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一、培养学生习作能力要注意从内容上入手
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观察是指导学生有意识地直接感知周围事物及自然界中各种现象的认识。观察生活有助于学生把握观察对象特征,获取知识,增强观察能力。
为了让学生有内容可写,我注意指导学生观察周围的事物。让他们到生活的海洋中去积累写作的素材。春天,我让学生观察大自然万物复苏的情景;秋天,我让学生观察丰收的田野。假期,我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自去体验生活;平日里,我让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通过观察,让学生们知道大自然的日出日落,月圆月缺,花开花谢,风云变化,山峦小溪,包括秋收冬种等等,这些都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只要去听,去感受,去思索,这些司空见惯的东西都能成为最好的写作素材。用观察的眼光为自己积累素材,用观察的眼光去体味生活。从而让学生知道作文并不难写,作文的内容就在自己的身边。尽管观察到的东西不一定每次作文都用上,但看的东西多了,想象力就会丰富起来,脑筋就会灵活起来,在学生的头脑里就会建立起“素材仓库”,到作文时,学生就会感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让学生真正做到“厚积而薄发”。
二、培养学生习作能力要注意正确处理“扶”与“放”的关系
“扶”就是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具体地写事物。“放”就是要让学生自由地发挥,即通常所说的“我手写我心”。近来流行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我手写我心”,老师不要规定作文题目,不要限制作文内容,不要影响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我想这是对学生心中有“料”可写的情况而言,而对多数学生来说则是不适宜的。不作引导,很多学生心中感到无“料”可写,咬着笔杆想了老半天,心中依旧茫然一片。纵使能写的,也只是三言两语,草草结束,简单而无味。
有经验的教师在指导学生练写不同体裁或不同题材的作文时,十分重视示范学习指导。如在课堂中设计生动的情境指导学生练说、练写,或者在学生实践的基础上集体讨论审题、选材以及表达方法。经较详尽的指导后学生写出的作文毫无疑问是大同小异。为此,教师还要进一步示范学习多样化。启发学生爱生活、多观察、多实践,如通过课文及课外读物的阅读,引导学生仔细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后写出文章的,然后引导学生仿写类似的文章;指导学生观察实际生活,如经常带领学生参观、访问,组织班队活动等,之后及时指导练写作文;指导学生学写生活日记等。由于学习内容的多样化,观察活动的多样化,写作实践的多样化,学生头脑中的信息库就会不断得到充实,当他们开动脑筋习作时,就会迸射出创造的火花。因此,随着年级的递增,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写出有所创新的作文来。
三、培养学生习作能力要注意“课内课外”两手抓
习作指导应坚持课外采集和课内评点的结合。课外采集是指在作文教学之前,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采集与作文相关的材料内容。在此期间,教师一方面要以课文为范例进行作文教学,另一方面要及时指导学生如何采集作文材料。如要求学生写社会生活方面的记叙文。这就要让学生到社会中去采集符合各个学生实际作文能力的社会生活材料。其基本步骤可通过采访、询问、目睹、回忆、想象这五个基本的采集材料的方法来获得作文材料。在这一阶段,关键是要注重对学生的作文材料采集的培养,让学生处处留心与作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懂得,作文材料就在自己的身边,就在周围的生活里。
四、培养学生习作能力要注意评价激励化
习作评价激励化。在实验中,我努力帮助学生实现由怕说怕写,不愿说写到乐说乐写,自觉地多说多写的飞跃。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激励措施:
(1)分数激励。根据学生原先的差异性,采用不同的评分策略。后进生的习作,永远不打不及格的分,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后进生只要有点滴进步,都要奖励分数,对于优秀学生的习作,则要求其有创新,构思,灵活的写作手法才能给予高分数。
(2)评语激励。我们把评价贯穿到构思阶段、口述阶段、书面表达阶段。在各个阶段,都要求师生共同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要坚持“多表扬少批评”的原则,尽可能地让学生的写作愿望得到满足。
(3)成果激励。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成就动机能使学生产生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学生的习作是他们辛勤的劳动成果。在作文教学中,我们能充分发挥学生习作成功的激励功能,师生共同分享成果的快乐。我们各实验班采取了以下办法:A挑选优秀习作,或进步较大的习作在班级优秀作业,黑板报和学校《淮锋》报发表。B投寄有关少儿报刊杂志社,文章发表后大力宣传、表扬。
引导学生从怕作文到乐于作文,是作文教学的第一步,第二步是从乐于作文到乐于学语文,提高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按照新大纲的精神,运用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
下一篇: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方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