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 > 学生孝道淡薄的成因及教育途径的创新分析

学生孝道淡薄的成因及教育途径的创新分析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关键词:孝道教育;感恩意识;感恩教育;奉献;缺失
  中图分类号:G62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2)11-0004-06
  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今中外许多民族的文化传承,都有尽孝的动人故事和名言警句,都崇尚孝敬父母、孝敬长辈。成才先成人,百善孝为先。孝不仅是人生重要的品德素养之一,而且是其他道德素养的重要基石。一个人若能做到孝敬,也就是具备了基本的道德修养。
  一、当代学生孝道现状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古往今来,子女是否孝敬父母是衡量其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通过笔者的资料收集和问卷调查不难发现,当代中学生孝道现状不容乐观。
  温州电视台曾报道:乐清一位老太太膝下有四子,个个住高楼大厦,而她却无立锥之地,不堪承受痛苦而自缢身亡;《温州晚报》也曾刊登过一则报道:四川老人郝某,为了独生女儿贺某考上大学,四处借钱,供其上学,只盼她在学成就业后能还钱,结果已成为教师的女儿却认为,自己“收留”母亲是个“累赘”,便逐渐疏远直至不管,母亲被迫当乞丐。……天能盖地,地能容人,可就有不肖子女容不得父母。
  再看看青少年学生又有几多“孝”呢?
  金华徐某弑母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也成为媒体关注的一个重点。对于悲剧产生的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认为责任在家长,有的认为责任在社会;有的认为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堪承受;有的认为是学生的法制观念淡薄;有的则强调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太差等等。这些方面固然可以成为徐某弑母的原因。但缺乏爱心与对父母起码的孝敬,应该成其“从容不迫”地击母致死,又“镇定自若”地离家出走的原因之一。
  据《新民晚报》载,日本某青少年研究所进行过一项问卷调查,其对象是日本15所中学130名高中生、美国13所中学的1052名高中生、中国大陆21所中学的1220名高中生。问卷中问到:“你最尊敬的人物是谁?”结果日本学生认为第一是父亲,第二是母亲;美国学生认为第一是父亲,第二是球星,第三是母亲;而中国学生的前十位最尊敬的人中竟没有养育他们的父母双亲。1994年中考,江西省作文题为“我想有个XX的家”。命题者本意想引发学生的心声,但没料到事与愿违,学生们面对现实中并不富裕又不安宁的家大发牢骚。更有甚者,湖南省有位13岁的中学生用菜刀砍死了正在沉睡的父亲。在接受审讯时他说:“这是他(父亲)批评我、骂我的报应。”近年来,在校中学生、大学生甚至硕士生、博士生动辄轻生,这不仅是对自己生命的漠视,更是对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的不孝。
  2011年,笔者在我校2008届600多学生中进行随机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发人深省:有68.5%的学生在‘最不喜欢的人’一栏中填的竟是‘家长’。”对生养了自己的父母的生日,有57.1%的学生在答卷中表示不清楚,其中有28.0%的学生表示完全不知道。父母和孩子在一起吃饭,有44.5%的同学偶尔会为含辛茹苦的父母盛饭,另外有39.6%的同学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为父母盛过饭。更令人遗憾的是,被调查者中竟然有68.7%的同学不知道父母爱吃的是什么。如果父母突然下岗或者失去工作,同学们会做何反应?有27.6%的同学表示无所谓,照常过自己的生活。令人不安的是,有10.9%的同学会抱怨或者埋怨自己的父母,而不是给予父母精神上的安慰和支持。学生平时与父母长辈说话的态度怎样?选择态度一般甚至态度生硬的占了总数的73.7%。今年国庆节放假时,有63.4%的同学把最多的时间留给了同学或者同龄朋友。有46.5%的同学经常觉得父母说话太多。有74.2%的同学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在家里做家务。有46.3%的同学偶尔与父母分享自己的感受,有35.9%的同学很少甚至从来没有与父母分享过自己的感受。
  显而易见,上述事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我们对几千年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敬父母的教育已经缺失,致使学生对这一重要的伦理道德已感陌生,甚至产生了可怕的后果。
