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摘要 科学课以它独有的科学特点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要践行“造就科学的孩子”的要求,使“人人对科学发生兴趣”。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发他们“要学习”的强烈欲望,要突出动手“做”的重要性,要引领学生科学探究,让学生能够在充裕的时空里,放飞思维,以使教学有效、高效。
关键词 科学 创设情境 兴趣 探究 引导
科学课从严密的实验过程设计到娴熟的操作能力练就都显示着与其他学科的不同。打造一个有效的科学课堂对学生进行科学教育,要践行“造就科学的孩子”的要求,使“人人对科学发生兴趣”。对此,通过实践中的摸索让我有了一些浅显认识。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陶行知先生说:“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必须有什么样的教育。”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身体和认知等发展贯穿在他们生活、游戏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创设有利于促进儿童发展的和谐环境,比如一些小故事、小谜语,或者是模拟的生活场景、变幻莫测的魔术等等,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要学习”的强烈欲望。
学习《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一开始我便出示两盆同样多的水,把同一个马铃薯先放在一号盆里,它沉下去了,再把它拿出来放入二号盆里,它却浮上来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在整个观察过程中都表现出了一种急于知道结果的欲望,学习新知识自然而然的成了他们的第一目标。这种创设悬念引入新课的学习方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动手操作 经历过程
科学教育要遵循“教学做合一”的原则,这是陶行知先生一贯的教育思想。他指出:“教学做事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科学课的特性突出了动手“做”的重要性。
学习《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学生在创设的疑问中,开始急切地寻找答案。我带着学生进行了“加热”实验,得出了“马铃薯在盐水中浮上来”这个结论。可是从孩子们的眼神里,我觉察到他们的疑惑。于是,我决定提供素材,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我向他们呈现了实验器材:容器、水、盐、马铃薯,简单的实验操作过程叙述完毕,孩子们以小组为单位紧锣密鼓地行动起来。充分的搅拌之后,把一大个儿马铃薯放进去,马铃薯从容器底部到浮了上来。“老师,马铃薯还真是在盐水里浮起来的!”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学生从心底认可一些科学道理。
教学《了解空气》一课,在处理“谁赶走了杯里的水”这一环节时,学生的自主探究发挥到了最好。以“魔术”二字吸引学生注意,调动孩子们动手操作的欲望,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赶走杯里的水。巡视一遍后,我发现这些“小脑瓜”真聪明,有的用吸管,有的用注射器,还有的用气球,想尽办法让空气占据空间,把杯里的水赶出来,依赖课本又高于课本,促进了探究活动的进一步深化。
三、有效引导 适度开放
“每个教师都变成孩子,加入孩子的队伍里玩把戏。”无疑,这是要求教师在玩把戏的过程中起主导的、引导的、指导的作用。在科学探究中教师就像是舵手,要引领学生走好探究的每一步。
在学习《流动的空气》一课时,我和孩子们一起探究空气的特点——根据变换的风向感受空气流动的特点。教室里的自然风,风向单一,想让学生感受一下点燃的檀香飘出烟后的流动路线图。要让学生“自制”一阵“东西南北风”,“请同学们四人一组,想办法体验生活中的东西南北风,分别画出四个风向中烟飘的路线图。”我的话音刚落,一个组中的四个成员一人站一个方向,都把嘴凑到一起向上齐吹。瞬间,烟“散”啦!以他们这一组的失败经验,我开始引导:“你们觉得怎样才能成功体验四个不同的风向?”“四个方向各占一个人,挨个来。”“还得轻轻地吹,不然就成地面平行线了。”“应该能展现一个自然的曲线更好。”在有效的引导下,学生们均能“按规矩办事”,得出了预想的结论,正确画出了各种风向的空气流动路线图。真正体现了“教学做合一”,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三个方面的教育有机结合了起来。
四、拓展空间 成就精彩
“解放学生的时间,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能够在充裕的时空里,放飞思维,让“存盘”于脑际的认识公之于众,以更好地确认自己的看法和深度,同时也有利于完成续接环节的多元化,保证教学的有效、高效。
学习《迎接蚕宝宝的诞生》一课,从上一课时的“初始蚕卵”到这节课中“家的设计”,孩子们本身就保持着异常的兴奋。在设计这个“家”之前,为了让孩子们能动手做出更好的“成品”,我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思考”空间——“孩子们,鸟妈妈在它的孩子出世之前会做些什么?”“如果我们来做蚕宝宝的妈妈,应该做些什么呢?”经过周密的策划,孩子们大显其能。“我要为它们建一个宽敞明亮的‘爱虫号’鞋盒大房子,舒舒服服,我的蚕宝宝一定美美的。”李娇说着陶醉地眯上了眼睛。“要在房顶上扎几个小洞,让我们的蚕宝宝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助理”忙帮李娇补充:“我们给蚕宝宝设计了一个两居室,一间餐厅,一间卧室,蚕宝宝饿的时候,可以到餐厅吃桑叶,吃饱了就回到卧室去睡觉。”韩雨辰同学真高明,把“新技能”带进了“动物世界”。在开放的空间里,孩子们呈现了出其不意的精彩,也很好地应用了技能,延续了知识的学习,为接下来的动手操作奠定了基础。
科学课的核心内容在于注意让学生去发现已知的规律。教师要有效引领,进行科学素质培养,让孩子们都成为会创造的“科学儿童”。
上一篇:三维教学目标:困惑与解析
下一篇:小学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