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112期刊网!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 > 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几个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几个方法

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是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创新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同时又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只有在不断地试图提出问题、克服困难、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会具有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品质。 
  而综观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不难发现学生们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不敢提问,不愿提问,不会提问,不善提问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近年来,笔者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问 
  现在的孩子,上幼儿园时是问号,整天喜欢问这问那;上了小学后逐渐由问号变成了句号,问题越来越少。实际上并不是他们没有问题,而是他们不敢问,也不愿问,生怕同学或教师笑他幼稚。为此,我们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1.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课程,也为师生平等对话撑起了一片晴空,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学生的创新欲望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和压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努力做到教学民主,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自信和热情。无论是开展活动还是与学生交谈,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以好奇的兴趣参与到活动之中。 
  2.正面鼓励,保护自尊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学共议共探究,除了做学生的引导者,更应做学生的倾听者,尊重学生对事物所特有的感受与体验。鼓励学生无拘无束地把自己对主题的各种感受、怀疑带到课堂上来。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宜过早评价,也不要急忙给出完整的答案,要有耐心和善于等待,最好引导学生解答同学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各种不同意见和看法,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对于那些独特的、新颖的见解和观点,要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赏;即使是对一些错误观点,也要先肯定其大胆的行为,然后再共同分析思维不合理的原因,同时放大他的闪光点,让他的问题意识的显现与发展获得大家的肯定与支持,让学生最终自悟自明。 
  二、引导关注其生活空间,让学生想问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广阔的舞台,是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感知生活,唤醒他们的生活记忆,多角度地思考、发现、提炼,从而对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断增强生活体验,提升问题意识。 
  1.体验家庭生活,捕捉问题 
  家庭虽是学生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但对于其中的很多变化与问题可能会视而不见。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挖掘其资源优势,引导学生静心体验与感知司空见惯的家庭生活,从中发现和捕捉问题。如在开展《我爱我家》主题活动时,很多学生经过一周的观察后产生了一些想法:爸爸给有些植物每天浇水,而有的植物偶尔浇一次水,想了解其中的缘由;家中的垃圾桶每天都是满满的,想研究家庭垃圾的种类及数量;新装修的房子过段时间后地板裂开了,想知道其中的原因……问题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生只要沉下心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灵感就会频现,综合实践活动的素材也就源源不断了。 
  2.感受校园生活,发现问题 
  校园是学生白天学习生活的场所,校园虽空间有限,但其中蕴含的活动资源却是无限的。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在美丽的校园中走一走、看一看、动一动、比一比。他们一定会惊叹于自己熟悉无比的校园中,竟然珍藏着如此之多的科学奥秘,居然有这么多问题静待着自己去探索与研究。如教学楼前后的银杏树为什么不是同时落叶的?校园中水资源浪费了多少?为什么下课时走廊上低年级的同学比高年级多?肥胖学生为什么这么多?……问题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学生能蹲下身来,静下心来,问题就会层出不穷地呈现出来。 
  3.观察社会生活,寻找问题 
  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大舞台。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到农村、社区、工厂、单位等地方,观察、体验社会生活,通过参观、访问、问卷、考察等方法,拓宽学生的视野,不断寻找问题之所在。如公共自行车租赁的现状研究,关于农村垃圾回收的调查,广告牌汉字不规范问题,小区绿化变成了停车位的问题,体育健身器材的损坏情况等等。 
  三、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会问 
  鼓励学生善思好问,教师要加强学生思维方法的辅导,克服思维定势,使学生明白在哪里找问题,真正实现“会问”。 
  1.授予学生问法,形成自觉意识 
  要提升学生的问题意识就一定要加强对学生提问题方法的指导。在活动中,有的学生总是很茫然,感到时时处处无问题,有的学生虽有问题却不会问。此时,教师就应该借助活动,适时地传授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①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就是在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②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找问题,也就是要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③从自己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提问题。 
  2.鼓励活动反思,再次发现问题 
  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研究主题往往是多个小活动的叠加。每一个研究活动的结题,并不是给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实际上往往是画上了一个省略号。所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对活动展开反思,从而发现更多的问题,将活动引向深入。比如《光照时间长短对水仙花开花的影响》研究活动结束后,学生纷纷向我反映,认为影响水仙花开花时间早晚的因素可能很多:比如鳞片的多少,盆的颜色,栽培的方法,等等。这时我鼓励学生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能会促使水仙花提前开花呢?这时一位学生认为通过提高周围环境的温度,或许可以加快水仙花的开花。于是,又一个研究课题“加温法能否使水仙花提前开花”便呼之欲出了。

