!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体会在战乱中漂泊受难的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在听到收复的消息后泪如泉涌、开怀畅饮、放声高歌的喜不自禁的情态,从而使他写出了“生平第一首快诗”。所引诗句必须与解读课文有密切的联系,对理解诗文有帮助,要浅显易懂。 
  四、小结
  在“以诗解诗”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培养一种触发的能力,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看书时,对于书中的某一句话,觉得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的某一处有关系,是触发。学新古诗时,觉得与先前学过的某一首诗有某种相似之处,这也是触发。教师在教学古诗时要经常去锤炼学生触发的本领。实践证明,“以诗解诗”的古诗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诗句。这种古诗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我们力求教师不断锤炼古诗课堂教学, 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对于学生的文化积淀,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由于古诗语言高度凝炼、蕴藉、含蓄,跳跃性大,再加上时代的久远、生活环境的迥异、思想认识的差异,诗人与学生感情之间势必存在着较大的距离。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对很多古诗的学习,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平面状态。那么,怎样使学生立体地感悟古诗意境,真切地与诗人对话、沟通,并产生情感的共鸣呢?通过笔者长期实践证明,“以诗解诗”是引领学生步入诗歌殿堂的一座桥梁,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阅读了大量有关语文课堂的教学专著,并结合目前在教学中的“以诗解诗”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总结出了规律,提出了改进的方法措施,并在近学实践中予以实践,以求真正对教学实践有指导作用。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8341.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