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一、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敢于创新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能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于发表意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热爱、信任、尊重每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巧妙应用激励性语言、动作、神态,当学生的想法明显不对或不够完善时,教师首先肯定他们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维持创新的热情。
例如:教学“小数四则运算”时,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超市购物”的情境,变教师身份为“参与者”,与学生一起边游戏、边学习。在如此轻松、民主的氛围中,学生的思想就会无拘无束,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了心理和思想准备。
又如:教学“可能性”时,一位特级教师是这样把学生带入课堂的: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师:你们玩过“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吗?
生:玩过。
师:好,我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师:“一、二、三,石头、剪刀、布”。
生:学生随老师的口令一起做游戏。
师:赢老师的有哪些同学?输老师的有哪些同学呢?与老师平手的呢?
生:举手表示结果。
师:赢的同学不要骄傲,输的同学也不要灰心,我们一起再来玩两次,看看谁赢谁输。
生:学生随老师的口令做游戏。
师:在刚才玩游戏的过程中,你们觉得玩的结果有几种可能?哪三种可能?
生: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像这样的内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可能性”。
这样老师通过和学生一起玩游戏,把老师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学生的思维又怎么会被封闭呢?这是在十分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取得的一种独创性的效果。
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创新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教学中采用以旧引新、沟通引趣、制造悬念等方法,实践证明,这些方法都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过程,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可贵的“创造火花”。
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数的特征”时,教师采用激趣引入,促进学生进入兴奋状态。教师对学生说:“现在我们来一个数字游戏,看谁能难住老师,只要你们任意说出一个自然数,老师就能立即判断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言,都想难住老师。有的学生说出了很大的数,结果老师不但说得快,而且判断准,同学们感到非常惊奇,都很想知道老师快速判断的“窍门”,这样很快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诱发了他们的创新激情,这时老师抓住契机,引入新课,在新课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始终以高昂的热情与教师和谐互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善于创新
思维起源于问题,学生积极的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运用直观形象的材料,设计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要爱护和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的问题,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生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新的基础。大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创设学习情境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只有善于思考,才能深入地体会到数学的魅力,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唤醒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当然,创设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采用小故事、谜语、寓言故事、音乐欣赏、游戏等形式。
四、鼓励求新立异,使学生勇于创新
求异是创新的前提,有求异,才会有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找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
例如:简便计算。25×24,可以用25×4×6,也可以用25×8×3,还可以用(25×4)×(24÷4)……学生是有创新潜能的,他们喜欢标新立异,喜欢当众说出不同的见解。
像这些例子中,学生能认真思考,仔细观察,独创思路,提出独特见解,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来激发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创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