  基于此:重孝道,倡孝行,尽孝心,已刻不容缓,提倡孝敬教育已是当前青少年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孝”意识缺失的原因浅析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重视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千万万龙的传人奉行了数千年。然而,在社会进步的今天,孝道却被一些学子所淡忘,这样局面的形成,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
  (一)社会的负面影响
  首先,长时期的极左运动,不断鼓吹人整人。鼓吹“亲不亲,阶级线上分”,鼓吹“儿子要敢于造老子的反”,鼓励揭发批判老子的儿子。“文革”运动把造父母的反推向了极限,如果不是“造反派”,那就是亲爹、亲娘也得斗争,也得批判。七斗八斗,斗得父子母女之间都伤了感情。
  进入新时期以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道德观念,父母儿女之间的感情和传统美德,并不是宣布极左运动结束就可以很快恢复正常。更何况,运动结束以后,我们还没有旗帜鲜明、大张旗鼓地进行过全社会规模的孝敬父母的教育活动,以正世风。
  其次,长期以来,我们强调反封建,破除迷信,摧毁剥削压迫制度,否定“三纲五常”的封建礼教的同时,我们也片面强调全盘否定,把“孝”为主要内容的传统道德作为封建毒素一律加以批判鞭挞。应当承认,在传统孝道中存在着需要批判和剔除的封建糟粕。但不能将婴儿与洗澡水一同泼掉。传统孝道中的一些精华不应该连同糟粕一起被否定。
  第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迅速发展,西风东渐,新鲜空气进来了,“蚊子”、“苍蝇”一起飞。其社会思潮必然会受到西方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冲击和影响。我们曾一度过于专注经济建设,忽视对良好传统道德观念的维护和发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想潜滋暗长,社会上一些年轻人婚前靠父母供养,结婚靠父母操办,婚后有了孩子仍靠父母伺候。待到父母到了“垂垂老矣”之日,竟惨遭子女虐待或遗弃的事屡见不鲜。儿女背信弃义,忘恩负义的现象时有所闻。诸如此类现象严重腐蚀了青少年的心灵,污染了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学校孝道教育观念淡薄
  1.教育思想片面:一些党政机关,行政部门虽然也承认德育应是学校的首要任务,但具体评估一所学校时,又往往以升学率为依据,社会评估更是如此。这种评估标准必然导致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这样一来,领导和教师必然把全部精力放在提高升学率上,从而放松了德育,排挤了德育,更不提孝道教育。
  2.教育缺乏孝道内容:目前不少学校对德育的内容理解狭隘,把孝道教育排斥在外,平时只注重政治教育而忽视思想道德素质。在教育时,不看对象.内容笼统,不分层次。
  3.教育方法简单:教育手段落后,教育过程简单,教育方法单一,教育形式机械。平时,开一次座谈会,看一部电影,做一件好事,发一纸制度等。
  故此,学校教育工作不重视,力度不够,措施不力,形式呆板,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青少年的孝道观念。
  笔者记得,前不久一家报纸报道:一位母亲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准备一些粽子和一些鸡蛋,千里迢迢,去大学看望自己的亲生女儿,一到校门口,这位女大学生看到自己的妈妈一身破旧(但整洁)的衣着,就将含辛茹苦把自己喂养成人的亲娘拒之于大学门外。
  “犬不择家贫,子不嫌母丑”,宋人留下的这句饱含人文哲理的不朽格言,数百年来在我们民族的道德文化传承中,一直发挥着积极的教化作用。然而,在校园里发生的这件事情,却让我不得不承认,这个被一代代人坚守的道德理念,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出现这种事情,自然会有人要举起道德批判的利剑,对这名大学生口诛笔伐。然而,将亲娘拒之门外,这在常人眼里已属忤逆不孝,何况还是一名正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在校大学生?既然如此,我们不妨设身处地的想一想,这名大学生在血浓于水的母女亲情面前表现出这般绝情寡义,其背后难道就没有一点身不由己的无奈?
  可以想象,在这名大学生看来,母亲一身破旧的衣着,在油头粉面、西装革履的都市人面前已经是十足的老土,一篮粽子比起肯德基、麦当劳来更是土的掉渣,这些都会被人笑话,影响自己的脸面。谁会笑话?当然是指校园里那些和自己朝夕相处的学友、老师们。至此我们可以想象,如果这名大学生是生活在一个充满和谐、平等、博爱气氛的环境中,校园里洋溢着不以贫穷为耻,不以财富取人,对每个人的人格不分贫富贵贱都给予应有尊重的良好风气,在这样一种氛围的熏陶下,这名大学生还会不会对自己的母亲显得如此冷漠无情?
  遗憾的是,理想的鸡蛋往往经不起现实这块石头的碰撞。在当下的大学校园,教育的功利色彩自上而下几乎无处不在。母亲不因家贫而不为,省吃简用,想方设法将儿女送进大学,是希望她们将来能够反哺家庭,回报社会,成为一个孝敬父母的有用之才。学校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地方,更是启迪心智、培育人才、教化人心的场所,如果大学生在走进校园后变的嫌贫爱富,不认穷母,这是母亲的不幸,又何尝不是学校教育的悲哀呢?
