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语文;学习兴趣;激发
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曾经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就是说只有唤醒了学生的学习意识,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强调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可大量事实和调查统计数据表明,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而初中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语文学习的功利性过强,并由此直接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后果。大量研究表明,学习功利性虽然并没有直接卷入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但它却通过集中注意、作好学习准备和调控学习努力程度等因素有力地影响着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从而间接有力地影响着学习的效果。倘若一个人缺乏兴趣,看不出学习活动的意义,不主动参与学习,那么无论教师怎样试图教他,仍不可能导致有意义的学习。正确地认识语文学习,明白应该如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这是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关注的问题。
作为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我们要用怎样的方法来点燃学生学习语文的激情呢?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是有力的武器之一,适当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有效地组织语文教学过程,是不断激发和强化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发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导入中,我们可以利用课件在大屏幕上展示一幅动画——两只在自然天地中翩翩飞舞的蝴蝶,学生们很好奇,议论纷纷:“老师要讲什么?”“不就是两只蝴蝶吗?”听着学生们的议论,我们可以反问:“只是两只蝴蝶吗?请听音乐。”课件播放的音乐声起,学生顿时安静下来,很快有学生说出了乐曲的名字《化蝶》。“对,在这段音乐中,这两只蝴蝶代表着什么?”教师问。“梁山伯与祝英台。”“那下面这段音乐呢?”接下来课件播放的音乐是时下流行的网络歌曲《两只蝴蝶》,大部分的学生会心地笑了起来:“一段生死相依的现代爱情。”教师因势利导:“自然界中的两只蝴蝶飞入不同的音乐情境中就有了不同的、具体的含义。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段古代生死相依的爱情故事——《孔雀东南飞》。
生动鲜活的例子充分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于是教师接下来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进入语文课堂学习,并让学生带着很大的兴趣去学习《孔雀东南飞》的内容。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如是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节课的导入就比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多媒体的运用吸引了学生们的眼球和耳朵;生活情景的设计更是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这贴近学生认知和经验的导入,比较有效地激发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研究,营造探究平台,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教研组示范课《大堰河——我的保姆》中有这样的教学片段:
利用课件呈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作者笔下的大堰河的形象及文章所表达的爱国情怀。
这时,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这一环节的设置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意义在于,激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给学生学习的理由。同时这些学习目标的确立,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学习准备”,即他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基础,这符合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原则,立足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确定语文学习目标,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
配乐朗诵,问题探究:
1.朗诵。教师先示范朗诵一段,然后让学生一起读。
语文课堂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语言文字的情味美,而沉浸在美的享受中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容易被激发起来。于是在教学《大堰河——我的保姆》时,教师利用课件播放了《红旗颂》作为背景音乐,指导学生合拍而读,结果在抒情的乐声之中,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朗读的效果出乎意料得好,并且全班学生对即将要学习的课文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希望立刻学习。甚至有的学生告诉教师说,他在配乐朗读的过程中,已经体会到了文章所要表达的那一份情,所以非常愿意学习这篇课文。
2.探究。
①(课件出示)思考并交流:在诗歌中大堰河是怎样一个形象?请填空并说明理由。
( )的大堰河
课件随机出示讨论与交流的结果。
②点击课件中“相关链接”,直接上网搜索“作者艾青简介”及“《大堰河——我的保姆》写作背景”。联系所找到的资料理解课文: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艾青出生时母亲难产,一位算命先生胡说他的命是“克父母的”,因此,他被送到贫苦的大堰河家去抚养,5岁时被领回家中读书,但依然受冷遇,不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只准叫叔叔婶婶,正如他自己所说,他是在“冷漠和歧视的空气里长大的”。这首诗是艾青在狱中写的。
在这个部分,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营造了语文学习探究的平台。特别是作者和写作背景的简介部分没有像通常那样放在课前进行,而是放在课文理解的难点或重点之处,教师充分利用了一个不可忽视的巨大资料库——网络,并且利用了信息技术强有力的搜索引擎,适时地引入作者的生平和写作的背景,这样可以使内容化难为易,使学生的理解走向深刻。这时,在教师的讲授法之下进行的学习,就由一般被动地接受学习转化为有意义地接受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较强的学习效能感,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创新,拓展语文外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有效增强学生主体的语文能力,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语文教学活动时,组织全校的学生做“小组博客”“班级博客”,以小组、班级合作的形式,营造全体学生共同展示交流的文化氛围,实现了课内、课外知识融通,全体与个体知识共享,促使学生真正成为教育活动和自我发展的主体。“小组
博客”“班级博客”的内容分为“名言警句”“品尝感悟”“热点聚焦”“心灵私语”“百科知识”五大板块。另外,每个“博客”都开辟一个“小喇叭”空间,用来发布教师评语或小组、班级交流评语,同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在思想、写作、生活等各方面引导学生。
这种课外语文活动形式较受学生欢迎,并且很有效。首先,在小团队合作积累与交流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做学习主人的意识,让学生明白只有自己亲自参与、归纳整理、养成习惯才能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其次,适度的竞争与奖励激发了学生的成就动机,学生在积极思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锻炼思维、开发智力的机会,从而真正帮助学生成为发展自身能力的主动者与能动者。第三,这种形式做到了课内外的有机结合,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第四,现代教育技术与语文课外活动整合,实现了语文素养与现代教育技术素养提高与发展的“双赢”效果。
(作者单位 湖南省洞口县教师进修学校)
上一篇:浅析数学探究性教学的方式分析
下一篇:基于幼儿园安全教育问题的分析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