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写作“作为一种自觉的精神生产活动”,它的写作主体是驾驭整个写作活动的角色,从对客观世界的选择,到谋篇布局、立意成篇,到修改推敲,无一不凸现写作主体的个性与创造。怎样进行作文创新呢?个人对此浅谈几点个人看法。
一、摆脱高大全式“ 中心” 的束缚, 提倡“ 百家争鸣”
大胆冲淡“ 中心” , 不强加给学生过分脱离生活的有“ 深刻立意” 的作文价值取向, 鼓励学生反映生活本色, 触及学生内心世界, 抒一己情怀, 才会有“ 百家争鸣” 的喜人局面。我们可以对教材中要求过窄的命题给以修改以适当放宽, 如《写一件表现社会主义新风尚的事》可改为(写一件印象深刻的事》。但是摆脱“ 中心” 束缚是相对于长期的“ 千人一张嘴”而言, 并不是不要中心, 重要的是鼓励学生写真实生活, 吐真情实感。如同一次野炊, 同样是如何找水拣柴, 如何在不带锅的情况烧竹筒饭, 各人思想不同, 文章就体现了各自丰富的个性, 有的感受到集体生活之乐, 有的是尽享大自然赋予的情趣, 有的则体会到在大自然中如何做小主人等, 让人读了耳目一新。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是小学作文创新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力求认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就会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甚至达到爱不释手、废寝忘食的地步。正如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之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份,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写作兴趣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从内心对写作喜爱。而写作如果单纯是为了分数,则无论如何也无法激发起兴趣。只有从内心深处使学生感到写作的兴趣,才能有兴趣去写作。
三、 提倡想象, 在想象中创新
爱因斯坦说过: “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海阔天空的想象和由此及彼的联想, 是十分重要的心灵活动, 想象力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独具作用。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就离不开想象、联想的激发,让学生写童话、科幻作品是很好的尝试。童话作文是学生采用拟人手法把动植物变动、变活, 赋予思想、言行、情感, 表达自己的愿望, 如写《小冰砖历险记》、《垃圾王国》等。科幻习作的想象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如《海底世界漫游》、
(太空历险记》等。也可以写畅想式作文,还可以通过电脑课件创设情境, 帮助打开学生想象之门。
四、小学作文的创新注重作文题目的创新
多数情况下,是对题目进行分析、比较、综合,以便正确理解题目的内涵和外延及其关系,把握其题意。然而,使用创新思维往往能出奇制胜。因为题目言简意赅、意颖,出人意料,具有高度的概括性与灵活性,有时需要一定的直觉和灵感,是一个发散与约束的寻求过程。所以思维的方式越多,思维的领域越广,可供选择的机会就越多,突然间得到一个最佳的选择,应立即下笔成文。
(1)命题作文即以想象为主体的命题,也包括半命题想象作文。如命题作文《眼睛、耳朵、鼻子、嘴》题目的要求是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情,各有什么长处和短处,编一个故事,叙述要清楚,语句要通顺。
(2)看图想象作文,凡看图作文,要求学生根据图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看图作文,实际上是看图想象作文。
(3)提供材料想象作文。提供不定期的材料创设某种情境,让学生在材料、情境的氛围中,激起习作的愿望,并通过丰富的想象,写成一个完整的片断或一个完整的篇章。
(4)视听操作想象作文。如让学生仔细观察某种实物(含几何体等),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作文;让学生认真听某种声音(或几种)或欣赏一段音乐,引发学生想象作文,把视和听的活动相结合,在视听中激发想象作文,让学生操作某种玩具、开展某项趣味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玩中展开想象作文。
五、批改的宽容度和多样化
作文没有标准答案, 学生五花八门地写, 正反映了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而教师应该既是仁者又是智者, 要有创新意识, 独到的见解, 要敢于充分肯定每个学生的长处, 使他们对习作充满信心。
为使学生尽可能地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大胆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多角度看待每一位学生的作文,给予指点或鼓励。而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尽可能做到“多表扬,多鼓励”。如老师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可不断提出以下一些评价:“讲得好、讲得真棒、说得不错、很好、很聪明、很肯动脑筋……”这样,能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为学生的主动独立学习创设一个愉快的气氛,减少紧张和危险的学习情景,帮助学生调节他们在学习中的焦虑水平,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愉快的感觉,感受到写作的无穷乐趣。
总之,我们应时时处处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个性为己任, 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能力,继而实现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处处是创造之地, 人人是创造之才” 的教育理想。
参考文献:
[1]庄宗沛: 5写实: 小学作文训练的根本6, 载5福建教育6, 1998 年第6 期。
[2]林治金: 5中国小学语文教学史6,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6 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