  (三)家庭教育失误
  中国父母在养孩子上花的心血、力气、脑筋可以堪称世界第一。特别是当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们,更是拼命地在养孩子上搞攀比:你让孩子喝“娃哈哈”,我给孩子喝“太阳神”;你给孩子吃“中华鳖精”,我给孩子吃“脑白金”!有的孩子十五六岁了,还把衬衣甚至脏袜子都扔给家长洗,不少家长还乐此不疲,觉得那是爱孩子。似乎给孩子吃名牌,穿名牌就能培养出名牌孩子。
  许多家庭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百般受呵护,教育上享宽松,生活上受溺爱,需求上尽满足,形成了妄自尊大的个人主义,极端的利己主义,促成了他们一切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霸气,养成了他们坐享其成、爱发脾气、不愿听父母话语、不体贴父母的品性。还因为近年来世人往往把一些事情弄颠倒了。老子关照子女,从吃喝拉撒,入托上学,到谋职婚嫁,带养孙辈,可谓殚精竭虑,“孝顺”至极。正如一位老学者言,“孝子”本身是名词,如今变动词啦!据一些医院反映,如今小儿就诊,总见几代人簇拥;老人看病,却孤家寡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许多方面都对孩子们影响极大。有的父母溺爱孩子,对自己却关心不够;有的父母为孩子做了很不好的榜样:天天搓麻将,打牌,回家后只是惯例一问:“作业写好了没?”大人的漠视无形中也养成了孩子对完成作业的淡化;当有些仅存感恩之心的孩子在向父母表示“您辛苦了”的时侯,父母们回应的往往是:“你把书读好就行了”、“这是爸爸妈妈应该做的”……这样的言语在一点点地抹杀孩子的孝敬之心。甚至一些父母还总与自己的孩子做交易:“这次考试你要能得一百,就给你买台电脑。”“你要在这次比赛中获奖,爸爸就奖励你一百元!”……父母的言行忽略了对孩子最基本的道德和孝道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孰不知物极必反,习惯成自然的孩子,长此以往认为父母奉献、自身索取就是理所当然,丝毫没有内疚之感,也根本就没有感恩的情感体验了。对此,我们是该反省,还是该充耳不闻、习以为常?
  (四)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导致他们缺失孝敬父母的意识
  依据人的自然发展规律,青少年会有一个青春期的“心理断乳期”。在这个阶段,常常表现出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提高,自我意识、独立意向和成人感的形成,常以“小大人”自居。当受到成人,比如父母的否定后,会表现出强烈的逆反情绪。如果在这个敏感的阶段,父母的教养方式不恰当,学校的引导不足,再加上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青少年很容易走向错误的发展轨迹。当青少年表现出强烈的逆反情绪时,父母已经被关在子女的心门之外,很难与子女进行情感的交流。许多家长就会表现出不耐烦,对孩子训斥、甚至打骂,颇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奈,使自尊心极强的子女感到压抑和窒息,表现出更为强烈的逆反心理,与父母疏远,很难与父母建立感情,不但没有孝敬感恩父母的意识,甚至出现伤害父母的行为。
  另外,一些深受极左思想影响的中年人,还认为孝敬父母是“封建流毒”,他们对自己父母采取不孝不敬态度,他们下一代自然效法,对他们也采取不孝不敬的态度。家长对长辈的态度,也直接影响着青少年,古人云:孝于亲则子孝。大人的言行忤逆,孩子会耳濡目染。真所谓“馋猫蹲灶台,一代看一代”。

三、孝道教育实施途径的探索
  孝道与孝行,都不是人自发产生的,而是教育与环境的产物。《孝经》云:“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学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必须加强孝敬教育。几年来,我们学校在“孝育”的实验中,探索了一些操作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1.全面宣传,全员发动。良好的教育环境对人的成长有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为了孝心教育的顺利实施,我们首先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人手,对教师、家长和社会各界进行了全面的宣传,把孝道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召开教师、家长、学生三个层面的动员会,就学校开展孝心教育的意义、措施、奖励办法和开设孝敬课、设置孝敬日、开展“孝文化节”活动向大家作了介绍,成立由上级有关领导和社会上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为顾问、校长任组长的学校孝心工程领导小组,提议建立学生“奖孝基金”。全校教师和许多学生家长纷纷响应,短短一星期内,筹措到由社会、家长和老干部捐助的奖孝基金五万多元,用来奖励每年评比出来的学校十佳孝星和班级孝星。许多家长这样说:“尽管我们夫妻都是工薪阶层,经济不宽裕,但开展孝心教育是造福千家万户的事,我们支持,这钱,我们愿捐,而且捐得情愿,捐得心甘。”
  在孝敬教育中,我们还应该重视新闻媒介的传播和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广播、电视、报刊等大众媒介应大力宣传孝敬父母的典型人物及其事迹,刊登一些有关孝道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农村村委会、居委会、街道在评“五好家庭”、“文明家庭”、“新家庭”时,应更加突出“孝敬”条件。同时学校广播站可以增设“孝道教育”的广播专栏,大力宣传孝敬教育。也可以通过“父母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作文竞赛和利用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孝道教育。各科教师在教育中也应适当地渗透一些孝道教育内容,从而使孝道深入学生心中。
