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1-05 阅读量:0次 所属栏目:小学教育
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因此,大纲强调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但要教书,还要育人。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小学语文的思想性作用,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呢?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来实现。
一、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渗透性
思想品德教育可渗透于语言文字训练的各个环节,即渗透于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中。例如我在教第二册的生字词“祖国”时,抓住低年级的学生情感处于冲动易变阶段,借助直观的地图,让学生知道“祖国”就是指我们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地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学生为伟大的祖国而感到自豪,对祖国爱的热情油然而生。
阅读教学是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教育因素,找准语言训练与思想教育的结合点。例如,我在教第五册第10课《一定要争气》时,抓住童第周在外留学时刻苦钻研的那一部分,根据学生思维和知识状况,提问先易后难,由浅入深,步步深入:(1)童第周留学外国时,外国学生瞧不起中国学生,为什么?(2)童第周怎么做?(3)他实验成功靠的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4)童第周体会到什么?学生经过揣摩文字,回答问题,进入了课文意境。此时,我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激发:“童第周为什么会想中国人不比外国人笨?外国人认为难办的事,我们中国人经过努力,也一定能办到的。这体现了童第周的什么思想?”接着诱导发散:“对于旧中国的落后,常受外国人欺侮,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压抑不住地发出与童第周的同感,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二、注重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针对性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发挥其思想性的作用,必须针对教材特有的内涵进行;必须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必须针对当前加强素质教育的需要进行。例如,我在教第二册第九课《我选我》时,针对课文的内容,诱导学生明白缺一个班级干部,老师让大家来选,充分体现了民主。“我选我!”体现了竞争。从而让学生懂得做事要有民主意识,鼓励学生学习“我”毛遂自荐的精神,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三、注重语文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层次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一定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的不同而表现出层次性。以描写英雄人物的题材为例,低年级有《刘胡兰》;中年级有《黄继光》《倔强的小红军》;高年级有《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我的战友邱少云》等。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只要教育他们学习刘胡兰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的性格就可以了;到了中年级学习《倔强的小红军》,就要进一步让学生领悟到小红军执意不让陈赓帮助,是因为怕自己成为陈赓的累赘;对高年级的学生,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时,就应该引导学生透过英雄人物的行动,来领会英雄人物的内心世界。
四、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性
小学课文大部分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因此,阅读教学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个审美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及其中所闪耀的思想之美的感知与欣赏的过程。例如,我在教学《草原》这篇课文时,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的内容,在让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先让学生说出“一碧千里”的意思,然后引导他们想象一望无际的草原上所特有的景物,欣赏那绿草如茵、牛羊成群的环境美,最后引导学生体味“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
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引导学生弄明白写了几件事,然后从“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中,让学生领会到草原的景美,人更美,这就深化了对主题的理解,收到了良好的美育效果。
五、注重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共鸣性
好的文章都是“有情物”,只有使文章的情与学生的情产生共鸣,才能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例如,第十二册《十六年前的回忆》最后一段:“我又哭了,从地上捡起那张报纸,咬紧牙,又勉强看了一遍。我低声对母亲说:‘妈,昨天是4月28日。’母亲微微点了一下头。”学生对这种看似普通,实则文情并茂的具体语言往往理解不深,而文中的“又哭”“咬紧牙”“低声”“‘妈,昨天是4月28日’”等普通词句却恰恰最能准确地传递一个人的内心情感。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理解“又”表示再的意思;“咬紧牙”表示对杀害父亲的敌人无比仇恨;“低声”生动地刻画出痛失父亲的巨大悲痛;“妈,昨天是4月28日。”说明永远会记住这一天,又与课文的题目和开头相呼应。然后让学生透过上述的语言,去感受“我”的内心世界。只有引导学生细细地进行琢磨、咀嚼、品味,才有助于唤起学生贮存于脑海中痛失亲人的回忆,使这些记忆由静态信息变为动态信息,并与课文中所记叙的情景而产生感情“共鸣”。
参考文献:
李芳岚.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9).