 3.指导分类筛选,明确问题价值 
  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问,不要为提问而提问,也不能一疑就问,每题必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意味着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越多越好。针对同一个主题,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是凌乱的、片面的,相同的问题重复提出的现象比比皆是。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问题的主次与轻重、难易等方面将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挑出最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比如在《环境与生活》的启动课上,学生们一下子提出了30多个问题,一些问题涉及臭氧层的研究、外太空垃圾的回收等,这些远远超过了小学生的研究能力及知识范围。这时,教师就要进行引导,告诉学生这些问题研究的可行性不高,可选择一些贴近我们生活实际的内容进行研究。引导学生进行筛选与归类。最终确定从“学校周边的环境调查”“社区的环境状况”“破坏环境的调查”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这样多次的引导与指导,学生们逐渐变得越来越会问了。 
  四、借助多种的手段,让学生善问 
  问题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知识只有围绕问题展现出来,才能很好地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进而成为学生内在精神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强烈的问题意识有助于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创新。所以作为教师就应该做好搭桥工作,利用语言、环境、活动等各种手段,制造一种符合需要的情境,不断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1.教师示范引领 
  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的背后虽然原因很多,但教师的影响总是第一位的。教师如果自己没有质疑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岂不成了纸上谈兵。为此,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先行一步,掌握示范的本领。教师设疑是学生质疑、解疑的重要前提,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研究主题的兴趣和积极性。所以教师要精心把握设疑的尺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能力水平,来设置问题。例如,对于学生熟悉的周围的环境,碧绿平坦的草坪,五颜六色的花朵,枝叶繁茂的大树,以及城市的雾霾,发黑发臭的小河,浑浊的空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我们能不能从‘关注自然与生活’这个方面着手,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去思考呢?”教师的设疑如同一石投向平静的水面,必将会荡出层层涟漪。 
  2.适时评价点拨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还要注意适时总结,巧妙地评价。在学生提问时,教师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对学生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要保持兴趣,用肢体语言或口头语言加以肯定,同时巧妙点拨,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比如在《公共自行车与生活》的启动课上,有学生问:平湖的公共自行车为什么是黄色的?笔者用赞许的目光看着他说:“这问题提得很好,自行车的颜色的确需要我们来好好研究,那你具体想研究什么呢?”“我想研究黄颜色的公共自行车有什么优缺点?选择哪种颜色最合适?”“你们觉得这个问题有研究价值吗?”“有!”同学们肯定地回答,让这位学生喜出望外,提问的成就感大增。 
  3.收集展示认领 
  在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随时记录自己提出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问题记录本,随时随地地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以及所思所想,并将产生问题的过程和情景记录下来,便于以后查询。同时,不定期地让学生把认为优秀的、有价值的问题书写在纸上,张贴在教室后面的“问题认领墙”上。要求问题以“为什么”“怎么样”“是什么”等形式进行展示。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认领自己的问题,也可以认领别人的问题。通过“问题认领墙”,既激发了学生提问的兴趣,培养了问题意识,更为后阶段确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做好了铺垫。 
  问题,是开启综合实践活动的钥匙,更是思维的发动机。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需要教师在活动中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授予学生适当的方法,不断借助多种的手段,使学生在问题的探索中发挥主体作用,形成问题意识,为创新精神打下扎实的根基。 
  (浙江省平湖市叔同实验小学 314200)

本文链接:http://www.qk112.com/lwfw/jiaoyulunwen/xiaoxuejiaoyu/38903.html

论文中心更多

发表指导
期刊知识
职称指导
论文百科
写作指导
论文指导
论文格式 论文题目 论文开题 参考文献 论文致谢 论文前言
教育论文
美术教育 小学教育 学前教育 高等教育 职业教育 体育教育 英语教育 数学教育 初等教育 音乐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教教育 教育理论 教育管理 中等教育 教育教学 成人教育 艺术教育 影视教育 特殊教育 心理学教育 师范教育 语文教育 研究生论文 化学教育 图书馆论文 文教资料 其他教育
医学论文
医学护理 医学检验 药学论文 畜牧兽医 中医学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内科学 生物制药 基础医学 预防卫生 肿瘤论文 儿科学论文 妇产科 遗传学 其他医学
经济论文
国际贸易 市场营销 财政金融 农业经济 工业经济 财务审计 产业经济 交通运输 房地产经济 微观经济学 政治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其他经济 发展战略论文 国际经济 行业经济 证券投资论文 保险经济论文
法学论文
民法 国际法 刑法 行政法 经济法 宪法 司法制度 法学理论 其他法学
计算机论文
计算机网络 软件技术 计算机应用 信息安全 信息管理 智能科技 应用电子技术 通讯论文
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 财务会计 成本会计 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 国际会计 会计理论 会计控制 审计会计
文学论文
中国哲学 艺术理论 心理学 伦理学 新闻 美学 逻辑学 音乐舞蹈 喜剧表演 广告学 电视电影 哲学理论 世界哲学 文史论文 美术论文
管理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工商管理论文 市场营销论文 企业管理论文 成本管理论文 人力资源论文 项目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电子商务管理论文 公共管理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论文 经济管理论文 财务管理论文 管理学论文 秘书文秘 档案管理
社科论文
三农问题 环境保护 伦理道德 城镇建设 人口生育 资本主义 科技论文 社会论文 工程论文 环境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