  2.开展活动,强化教育。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行为的过程。为使“孝敬”课上习得的“孝德”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孝”的行为习惯,学校在强化每周的孝心习惯教育的基础上,还确定了“孝敬日”,把每周日、学生父母的生日、三八妇女节、父亲节、母亲节和重阳节作为全校学生的孝敬日,要求每位学生用劳动向父母、长辈献一份孝心,表一份爱意。学校还通过开展知心家庭学校、制作“家庭生日卡”、“给父母过生日”和亲子乐园等活动,沟通家长和子女的亲情,使孩子和家长变得更加亲密无间。在知心家庭学校之中,我们引导家长和孩子开展同写知心家信、同读好书好报、同诵中华美文、同做环保益事、同做孝敬标兵、同练强健体魄活动。制作“家庭生日卡”活动,通过问、写、记、做、想、搞、评七步曲展开。“问一问”就是每人了解自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的生日、岁数、属相;“写一写”就是把了解到的情况写在纸上;“记一记”就是把生日时间记在心里;“做一做”就是人人动手制作“家庭生日卡”,上面写上全家人的情况,周围画上精美的图案;“想一想”就是动脑筋,想一想怎样给长辈过个好生日的金点子;“搞一搞”,就是通过搞生日祝福活动把金点子变成现实;“评一评”就是家长和老师根据学生活动的表现情况一起评评“十佳小孝星”。七步曲活动促进了家长和孩子的交流,许多家长帮着孩子想办法、动脑筋,一起组织活动,孩子成了沟通父母和长辈之间的桥梁,无形之中大人也受到了教育。
  同时,学校还定期举办孝文化节,邀请德育专家作中华传统美德讲座,开展“孝敬故事比赛”、“孝敬演讲比赛”、“孝敬征文展”、“孝敬小报展”、“孝敬技能比赛”等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推进孝心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
  3.设置课程,指导实践。为使孝心教育能够深入、持久、规范地运作,学校向全校学生和家长发了倡议书,规定设置每周一节的晨会课为“孝敬课”活动课程,并组织编制《孝心教育大纲》,对孝心习惯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教学要求及各学年教学的具体内容均作明确的规定,使孝心习惯教育有纲可依,有章可循,保证了孝心习惯教育的方向性,增强了孝心习惯教育的目标性。
  同时,要求全体班主任人人动手编制孝敬课教材,设计孝敬课教案。在评选的基础上,将优秀的孝敬课教案整理、汇编成册。这一教案册体现了层次性,低年级段从具体的孝敬父母行为着眼,中年级段把家庭孝敬活动与尊敬他人、服务社会相结合,高年级段把孝敬父母与爱党、爱祖国活动联系起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体现了较强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实用性。《大纲》、教材、教案集的陆续出台,使孝心教育逐步走上了课程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4.挖掘典型,树立榜样。心理学家认为,客体的可接近性,容易引起少年青少年的模仿。为了增强榜样示范的效果,在孝心教育过程中,老师们十分注重树立身边的典型,在平常的小事中,充分挖掘和发现学生的变化和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激励。每月初,学校向每位学生家长印发《孝敬日家长评分表》,月底由家长、邻里签署意见后送回学校,教师从中了解和掌握学生孝敬日的活动情况,并为评比、表彰班校两级的“孝星”积累第一手资料。每年“六一”节,全校召开表彰大会,表彰校级“十佳孝星”和班级孝星。“十佳孝星”的感人事迹还被编入《孝心教育文萃》一书,成为全校师生学习的榜样。
  (二)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民风、世风皆起于家风。关键在于所有家庭都正确地引导孩子,不但“养”,还要“教”,更要“育”。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认为,青少年道德的发展与青少年早期跟父母感情的联结有密切的关系。青少年道德的发展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因而在早期的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基本规律和品德发展的阶段性特点,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有效地加强他们的道德建设,培养他们孝敬感恩父母的意识。第一,父母不仅要注重子女智力的发展,更要注重培养子女如何做人。第二,父母需要具备正确的教养方式。众多研究文献表明,民主型的家庭教养方式最有利于孩子和谐、健康、幸福的成长及和谐人格的养成,也容易感受父母的爱和回报父母所给予的爱,养成孝敬父母的意识。第三,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只有相互理解和信任,才能建立深厚的感情,子女才会从内心理解父母,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才能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第四,父母需作好表率,以行动感染子女。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在青少年的感恩教育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父母的不良行为势必会产生负面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消解本来就薄弱的孝敬教育的效果。试想,一个自己都不孝顺父母的家长怎么能培养出具有感恩意识的子女呢?第五,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具备“索爱”意识,让子女意识到,除了接受父母的爱以外,更需要回报父母的爱。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二者相互融合、相互补充,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所以,学校和家庭应该“联网”,内外结合,共同进行孝道教育。
  目前,因部分父母对子女的过度宠爱和过分保护,忽视对孩子生活的自理等方面能力的培养,促使孩子坐享其成,甚至导致孩子养成任性、骄横等恶习,给实施孝道教育带来一些难题,大大降低了学校孝道教育的效果。为此,学校应主动同家长取得联系,对家长教育子女的方法加以引导,坚持把孝道教育与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料理家务能力的劳动教育相互结合起来。定期召开家长会,设立“家委会”,设立奖“孝”基金,树立榜样,表彰先进,督促家长注意自己的言行及影响。
  父慈子孝,子孝父心宽,家庭才和谐安宁。孩子孝敬父母,才会去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社会,爱祖国。有了千千万万个和谐安宁的家庭,我们也就有了一个和谐安宁的社会。
  (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孝敬父母的教育需要发挥社会的价值引导作用,社会环境领域对于青少年感恩意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第一,可以通过电影、电视、报纸等媒体做好宣传,启发学生孝敬感恩父母的意识,最近几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比较突出感恩父母这一主题,如《常回家看看》、《感恩的心》,发挥了媒体应有的教育作用;“一个小朋友看见自己的妈妈给奶奶洗脚后,自己也端水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都是非常好的孝敬感恩父母宣传片;而南京大学校园内的“给辛酸父亲的一封信”则发挥了报刊杂志的宣传作用。第二,在生活中也应该创造良好的感恩氛围和社会风气,如提倡年轻人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在母亲节的时候问候父母,表达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第三,社区教育的作用不容忽视。社区应开展必要的感恩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参加一些社区公益活动,以体验父母工作的辛酸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当然,最重要的是通过社会的整合力量,发挥整合效力强化青少年的感恩意识。据《光明日报》报道,在今年“五一”劳动节到来之际,宁夏回族自治区就在银川市人民广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以“孝敬父母,学会感恩。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为主题的“孝敬父母月”活动启动仪式。在全社会树立起了孝敬父母的良好风尚,让孝敬父母的思想植根于每个人的心中。
  (四)创造良好的身心环境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家长、学校、社会应注重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特殊性,正确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树立健康和谐的人格。培养学生浓厚的孝敬感恩意识,不仅要感恩父母,也要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感恩帮助自己的所有人。缺乏孝敬感恩父母意识的人,是很难有报效祖国的想法的,只有身心健康发展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人民的好干部孔繁森有言:“对老人不好的人不可交,对自己的老人不孝敬,对朋友也不会好。”俗话也说:“百善孝为先”。孔子把“孝”放在一切道德首位,视为“立身之首”、“自行之源”。当代不少伦理学家把孝敬父母看做是人生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是做人的基本要求,是关心他人,热爱祖国品德形成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连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好,动不动就对父母牢骚满腹、怒气冲天的人,能指望他对同志对人民好吗?如果连自己朝夕生活的家都不爱,能指望他爱家乡爱祖国吗?孝是爱心的传递,也是培养爱的主要方式之一。正是基于这一点,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实验中学,一进门便是“要爱你的妈妈”六个大字。中小学阶段是一个人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也是一个确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今,孝敬之花已开遍校园,学生的殷殷孝心已辐射家庭社会,结出累累硕果。昔日目无尊长的“小太阳”变得彬彬有礼了,任性自私的“小皇帝”、“小公主”变得乖巧懂事了,在家孝敬父母,在外懂得服务社会、报效祖国。孝心教育,还促进了文明礼貌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推动了学校各项工作的蓬勃开展。学校先后被命名为“龙湾区市文明单位标兵”、“温州市职业学校先进集体”等。孝心教育活动深得家长、学生、社会的赞誉。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8522.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